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试时,明明自己发挥不错,offer十拿九稳,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迟迟没有下文,让很多人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能力有问题?
面试时,明明自己发挥不错,offer十拿九稳,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迟迟没有下文,让很多人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能力有问题?
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让你拿到心仪的offer!
01
表现良好是你的错觉
面试的氛围很好,很轻松,说说笑笑的,没什么压力,甚至你觉得和面试官相见恨晚,很聊得来,但是,不要以为这就代表你的面试成功了。
要知道,一个专业的面试官问你的每个问题,都在考察你的能力,都是跟工作岗位所需技能,经验等相关的,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避免东拉西扯,把话题拉得太远,而是紧紧围绕着岗位职责和要求。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建议使用star原则,即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清晰地展现你在具体工作场景中的思考逻辑和实际贡献。尤其要突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带来的可量化成果,避免空泛描述。面试官更关注你如何应对挑战,而非单纯的经历罗列。
02
性价比不够高
你的能力和经验等方面基本上符合公司的招聘要求,但是和你竞争该岗位的求职者,在其他方面更具有性价比,比如他期望薪资更低;他的年龄比你更有优势;他可以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在该岗位上。
举个例子,能力和经验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是这位求职者大龄未婚未育,HR会觉得对方不够稳定;同样的,年龄超过35岁的求职者,面试官可能会觉得精力和时间不如年轻人。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比如你应聘的岗位只需要初级人才即可,而你有资深的经验,HR同样会觉得你不够稳定,可能随时会离职。
03
能力再强也比不上内定
很多人投几百份简历,石沉大海,没有回复,尤其是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而有些人通过人脉或者家庭背景,甚至一个电话,就能弯道超车。
这看起来并不公平,但的确是一种求职方式,企业也更倾向于一个知根知底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员工。招聘软件上往往都只有一部分岗位,而有些岗位,比如某学校宿管,保洁阿姨,食堂阿姨,专门给学校的配送员,司机等等,通常并不会在招聘软件上。
这些岗位可能需要离得比较近或者要求住宿。
记得之前在购物小票上也看到过招聘信息。
因此,我们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只是在招聘软件上投递简历,也应该学会更多的方式,比如内推,建立人脉关系。
04
招聘岗位并不是急需人手
我之前待过的一家公司,要招聘一个体育类的编辑,要分开说,无论是爱好体育者还是有经验的编辑,多如牛毛,但是两者结合起来,就比较稀少了,当时面试了不少人,很多面试时感觉不错,让他们回去写一篇文章,基本上都不符合要求。
有一个勉强能用的人,但因岗位并不是急需,对方也没有离职,就不了了之。
05
一些奇葩的理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奇葩的公司,比如有些公司会看性格,看mbti,看星座;有些公司会根据以往经历或者对某个城市或者某类人的印象,公司不招某某地方的人(地域歧视)。
有些直接说出来,直接引来一些纠纷或者新闻,而更多不会直接告诉求职者,而是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你,甚至不会告诉你真正的原因。
看过不少人因为面试被拒或者没下文,就丧失了自信。职场生涯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亦会遇到不少的挫折和困难,面试失败再正常不过,跌倒了再重新站起来。
如果你面试感觉良好,不妨询问面试失败原因,没准又给自己一个机会,就算失败,也算给自己增添新的机会。
来源:焦点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