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出污泥而不染》第一章:仁心初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6:26 1

摘要:七月的晨光,如同被溱湖的水汽滤过一般,清澈而温润。薄雾如纱,轻覆在水乡小城之上。秦正站在仁慈医院大门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熟悉的、从小闻到大的、湿漉漉的植物气息,以及一股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道。

七月的晨光,如同被溱湖的水汽滤过一般,清澈而温润。薄雾如纱,轻覆在水乡小城之上。秦正站在仁慈医院大门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熟悉的、从小闻到大的、湿漉漉的植物气息,以及一股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道。

这两种气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他人生此刻的注脚:前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眷恋,后者是即将肩负起的职业使命。

他抬眼望去。眼前的仁慈医院,并非大城市里那种高耸入云的庞然巨物,它由几栋参差的楼宇组成,最前头的主楼还是飞檐翘角的苏式风格,墙体上爬满了茂盛的爬山虎,绿意盎然,只在窗户四周谦逊地留出空白,像是给建筑镶上了一圈圈流动的绿框。阳光透过高大的香樟树叶,在斑驳的水泥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随风轻轻摇曳。

“真是个好地方。”秦正心里默念,胸腔里那颗因激动而有些急促跳动的心,与枝头清脆的鸟鸣似乎产生了共鸣。他想起导师的临别赠言:“医者仁心,要常怀悲悯。”此刻,这八个字在他心中如同眼前的朝阳,光芒万丈,充满希望。他紧了紧手中崭新的公文包,那里装着他的毕业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以及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然而,这份宁静的诗意并未持续太久。

当秦正踏进门诊大厅的那一刻,一股声浪与热浪混合的洪流便扑面而来,瞬间将他包裹。消毒水的气味变得浓烈而具体,与汗味、各种食物匆忙早餐后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形成医院特有的、充满生命张力的气息。熙熙攘攘的人群几乎填满了每一个角落,排队挂号的队伍蜿蜒曲折,焦灼写在每一张脸上。导诊台前围满了人,询问声、孩子的哭闹声、老人的咳嗽声,以及广播里机械播放的“请XX号到XX诊室”的女声,交织成一首忙碌而略显嘈杂的交响曲。

光滑的地砖映照着匆忙来往的脚步,白大褂的衣角在人群中快速闪动。秦正看着这一切,初时的浪漫幻想悄然让位给一种沉甸甸的现实感。这就是他即将战斗的地方,不是窗明几净的象牙塔,而是充满烟火气、痛苦与希望并存的生死场。

他走到公告栏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全科门诊:秦正(新)”,后面那个小小的“新”字,让他既感到责任,又有一丝羞涩的骄傲。公告栏玻璃反射出他年轻而清晰的面容,以及身后川流不息的人群。他的理想,就像这玻璃映出的影像,真实地叠加在了这纷繁复杂的现实图景之上。

“秦医生?”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一位年长的护士拿着文件夹,微笑着看他,“我是护理部的王姐,贾主任让我带您去科室熟悉一下环境。”

“您好王姐,麻烦您了。”秦正连忙收回思绪,换上谦和的笑容。

去往科室的走廊漫长而明亮,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牌匾。阳光透过走廊尽头的窗户,将光洁的地板照得发亮,仿佛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然而,就在这明亮之中,秦正眼角余光瞥见,在走廊的长椅上,一位老人正低头反复数着一叠零散的钞票,眉头紧锁;不远处,一对年轻夫妇看着手里的缴费单,面露难色。

这短暂的一瞥,像一颗微小的石子,在他充满理想主义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圈涟漪。但他很快甩开了这丝异样,挺直了脊背,跟着王姐走向走廊深处那间属于他的新诊室。

窗外的香樟树依然翠绿,鸟鸣依稀可闻,但已然被隔绝在厚厚的玻璃窗外。窗内,是真实的世界,是他“仁心”初绽的土壤,也是他即将面对的所有喜悦、困惑、坚守与挑战的起点。他推开诊室的门,一道崭新的阳光恰好照在办公桌的电脑屏幕上,有些刺眼,却充满了力量。

来源:中国文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