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这条留言,我盯着手机愣了半分钟——朝阳区,三居,老丈人掏了200万首付,球球和瓢瓢把租房合同直接撕了。
“800万的三居,说买就买了?
”
昨晚刷到这条留言,我盯着手机愣了半分钟——朝阳区,三居,老丈人掏了200万首付,球球和瓢瓢把租房合同直接撕了。
评论区里有人酸:“啃老啃出新高度。
”也有人叹气:“我月薪两万,连通州老破小都不敢看。
”
房子的事先放一边,更扎心的是他们接下来的操作:育儿嫂到位,监控装好,婆婆半年“轮岗”后光荣退休回东北,姥姥接力进京。
一句话,带娃也搞“双轨制”。
想起去年我表姐生孩子,婆婆、亲妈、月嫂三方混战,最后谁也没落好,表姐哭到堵奶。
球球这套“换人不停机”的方案,听着冷血,细想却救了所有人的睡眠。
再说东北那边,老丈人把玉米地当直播间,一天卖50万鲜食玉米。
仓库里两台进口收割机,标价够在北京再交个首付。
人家地里跑的不是铁疙瘩,是印钞机。
最微妙的是婆婆的态度。
视频里她端着饺子,笑得像捡了彩票:“媳妇说让我半年就下班,我寻思这工作还带退休金的。
”一句话,把“任劳任怨”四个字洗成了“见好就收”。
有人吐槽球球精致利己,不母乳、不做家务,连金项链都先给亲妈。
可换个角度,她把“婆媳”翻译成“同事”,把“育儿”外包成“项目”,反而没人崩溃。
城里800万的新房,乡下3000亩的直播田,中间夹着两代人小心翼翼的分寸感。
这故事最扎人的地方不是钱,是人家已经把“怎么活”当成一门技术活,而我们还在纠结“对不对”。
要是你,愿意让亲妈和婆婆半年一换岗吗?
来源:草间寻蟋蟀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