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31吉林段“一通百通”!激活边境村发展新动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1:21 1

摘要: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路、交流新观念、力争新成效。金秋时节,沿G331国道一路前行,一幅幅产业兴旺、人气渐浓的边境乡村振兴画卷,在延边大地徐徐铺展。9月25日,参加吉林省2025年边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的国家机关、相关省份、中央企业代表与吉林省相关人员,深入G33

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路、交流新观念、力争新成效。

金秋时节,沿G331国道一路前行,一幅幅产业兴旺、人气渐浓的边境乡村振兴画卷,在延边大地徐徐铺展。9月25日,参加吉林省2025年边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的国家机关、相关省份、中央企业代表与吉林省相关人员,深入G331国道边境沿线多地开展实地调研观摩。大家通过听讲解、观实景、看变化、学经验、谋思路,深切感受吉林边境一线的发展活力与集聚效应,凝聚起建设新时代新边疆的强大合力。

在珲春市马川子乡南山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副乡长穆希腾介绍了大学生团队通过直播带货将本地农产品销往全国的实践。“年带货总值超5000万元,吸粉人数超500万。电商经济不仅盘活了农产品销售,更吸引‘延边恩妮’等知名网红落户投资,闲置农房变身直播基地,数字经济为边境村注入了年轻活力。”穆希腾的介绍充满激情。

珲春市现代设施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项目,由山东寿光农控集团全资子公司——珲春农控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6.83亿元,计划建设日光温室226个、拱棚51个,打造集农业生产、示范推广、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投产后,可吸纳种植人员约700人,每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年均利润总额3139万元。项目负责人韩玉通详细讲解了该农业综合体如何推动种植、旅游、研学等深度融合。各地与会人员穿行于智能温室间,对“农业+文旅”模式在带动技术推广与农民增收方面的显著成效频频赞许。

农业农村部区域协作促进司司长李富君对此项目给予肯定:“这个项目很好,既引进了山东寿光的先进种植技术和资金,又充分利用珲春市边境村的土地、地缘优势,能够满足珲春市及周边县(市)居民的‘菜篮子’需求。通过打响‘珲春蔬菜’品牌,逐步将鲜蔬等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拓展至吉林、黑龙江两省周边地区及俄、日、韩等周边国家,打造高品质蔬菜及农副产品销售基地。同时,通过做强珲春蔬菜出口业务,带动并优化珲春本土蔬菜种植结构,吸引人口回流,实现联农带农富农目标,助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在图们市凉水镇河西村,图们江制药有限公司探索的“村企联建+农户参与+产业升级”模式受到关注。公司总经理王军营介绍,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委托加工、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周边3个边境村发展,已与农户签订中药材、玉米种植订单270公顷,每年帮助农户增收176万元。此外,企业内打造的朝鲜族民俗生活馆、咖啡民宿区等,进一步将产业延伸至文旅领域,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一汽集团党委工作部主任袁芳芳表示:“吉林省的边境村依托边境、口岸优势,借助企业力量推进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作为国有大企业,一汽集团过去几年为和龙市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帮扶,今后还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给予边境村更多资金支持。”

珲春市新安街道西郊村的丝绸之路渤海古镇项目,以唐代建筑风格融合渤海国文化元素,已成为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的文旅新地标。毗邻的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自今年4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成为开展红色研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调研观摩对“文旅兴边、文化戍边”的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区域协作促进处处长张文强说:“看到珲春市在边境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巨大投入,无论是道路、给排水设施,还是房屋、馆舍建设,都值得龙江边境地区学习。回去后,我们要多措并举争取更多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动边境村率先发展。此外,珲春市边境村享受叠加优惠政策,在特色农产品培育、农文旅融合等方面成效突出,这些经验我们要结合实际,运用到本地边境村建设中。”

作为“一眼望三国”的边境村,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探索的“旅游业+”产业融合模式与“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万元,村集体收入50万元。与会人员漫步民俗风情街,参观民族团结文化长廊,了解到村里通过深化“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强基”与“富民”双赢,对这种将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固紧密结合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防川村地理位置特殊且重要,通过多渠道引进资金建设民俗村,与旅游公司合作,每年吸引数百万名游客,带动农民增收,是边境村发展的优秀典范,非常值得学习。”参加调研观摩的云南省澜沧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局长杨丽娟深有感触地说。

从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防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与会人员一路观摩、一路热议。大家普遍认为,G331沿线边境村依托交通干线,打破区位制约,逐步打通产业发展梗阻与人气集聚瓶颈,实现了从“守住边”到“兴旺边”的转变。

“‘一通百通’不仅是道路的畅通,更是思路的打开、产业的联通和人心的凝聚。这些村庄因地制宜,探索出电商赋能、农旅结合、村企共建等多元发展路径,充分证明边境地区完全可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热土。”一位来自吉林省直部门的参会人员表示。

此次现场推进会和实地调研观摩集中展示了边境村在产业发展、人气集聚、固边兴边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各地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随着“一通百通”效应持续释放,吉林的边境乡村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绘就产业兴、百姓富、边关美的新时代画卷。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