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新鹏城又输了,而且是那种让人窝火的输法。9月28日晚上,本来还领先着,结果下半场被青岛西海岸连进两球,硬生生把三分变成了零蛋。积分榜上还是第13名,只比降级区高出2分,说实话,这个局面搁谁心里都悬得慌。老师我一边看比赛,一边就听见客队进球后现场那点尴尬气氛
深圳新鹏城主场2:1遭青岛西海岸逆转,保级形势堪忧,四川球迷复杂难言
深圳新鹏城又输了,而且是那种让人窝火的输法。9月28日晚上,本来还领先着,结果下半场被青岛西海岸连进两球,硬生生把三分变成了零蛋。积分榜上还是第13名,只比降级区高出2分,说实话,这个局面搁谁心里都悬得慌。老师我一边看比赛,一边就听见客队进球后现场那点尴尬气氛,有个大叔扔掉手里的瓜子壳骂了一句:“这队还能不能看了?”旁边的小孩倒是不懂事,还问他爸为啥大家喊“下课”,家长叹口气,说:“唉,就是不争气呗。”你说这赛季中期还好好的,现在16场只赢了两回,其余全败光,就像锅里煮烂的面条,一点筋道都没剩。
更扎心的是,新鹏城接下来要碰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和成都蓉城——三个前四的主儿,你想想,那可是争冠球队啊,人家一个眼神都能把你吓瘫。这时候我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句老话,“屋漏偏逢连夜雨”。可最有意思的是,这支队伍身上还裹着一层别样的情感外衣,不光深圳本地人在操心,还有不少四川人隔空揪着心。我在朋友圈看到几个自贡、遂宁老同学发动态:一个说“牛儿走远了”,另一个直接贴出黄衣九牛旧照配文“终究不是咱们的人”。他们这种情绪吧,很像小时候养大的猫突然跑到别人家做宠物,又爱又恨,那股酸楚劲儿透过屏幕都能闻到。
其实说起深圳新鹏城的前世今生,那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当年叫四川九牛的时候,是从省U20全运队一路熬出来的苦孩子,我记得2017年中冠联赛打完,他们成绩一般,但赶上联赛扩军和别家解散,好歹混进职业圈。那个时候,全兴老球迷对他们是真宠溺,自贡南湖体育中心每次主场比赛,人山人海,小卖部老板娘嘴碎地嚷嚷:“今天黄衫军赢定咯!”孩子们吃雪糕,大爷大妈摇扇子,看台上一片热闹,比现在冷清多了去了。有一年夏天,我带学生去自贡写生,路过体育馆门口,还遇见几位穿着黄色T恤的大哥聊九牛转会八卦,一个拍胸脯保证,“明年肯定冲甲!”谁想到后来真给他说中了。
2019年的冬天风特别冷,但资本市场却热火朝天——城市足球集团、优必选科技、中国健腾体育产业基金联合收购,把这支土味十足的小球队包装成时髦洋品牌。据说当时还有英国来的管理顾问,在食堂吃辣椒炒肉辣得直抹汗,也算是文化交融的一景。不过这些资本入驻之后,对四川足球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有人觉得这是机会,有人暗地嘀咕怕失根,到底还是外乡人的买卖嘛。不久后成都谢菲联也解散,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有钱就是爷,没有归属感才是真的惨。我记得2020年疫情那阵,中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场,新鹏城(那会儿还叫九牛)只能四处漂泊,就像无根浮萍似的,被风吹哪飘哪,当地小贩私下讲,“我们这里一年不来几回,都快忘记他们模样。”
到了2023赛季,他们终于扬眉吐气,把主场搬到遂宁市,高歌猛进拿下中甲冠军,为川足历史添上一笔浓墨重彩的新纪录。但正当所有川粉以为苦尽甘来时,却传出了要搬迁去湖南长沙甚至深圳的话题。当初俱乐部基地门口聚满冒雨守候消息的人群,不少阿姨拎菜篮顺便来看动静,还有年轻小伙举牌喊留队,可惜最终留不住。“都是为了钱嘛,”旁观者叨叨一句,无奈摊手。从此以后,再没有“四川德比”的喧闹声浪,也没人再高唱“雄起”送行,只剩下一串串关于背井离乡的话题在茶馆巷尾反复讨论。有位资深老师傅喝茶间插嘴:“唉,这些娃娃走出去就回不来了。”言语之间夹杂着一点点怅然若失和隐约的不甘。
搬去深圳之后,新名字、新环境、新身份,全变样了。但奇怪的是,每次穿黄色客场战袍,总有那么几个镜头让电视机前原本淡漠甚至愤怒的四川观众微微一愣——仿佛熟悉又陌生的一抹色彩划过屏幕。“看起来像以前那个九牛,可仔细瞅瞅又不是,”微信群里有人发语音抱怨,“现在跟我们没关系啦。”但另一头马上有人接茬:“怎么没关系?那些踢球的小伙子,大部分都是我们亲眼看大的。”老师我觉得吧,这种割舍不断、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味,是中国足球特有的一种温吞悲凉,就好比邻居家的狗丢了,总忍不住多望两眼,希望它偶尔还能回来蹭顿饭似的。
再提马明宇,当初他从全兴转投广东宏远也是轰动一时。他第一次随宏远返回成都作战,看台挂出横幅写着“马儿,你在他乡还好吗”,据他说自己差点哭出来,但脚底却一点也没软,两次助攻干翻老东家。这段往事如今常被拿来调侃新鹏城现状:你看看,人总归是要向前走滴;可这一走,有些东西就永远放在原地,再捡不起。而且去年另类“四川德比”现场更是一片骂声嘈杂,有年轻父母拉孩子遮耳朵,小姑娘偷偷哭鼻子,说“不喜欢这样的结局”。等比分揭晓后,好多人默默离开座位,不知该庆祝胜利还是哀悼逝去青春。
今年保级形势这么紧张,很多曾经支持过他们的人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盼望这些熟悉面孔能顶住压力活下来,因为毕竟承载太多共同记忆;另一方面呢,又难免夹杂一些“小报应”的心理阴影——既然选择离开故土,如今受点苦也是应该。但这种想法刚冒头,多半会被身边老人敲打一下脑袋,“做人不能太绝,要念旧才厚道。”所以微信群、贴吧偶尔还能刷到一句玩笑话:“如果真降级,下个冬天估计连猪肝粉都不好意思请客。”
生活总爱跟命运开玩笑。今年这个泥潭越陷越深,每轮比赛结束后社交平台留言区鸡飞狗跳,有激烈谩骂,也有低声劝慰,更有人晒出遂宁夺冠夜的视频怀旧作结。教练组内部据传压力山大,经常加班研究录像忙到凌晨三四点,据小道八卦称体能师最近胖了一圈,因为天天熬夜啃炸鸡充饥。而那些曾经站在南湖体育中心挥舞旗帜的大哥,如今或许早已脱粉,但某些夜晚梦醒之际仍会琢磨一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中国职业足球江湖,就是这样现实而残酷。一支球队从草根逆袭成为省市希望,然后骤然流浪异乡,被新的主人重新包装,却始终无法摆脱骨血里的地域印迹。这份复杂情感纠缠多年,到最后往往只剩下一句淡淡关切或者冷幽默式祝福。“希望保级成功吧,否则以后电视直播更懒得换台,”朋友半认真半调侃说道。我端杯茶嗓音沙哑补刀:“降也罢、不降也罢,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们’啦。”
倘若真的如愿留下,中超舞台上依旧可以看到熟悉身影奔跑拼抢,那么无论名字怎么改,无论穿什么颜色,对某些执拗怀旧者总算还有续集可追。如果命运弄人再次跌落谷底,那陪伴与守护便彻底画上休止符。从数据角度讲,现在距离安全线不过一步之遥,从心理层面分析,则早已千山万水,各自安好或各自惆怅皆无力改变什么。所以这个秋天,如果路过某个城市广场忽然听见少年踢野球高喊“一二三雄起!”,请别意外,这是时代余音,也是关于故土与流浪最真实注脚。
来源:游吧操作gPk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