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0万粉,一条弟弟拿手机的视频就10万赞,评论区全在问:这家人到底赚了多少?
“50万粉,一条弟弟拿手机的视频就10万赞,评论区全在问:这家人到底赚了多少?
”
刷到那条画面晃到头晕的vlog时,我正排队买咖啡,前面的小姑娘直接外放,声音炸出来——弟弟王明亮弓着腰在工地门口学对焦,太阳把他安全帽晒得发白,王晓举在旁边吼“别挡脸”,吼完自己先笑场。
点赞唰唰往上蹦,像有人往屏幕里撒钱。
谁还关心剧情,大家盯的是安全帽上那层灰:真在工地搬过砖的人,才知道水泥灰怎么洗都带一股锈味。
王明亮之前日薪280,扛钢筋,手指缝常年是裂的,现在他姐一句话,把他塞进成都最贵的短视频班,学费一次付清,发票晒在粉丝群,2万8,眼都不眨。
有人酸“蹭流量”,可工地兄弟懂:能离开脚手架,谁愿意夏天晒到脱皮。
更狠的是后招。9月“家和传媒”挂牌,工商预核已经过,办公室租在天府新区,落地窗对面就是兴隆湖。
王晓举拉了个小群,把三姨、小姑、表弟全拖进去,头像统一换成公司logo,像一家人集体换工牌。
她直播里随口说“先让亲戚有班上”,弹幕飘过一句“家族企业警告”,她回了个翻白眼表情,没辩解,直接下播。
第二天,账号照样更视频:表弟剪片剪到崩溃,哭完继续点鼠标,配字“学不会就饿肚子”,点赞又冲8万。
看客总爱算流量等于多少钱,却故意忽略一个细节:王明亮下课回家,夜里十一点还在厨房拍素材,把姐姐剩下的半盘番茄炒蛋热一热,顺手加了个滤镜,暖黄色像加了一层童年。
评论区突然安静——那盘炒蛋,谁小时候没吃过?
流量会骗人,筷子尖的油星不撒谎。
工作室装修完,王晓举在走廊留了一面白墙,空着,没挂家族合照。
她说等第一个公益项目落地再挂:免费给寻亲家庭拍团圆视频,剪成三分钟,存进u盘,随人带走。
墙空着,像故意留一条缝,让风进来,也让质疑声进来。
粉丝问“是不是洗白”,她不回,只把弟弟第一天上课的笔记晒出来,歪歪扭扭一行字:“今天学会转场,明天学调色,后天给姐拍个不晃的。
”
屏幕外的我们,其实都在等那面墙被填满。
有人等翻车,有人等奇迹。
王明亮能不能出师,三姨能不能学会写脚本,没人打包票。
可生活本来就像那条晃到头晕的视频——对焦对不准,先拍了再说。
来源:傲柔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