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膝盖一软,差点跪地上那一刻,我才明白:跟风跳“网红爬行操”不是健身,是玩命。
膝盖一软,差点跪地上那一刻,我才明白:跟风跳“网红爬行操”不是健身,是玩命。
73岁,成都,老周。
上个月他刷到一条“暴汗爬行健身法”短视频,配文说“一周通经络”,结果脖子一扭,颈椎错位,直接120拉走。
医生一句“再晚十分钟,高位截瘫”,把全家吓哭。
我听完后背发凉,因为我爸也偷偷在客厅爬,手机支架架着,跟着主播哼哧哼哧。
要不是我一脚踹开门,他估计也成下一个热搜。
数据更瘆人。
《柳叶刀》刚发的:60岁以上运动受伤率五年飙了27%,膝盖伤占四成,模仿短视频受伤的居然占28%。
北京协和统计,去年因“负重锻炼”进急诊的老人多了三成。
简单说,每四个受伤老人里,就有一个是被网红动作坑的。
国家看不下去了。2024年1月出新规,直接点名禁止:屏气硬拉、单脚站超过30秒、扛超过体重四分之一的哑铃,统统写进黑名单。
还配了土味测试:30秒里从椅子站起坐下三次,做不到就别瞎练;运动时说一句“今天天气真好”都喘,立刻停。
可老人们不听劝。
他们信直播间里的“家人们”,不信医生。
南京80岁退休教师,每天跟直播转圈跳操,耳石掉出来,天旋地转躺了半个月。
上海小区花园里,大爷大妈把脖子挂树上“吊颈”,说治颈椎病,结果脑供血不足,当场晕两个。
广州老太太买“电脉冲健身仪”,电流一强,肌肉溶解,尿成酱油色。
有人问我,那到底还能不能动?
能,但得换玩法。
水浅到胸口的水中操,28度水温,浮力托着,膝盖不喊疼;500克以下的智能呼啦圈,转十分钟就停;手机APP带呼吸训练,跟着节奏吸吸呼呼,血氧稳在95以上,心率别过“120减年龄”。
上午九点十点,下午三四点,空气指数低于100,气温十来度出头,穿社区免费发的防滑鞋,公园器材旁红色按钮一按直接通120,再怕也敢动。
我把我爸拽去社区体测,他勉强在30秒里起坐两次,工作人员直接给盖了个“红色暂停章”,领了一张“运动处方”:先走平地两周,再谈别的。
老爷子嘟囔“丢面子”,却老老实实把表格贴冰箱。
每天勾完成打钩,一周下来,睡眠打分从5涨到8,他自己也笑:原来不折腾也能舒服。
膝盖软一次就够了。
老人健身不是闯关,是兜底。
别拿老骨头去验网红的伪科学,那是他们流量,却是你余生。
动可以,先过“说话测试”,再说“今天天气真好”——能完整说完,再动;说不完,就坐着。
命只有一条,别爬着去交卷。
来源:人初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