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是内蒙古自治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全区上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力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坚持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分类指导、精准实施,在各族干部群众中间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教育和系列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
编前语
2025年9月是内蒙古自治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全区上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力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坚持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分类指导、精准实施,在各族干部群众中间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教育和系列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磅礴力量基础,在祖国北疆大地上奏响了“融铸北疆 齐心向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建设”的同心华章。
9月21日,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指导,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基层行活动“同唱一首歌”走进河套学院,千余名师生欢聚一堂,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一、坚持高位推动、注重系统部署,
谋划全局联动“一盘棋”
把做好全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作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重要抓手,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积极途径,做到提前谋划、及时部署、扎实推进。
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胜利街举办“邻里同心话中秋 万家团圆迎国庆”石榴籽邻里宴活动。(图片来源:兴安盟民委)
一是认真制定方案,周密安排任务。按照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自治区民委牵头认真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方案策划,确定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为:融铸北疆、齐心向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促进各民族群众互嵌融合”等四项重点工作任务,强化目标导向、列出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有效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自上而下齐动员、线上线下齐发力、各族群众广参与,为推进全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落实落地见效提供重要支撑。
9月4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举行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仪式暨全旗民委委员单位“石榴籽·同心行”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图片来源:锡林郭勒盟民委微信公众号)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织密工作网络。自治区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和民委委员单位机制优势,动员部署各成员单位在本行业本领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充分发挥自治区民委与自治区群团组织、消防救援等部门单位建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作战略机制优势,充分发挥好各族青少年、各族职工、各族妇女和消防救援队伍等特殊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等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任务中作出积极表率。
9月14日,通辽市委统战部、市民委等8家单位在人民公园开展“融铸北疆、齐心向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活动。(图片来源:通辽市民委微信公众号)
三是推进全域开展,实现百花齐放。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细化任务举措、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各行业领域积极性,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如:包头市8部门联合印发活动月工作方案,创新采用“5+10”模式(五大主题宣传+十大专项活动)同步推进主题宣传与专项活动全面开展。兴安盟印发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活动月工作的具体要求,努力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两区一窗口”试点建设凝聚精神力量。阿拉善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民族、宣传、社工、教育等各部门在深化宣传教育、开展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任务,集中力量讲好阿拉善盟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生动故事。
9月25日,大型体验式音舞诗画剧《邂逅・额济纳》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正式首演,剧目以“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最好牧场为航天”等故事为线索,通过“遇见额济纳”“走进额济纳”“爱上额济纳”三个篇章,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图片来源:阿拉善盟民委公众号)
二、丰富宣教方式,增进文化认同,
奏响思想引领“主题曲”
各地区各部门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的重要任务目标,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为抓手,不断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五个共同”等思想理念。
9月25日,赤峰市举办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集中交流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做法。
一是深入“学”,强化对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理解把握。各地区各部门把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推动学习教育工作机制常态化、长效化。自治区国资委动员部署自治区各国有企业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在各族干部职工中间集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内蒙古交通集团、蒙盐集团、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内蒙古森工集团等各国有企业开展主题党日、专题讲座、学习研讨等活动130余次。自治区编办、民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生态环境等部门单位,呼和浩特市国资委、包头市农牧局、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各盟市、旗县(市、区)的机关单位开展主题党日2300余场次,进一步深化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通辽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培训,赤峰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活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区开展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互观互学等活动60多场次,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落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等基层地区和单位充分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引领作用,以开展经验交流、品牌推介、成果显示等活动,示范带动各行业各部门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升工作水平。
9月25日,巴彦淖尔市供电公司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充分展示公司“五通五共”促进各民族互嵌发展的经验成果。(图片来源:巴彦淖尔市民委)
二是主动“讲”,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面认同。各地区各部门面向各族群众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面对面向各族群众讲清楚“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等思想理念,凝聚各族群众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共识。自治区民委在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通辽市库伦旗、内蒙古大学等基层地区和单位组织开展“石榴籽e起来”三送活动,在开展送技术、送服务过程中,深入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参与活动群众和学生近3000名,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呼市文旅投集团动员企业“石榴籽”等各类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养老院等开展政策宣讲和咨询解答等310多场次。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宣讲团积极开展主题宣讲,覆盖各族师生各族群众2.1万余人。各地区各部门通过集中宣传、主题征文、实践活动等方式,面向各族群众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宣传8300余场次,覆盖各族干部群众213万余人,如:包头市开展“讲好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专场活动,阿拉善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专场报告等,努力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送到各族群众身边,引导各族群众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9月25日,自治区民委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组织开展“石榴籽e起来”进校园活动,将文艺展演、非遗展示、数字文物体验、“石榴籽小课堂”、知识竞技与场馆研学深度融合,为师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立体化的民族团结思政盛宴。
三是注重“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飞进千家万户。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民族团结主题类宣传作品创作和推广,通过短小精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微”创作,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入脑入心。自治区民委连续推送专题节目《融筑·熔铸》,深入讲好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各地区推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相关宣传海报210多类2000多张,阅读点击量累计已超过200万。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包头市达茂旗、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等地区依托调频广播和“村村响”大喇叭系统,持续推送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各地区各部门推出相关短视频、微电影等190余类,悬挂宣传条幅、电子屏播放宣传标语21万余条,发放宣传资料近30万份,各级融媒体中心播发民族团结主题类相关新闻报道1.8万余篇,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氛围。
呼伦贝尔市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推出系列短视频28个,生动讲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
三、搭建广阔平台,促进互嵌共融,
勾勒守望相助“和美画”
各地区各部门以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积极拓展各民族互嵌发展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勾勒出祖国北疆各族群众团结奋进新征程的亮丽画卷。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举办第42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暨“彩虹架起连心桥 石榴花开鄂温克”文艺汇演。(图片来源:呼伦贝尔市民委提供)
一是各类专场活动促进情感相依。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以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开展惠民演出、邻里文化节、体育赛事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专场活动,积极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彩舞台,增进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高度认同。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等地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场活动、启动仪式系列活动等,面向各族群众集中开展文艺汇演、文化体验、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覆盖各族群众3.6万余人。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在农牧区开展“丰收节里话团结”“和美乡村展新颜”农产品展销、农牧民丰收歌会、农民运动会等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参与其中。活动月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专场主题活动近2.9万场次,覆盖各族干部群众1980万人次。
9月25日,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组织开展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暨“同心惠民”便民服务活动,多部门联合开展政策解读、惠民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图片来源:包头市民委提供)
二是多彩助农活动促进经济互益。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助农活动,搭建优势特色产品销售平台,拓展各族群众致富增收渠道,让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中获得感更强。乌海市、阿拉善盟、内蒙古交通集团等地区部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金秋助农”等直播带货、助农销售、助农秋收等活动,积极推介“蒙”字号特色农副产品。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赤峰市林西县、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等地区组织开展“共富集市”“富邻暖心集市”““社区助农销售”等活动340多场次,覆盖各族群众5万余人次,积极搭建各民族共建共富共享平台,促进各族群众在经济发展上实现利益互助。
9月23日,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赛汗乌素村黄河西行客栈广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活动,并组织开展“金秋助农”活动,通过直播带货方式帮助各族群众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图片来源:乌海市民委提供)
三是创新推普活动,促进各民族心灵相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等部门在兴安盟举办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治区宣传活动,对全区推普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校深入社区、学校等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精彩的推普活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在全市校园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一场经典朗诵、一系列家庭互动”等“五个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乌海市海勃湾区在零工市场面向各族流动人口开展普通话的宣传和推广活动,积极以增进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联。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组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图片来源:鄂尔多斯教育体育之窗微信公众号)
四、讲好生动故事,发挥示范作用,
拧紧踔厉奋发“一股绳”
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搭建载体、丰富形式,努力讲好新时代民族各民族共同建设祖国北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在全社区凝聚起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磅礴力量。
9月19日,阿拉善盟召开第十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工作推进会。(图片来源:阿拉善盟民委提供)
一是加强示范培树,讲好“信念相同”故事。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培树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典型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讲好内蒙古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和衷共济的感人故事。自治区民委全面推动“三项计划”典型示范项目实施,展示各族群众共同建设共有家园的积极风貌,如:包头市东河区三官庙社区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实施“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提升”工程,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江林社区积极开展“红石榴·江林一家人互嵌式社区环境”建设行动。全面部署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培育工作,挖掘评选各行业各领域示范典型200多个,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等地区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表彰模范集体100多个、模范个人200多名。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事迹宣讲活动180余场次,覆盖各族群众近20万人,在祖国北疆大地上广泛传唱起“最炫民族团结曲”。
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鄂尔多斯市举“声声入耳,籽籽同心——暖城故事咱来讲!”主题宣讲大赛等活动。
二是强化精品创作,讲好“文化相通”故事。各地区各部门以加强具有中华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文艺精品创作和宣传,深刻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北疆文化故事。自治区民委与民族团结杂志社联合出版《共有精神家园·撷英内蒙古》专刊,以山河共美、历史共创、家国共兴、血脉共融、伟业共铸、文脉共续六个专题48篇文章,讲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史实;自治区民委联合多家部门在鄂尔多斯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200余册古籍文献和文物实物阐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发展的内涵。内蒙古博物馆依托数字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把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送到社区、学校。通辽市在活动月期间推出“民族交融的画卷——通辽各族儿女共创美好生活图片展”,讲好通辽各族群众共居共乐、互嵌融合的幸福故事。呼和浩特市举办“石榴花开看青城”媒体采访活动,用镜头捕捉、用文字记录各民族和衷共济的鲜活场景。呼伦贝尔市等地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片公益放映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光影中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9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鄂尔多斯站)暨民族古籍文献及成果展”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正式开展。
三是积极促进交流,讲好“血脉相融”的故事。各地区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积极开展“三项计划”相关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强各民族血脉相融的认同。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扎鲁特旗等地区积极开展“石榴籽心向党”等主题邻里文化节系列活动,在社区营造“一家人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赤峰市林西县等地区积极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220余场次,覆盖各族青少年1.3万人次。自治区文旅部门推出十条红色旅游线路,引导各族游客重走先烈之路,让爱国情怀薪火相传。各地区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积极打造和推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旅游线路和文旅活动,呼伦贝尔市全力推介和宣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活动,组织开展“青年媒体记者采风”等活动,循着拓跋鲜卑南迁的路线,记录新时代内蒙古各族群众团结奋斗、血浓于水的生动故事。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地区加强对老牛湾、道须沟等多个景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提升和完善工作,坚持以旅游为媒介,不断引导各族群众在旅游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月26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集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集市暨桥西街道第五届邻里节活动。
全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的画卷已徐徐收起,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热情永不褪去,金秋里的祖国北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累累硕果香飘四溢。下一步,自治区各地区各部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机制常态化、工作成果长效化,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伟大事业中作出“模范自治区”的积极贡献!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