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今天下午4点半,U16女篮亚锦赛半决赛,中国对澳大利亚。这场球,央视没播,但懂球的球迷,心里都清楚,这比赛的分量,可能比某些成年队的比赛还重。为啥这么说?因为这压根就不只是一场普通的青年队比赛。
北京时间今天下午4点半,U16女篮亚锦赛半决赛,中国对澳大利亚。这场球,央视没播,但懂球的球迷,心里都清楚,这比赛的分量,可能比某些成年队的比赛还重。为啥这么说?因为这压根就不只是一场普通的青年队比赛。
你看澳大利亚前面那几场球,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打菲律宾赢81分,打韩国赢79分,打中国台北赢80分,三场比赛净胜240分。这哪是打比赛,这是在上课,告诉亚洲其他队伍,现代女子篮球到底该怎么玩。她们的打法,说白了就两个字:碾压。从你发球那一刻起,人就贴上来了,全场紧逼,让你连运球过半场都费劲,传球线路全给你掐死。一旦抢断,立马就是快攻,那速度提起来,根本不给你落位防守的机会,看得人心里都发怵。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咱们球迷不太愿意提,但又绕不开的话题:青训体系和篮球理念的直接碰撞。澳大利亚女篮,从U16这个年龄段开始,就已经完全融入了世界篮球最主流的打法体系。她们强调身体对抗,强调攻防转换速度,强调每个位置的球员都要具备持球冲击的能力。这套东西,她们已经玩得滚瓜烂熟,形成肌肉记忆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战术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篮球发展方向的缩影。
咱们的成年国家队,现在多猛世界杯亚军,亚洲杯冠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韩旭、李月汝在内线的绝对身高优势,加上李梦、王思雨她们几个外线的强硬,好不容易才在亚洲杀出一条血路,能跟澳大利亚掰掰手腕。但,这套成功的经验,或者说这种对抗强度的适应性,传递到咱们的U16小队员身上了吗?咱们的小姑娘技术都不差,投篮、运球,基本功练得挺扎实。但一看录像,最怕的就是那种从头到尾的身体对抗。一上强度,传球就容易失误,进攻就容易停滞,然后被人家一波流带走。
今天这场球的关键,压根不是什么用联防限制突破,或者多投几个三分球那么简单。那些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看点是,我们的年轻一代,在面对这种已经成为世界主流的‘肌肉篮球’时,敢不敢做动作,能不能扛得住。是在高压逼抢下,还能不能清晰地找到队友;是在一次次身体冲撞后,还敢不敢杀到篮下去要一个犯规。这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意志品质和比赛习惯。
这场球,赢了,那绝对是天大的惊喜,说明咱们的青训真的跟上了世界潮流。输了,也别灰心,正好能看到差距到底在哪,回去好好练力量,好好练对抗。这场比赛,比分可能是次要的,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中国女篮未来的样子。加油吧,姑娘们!
来源:娱体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