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盖三不盖四,空东不空西”,说的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9:48 1

摘要:我去年腊月二十九蹲在堂哥家门口吃橘子,对面那栋三层半罗马柱豪宅,连狗都不住——主人全家在深圳打包快递,一年回来三天,给大门贴对联。

你回村过年,是不是也见过那种“白天空得像鬼屋,晚上亮一盏孤灯”的别墅?

我去年腊月二十九蹲在堂哥家门口吃橘子,对面那栋三层半罗马柱豪宅,连狗都不住——主人全家在深圳打包快递,一年回来三天,给大门贴对联。

可就这么空着,也没人敢拆,因为“盖三不盖四,留东不留西”的老话像钉子一样钉在老一辈脑子里:四间谐音“死”,西边晒谷场变“西晒坟”。

听起来迷信,可清华刚出的实测报告啪啪打脸——三开间热效率真比四开间高18%,东厢房冬天确实比西厢房暖和2.4℃,老祖宗拿太阳角度当CAD使,一分钱电费没花。

政策也没闲着。

自然资源部去年发话,一户只能要一宅,宅基地不再批“任性豪宅”,浙江安吉干脆把2300套空心房改成民宿,一晚卖八百块,比种白茶来钱快。

最绝的是住建部新出的“最美农房”榜单,七成获奖作品都偷师老格局:外观是玻璃幕墙,骨架仍是“三间房”,只是把中间堂屋换成开放式厨房,灶台对着东边窗,炒辣椒不呛人,太阳一出来就把油烟晒光。

我算了笔账,按新导则盖房,取暖费一年能省一千二,够给老妈买部5G手机跳广场舞。

年轻人返乡更鸡贼。

湘西那帮95后,把“留东不留西”玩成光伏斜坡,东厢屋顶铺满太阳能板,西墙一根管线不留,逆变器藏在老木梁后面,远看像徽派马头墙,一年卖电给国网净赚四千八。

曲阜三孔景区旁的新儒家民居更离谱,卫生间塞进“三间房”的左次间,马桶正对东方,早上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拉屎都能补钙。

村里老人先骂离经叛道,后来听说住那儿的老教授关节炎没犯过,排队去参观,门票收二十,比孔府香火还旺。

数字乡建那帮人也没放过老手艺。

他们把上梁仪式做成VR,戴头盔就能体验师傅喊“东方甲乙木”,一挂鞭炮在虚拟屋檐炸开,火星子蹦到眼前,吓得90后设计师原地蹦迪。

非遗办的小伙子偷偷告诉我,去年有三十多个二本建筑系毕业生报名学榫卯,工资开八千,比画施工图高两千——毕竟会“讲风水故事”的建模师,甲方爸爸更爱掏设计费。

所以别急着笑老一辈“迷信”。

当你在西厢房被下午三点钟的太阳烤醒,空调外机嗡嗡转,电费像水表倒转,你就会想起东边那间没人要的破瓦房,它用一道阴影就赢了你的中央空调。

下回盖房,先别管罗马柱还是极简灰,把“三”这个数字刻在图纸上,再让厨房跟着太阳跑,剩下的钱给老婆买金镯子,比啥风水大师都管用。

来源:多才晚风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