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9日,开拓者随队记者Casey Holdahl在播客中聊到训练营规划时,特意提到了杨瀚森的名字。 他反复强调“不要着急,慢慢来”,并直言这名中国新秀的起步角色将是球队第三中锋,排在克林根和罗威之后。 这句话背后,既有对年轻球员的保护,也透露出NBA现实的
9月29日,开拓者随队记者Casey Holdahl在播客中聊到训练营规划时,特意提到了杨瀚森的名字。 他反复强调“不要着急,慢慢来”,并直言这名中国新秀的起步角色将是球队第三中锋,排在克林根和罗威之后。 这句话背后,既有对年轻球员的保护,也透露出NBA现实的竞争法则。
竞争环境
开拓者中锋位置的轮换顺序已基本明确:2024年7号秀克林根担任首发,罗威作为主要替补,杨瀚森则处于第三选择。 克林根上赛季场均6.5分7.9篮板1.6盖帽的防守效率,已赢得教练组信任;罗威虽因伤病过去两个赛季仅出战26场,但健康时曾是接近“10分10篮板”级别的蓝领中锋,护框能力突出。
杨瀚森的真正突破口在于罗威的伤病管理计划,队记迈克·里奇曼透露,罗威因膝盖问题将严格限制出场时间,尤其不会出战背靠背比赛。 新赛季开拓者共有15组背靠背,按计划罗威至少轮休17场,这些空缺将成为杨瀚森的实战窗口。 策应型中锋的价值
与克林根、罗威等传统护框型中锋不同,杨瀚森被球队视为“策应型中锋”。 夏季联赛中,他场均3.8次助攻的高位策应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主帅比卢普斯也称赞其篮球智商适合传切体系。 这种特质让他在进攻端具备差异化价值:克林根以篮下终结见长,罗威专注防守,而杨瀚森则能作为进攻发起点丰富战术。
队记指出其横向移动速度偏慢,换防外线时可能被针对;三分命中率虽在夏联达到33%,但NBA正式比赛的防守强度下能否保持稳定仍是未知。 此外,杨瀚森自承适应比赛节奏有困难,夏季联赛中已出现“打没多久就喘不上气”的体能问题。
成长起点
针对新赛季表现,外界存在两极预测, 乐观观点认为杨瀚森有望场均“10分10篮板4助攻”,但队记迈克·里奇曼提出了更务实的预期:场均8分7篮板3助攻。 这一数据参考了易建联新秀赛季场均8.6分5.2篮板的表现,并考虑到杨瀚森从第三中锋起步的时间限制。
若达成该数据,杨瀚森的助攻数将显著高于传统内线。 作为对比,申京新秀赛季场均2.6助攻,而杨瀚森在有限时间内若能场均3助攻,已体现其策应优势。
成长路径
开拓者对杨瀚森的培养策略强调“循序渐进”, 初期他可能仅在垃圾时间或特定战术中登场,甚至面临下放发展联盟的可能。 但球队运营总裁克罗宁将其视为长期投资,4年2139万美元的合同结构也显示耐心,前三年薪资平稳,第四年746万美元的球队选项留有余地。
关键变量在于罗威的健康状况, 若罗威再次伤停,杨瀚森将直接晋升为第二中锋;若克林根表现未达预期,教练组也可能尝试双塔组合,利用杨瀚森的策应能力激活克林根的吃饼潜力。
战术适配
开拓者正处于重建期,战绩压力较小,这为杨瀚森提供了试错空间。 比卢普斯教练有使用新秀的先例,且球队需要开发新战术体系。 杨瀚森的高位手递手传球和挡拆后处理球能力,有望在二阵容中成为轴心。
其技术特点与克林根存在互补性:克林根的防守覆盖可弥补杨瀚森移动短板,而杨瀚森的传球能为克林根创造更轻松的得分机会。 季前赛期间,教练组已计划测试两人同时出场的配合效果。
来源:王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