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表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据此前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3.3亿,其中超半数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管好体重,就能阻断‘肥胖-
9月27日,2025中国心脏大会(CHC)“体重管理创新案例创新实践论坛”在北京举行。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表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据此前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3.3亿,其中超半数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管好体重,就能阻断‘肥胖-代谢紊乱-心血管事件’的恶性循环,抓住心血管病防控的‘牛鼻子’。”
9 月 27 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在会议现场致辞。主办方供图
杨伟宪介绍,“控制体重、改善代谢”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任务。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于2024年参与编制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首次系统界定了不同人群的体重管理目标,明确了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干预的技术路径;同年编写的《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针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四高”人群的特殊代谢需求,细化了运动强度、饮食结构的个性化方案,用规范工具降低基层实践门槛。
北京营养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兰在专家点评环节指出,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周玲美团队为肥胖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提供的“乳清蛋白联合‘4+3 轻断食’”方案,创新了特殊人群临床营养干预的思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谢静团队以多学科联动模式为核心,从单例成功减重案例拓展至社区常态化服务,让专业医疗资源“沉”到居民身边。
“体重管理是一项世界难题,减重后的反弹率高。针对这一问题,基层体重管理工作中有不少实用亮眼的做法,比如推行‘三师共管’模式,AI定制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等。”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员田向阳建议,未来基层体重管理可以运用认知加工治疗(CPT)、行为改变技术(BCT)等成熟理论,进一步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让“减重”不影响生活幸福感。作为临床医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郗瑞席教授对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慢病中心傅茂英团队提供的成功案例进行了点评和分析,为更多基层机构发挥“长效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基层是体重管理的主战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副主任冯雪表示,阜外医院于2025年7 月启动“2025年度体重管理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此次论坛现场展示了其中6个优秀创新案例,其共性是不依赖高端设备、不照搬三甲模式,扎根基层实际,采用小切口、巧设计,可复制、可推广。未来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将联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开展肥胖慢性病管理培训师培训,重点提升全国基层卫生机构、体重管理门诊相关卫生专业人员的实操能力,为群众健康保障注入更坚实的专业力量。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Bigshot大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