白菜秋分有“三怕”,浇水排第一!做错一步,包心不实还减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6:04 1

摘要:秋分过了,昼短夜长,温差拉大,这时候正是白菜生长的关键期——包心期。种白菜的老把式们都清楚,秋分之后白菜管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年底的收成。

秋分过了,昼短夜长,温差拉大,这时候正是白菜生长的关键期——包心期。种白菜的老把式们都清楚,秋分之后白菜管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年底的收成。

这时的白菜最怕三件事:浇水不当、施肥不准、病虫害侵袭,其中浇水更是排在第一位,一旦做错,白菜包心不实,产量大打折扣,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浇水不当,伤根又影响包心

秋分后,白菜进入包心期,浇水成了头等大事,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环。浇水不当,不仅影响包心,还会导致根部受损,进而减产。

很多人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这是最伤根的做法。中午地温高,水温低,一瓢冷水浇下去,白菜根系受刺激,就像热锅突然遇冷水,很容易“炸”根。

根系受损,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下降,白菜自然包心不实。

浇水要选对时间。清晨或傍晚是最佳浇水时段,这时气温适中,水温和地温差别不大,不会对根系造成刺激。小水勤浇是最稳妥的方法,避免大水漫灌。

大水漫灌会导致田间积水,引发沤根,根系腐烂,叶片变黄,严重时整棵植株都会死亡。

判断浇水时机有个小窍门:中午观察白菜叶片,如果有点蔫,傍晚能缓过来,就该补水了;要是傍晚还耷拉着,说明旱得厉害,得赶紧浇水。

施肥不准,事倍功半

白菜包心期,施肥是关键。很多人苗期拼命施肥,中后期就不管了,这可不行的。包心期正是白菜长肉的时候,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撑。

偏施氮肥是常见错误。氮肥过多,白菜光长叶子不包心,叶片疯长,球心却不结实。更糟糕的是,过量氮肥还容易导致白菜开裂,影响品质和储存。

包心期需要均衡的营养,既要追施速效氮肥,也要配合钾肥。磷酸二氢钾是此时的好选择,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补充。

病虫害防治,重在预防

秋分后昼夜温差大,露水多,正是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这三大病害高发期。这些病害一旦暴发,很快就会蔓延整片菜地。

霜霉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片正面出现黄斑,背面有白霉。发现后要及时用烯酰吗啉按说明喷施,重点喷叶背。

软腐病更为隐蔽,通常表现为白菜突然倒蔫,拔出来根烂发臭。这是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的,得病植株要赶紧拔掉带出菜地埋远点,病穴撒上生石灰消毒。

病毒病则表现为白菜长不大,叶片皱缩,主要靠蚜虫传播。挂黄板诱杀蚜虫,喷施噻虫嗪预防是关键。

三步护航白菜包心

保持水分均衡是第一步。白菜包心期怕旱也怕涝,土壤湿度要稳定,保持湿润即可。浇水要均匀,不能忽干忽湿。

合理施肥是第二步。在结球初期和中期,各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三元复合肥,补充磷钾元素。同时可以喷施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促进包心。

及时防治病虫害是第三步。经常检查叶片,发现病虫害早期症状及时处理。清除田间杂草、病叶,减少虫源和病源。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湿气滞留。

老辈人种白菜,讲究秋分后天天往菜地跑。看看叶子是否饱满,摸摸土壤是否湿润,观察有没有虫害迹象。种菜跟过日子一样,多上心多琢磨,才能有个好收成。

现在离采收还有一段时间,只要按照这些方法管理,等到天寒地冻时,你一定能吃上包心结实、清甜可口的白菜。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