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清玉粹,登椒华而俞馥:北魏《赵充华墓志》高清拓片图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2:02 1

摘要:赵充华(467-514年),南阳白水人,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低级妃嫔。她虽位阶不高,但生有义阳公主。墓志记载她“谦光柔顺,播夙声於素宗;英清玉粹,登椒华而俞馥”,反映了当时对女性品德的标准要求。

文◎赵磊

赵充华(467-514年),南阳白水人,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低级妃嫔。她虽位阶不高,但生有义阳公主。墓志记载她“谦光柔顺,播夙声於素宗;英清玉粹,登椒华而俞馥”,反映了当时对女性品德的标准要求。

北魏后宫制度承袭汉晋,又带有鲜卑特色。

“充华”原是西晋武帝所设后宫九嫔之一,北魏沿用了这一制度。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后宫制度也逐步规范化。赵充华在孝文帝逝世后曾一度被遣散,但她选择守节未再嫁,这在墓志中虽未明言,但通过“谦光柔顺”等描述可窥见其品行。

墓志记载赵充华“春秋卌有八,以延昌三年岁在甲午八月丁丑朔十三日己丑寝疾而薨”。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正值宣武帝统治时期,是北魏政治相对稳定、文化发展的阶段。宣武帝对这位先帝嫔妃的去世表示了尊重,“皇上震悼,六宫哀恸”,并“使兼大鸿胪奉策即柩追赠充华”,体现了当时的宫廷礼仪制度。

《赵充华墓志》以正书书写,体现了北魏晚期楷书的基本风貌。北魏墓志书法“开创了隋、唐楷书法则的先河”,这一特点在《赵充华墓志》中也有所体现。

从书风来看,此墓志书法应该属于北魏洛阳时期的风格。北魏墓志书法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平城时期、洛阳早期和洛阳晚期。洛阳晚期墓志书风多样,包括“秀逸中和、茂密灵秀、潇洒飘逸、朴拙自然”等多种风格,《赵充华墓志》当属其中秀逸一路。

北魏楷书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为现代汉字的结体、笔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充华墓志》作为这一时期的产品,在笔画上已脱去隶书波磔,完全进入楷书范畴;结构上端庄稳重,章法整齐有序,体现了北魏官方正书的规范面貌。

墓志在书法风格上体现了北魏晚期楷书的特点,与同时期的《赵谧墓志》等作品共同展现了当时楷书的发展水平。北魏墓志书法“对后来的隋代和唐代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赵充华墓志》不仅是历史资料,也是书法艺术演变的重要见证。

北魏《赵充华墓志》高清拓片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来源:汉府书画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