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5:53 1

摘要:近日,在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对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体系建设方面出台的又一指导性文件。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近日,在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对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体系建设方面出台的又一指导性文件。

《指南》披露的背后,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现实。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实现“双碳”目标、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已成为关乎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议题。

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体系持续完善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规则体系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ESG信息披露逐渐从自愿模式向强制模式转变。

从政策层面看,2024年是ESG信息披露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一年。当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从顶层设计方面定下基调。同月,在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要求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并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该指引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A股市场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强制性要求的序幕至此拉开。

2024年11月,三大交易所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同月,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

2025年,ESG信息披露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今年年初,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出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对上市公司ESG报告编制进行规范。7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式生效,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和半年报中增加对环境、社会和治理议题的披露,并鼓励采用第三方鉴证的方式提升报告权威性。

9月5日,中国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和“水资源利用”三个环境议题披露指南,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详尽的披露指导。

上市公司ESG披露数量快速增长

在披露制度的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屡创新高。

中证指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有252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量的比例为46.83%,披露率较上年增加4.96%。2024年,ESG相关报告披露数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71%,近3年披露率平均增速约5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市值公司ESG相关报告披露已趋近全覆盖。沪深300和中证800成分公司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分别为97%和90%,较上一年度分别增加1%和2%。

在日前召开的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标准委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召集人柳学信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ESG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萌芽到快速成长,无论是E的维度,S的维度和G的维度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总体而言,我们出台了很多促进ESG发展的政策,正在形成体系、发挥作用,促进中国ESG事业往前发展。”

除上市公司外,一些非上市公司也开始主动践行ESG。柳学信表示,ESG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必选项,正在发挥作用。从投资来看,我国ESG投资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在绿色贷款、绿色信贷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很多ESG的基金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ESG从萌芽到快速生长,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为‘十五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和开端。”柳学信说。

ESG可为企业带来长期价值

为什么近两年如此多的企业开始重视ESG工作?实际上,这和近年来不少企业积极参与的ESG评级工作不无关系。

为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2023年3月,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委员会牵头编制的《中国企业ESG报告评级标准(2023)》(简称《标准》)正式发布,规定按照评级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对企业提交的ESG报告进行逐一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ESG报告进行打分,再根据打分情况,确定企业的ESG评级等级。

“当前,ESG信息披露是企业的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辛斌认为,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监管要求,上市企业有强制性披露要求,而自愿披露的企业,则可因此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其次是ESG信息披露增强利益相关方信心。一些大型险资、主权基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通常要求提供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企业在ESG方面所做的努力。最后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自身要求,近几年不少企业感受到了评级要求,如果想得分更高就需要得到经过鉴证的ESG报告。

ESG会为企业的长期价值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银河证券ESG创新研究负责人王新月认为,ESG表现优秀的企业能够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估值。“ESG本身是一个风险缓释工具。一家对环境负责任的公司,能更好地规避愈发严苛的碳法规带来的‘转型风险’。除此之外,在员工的权益保障、供应链的维护方面管理较好的企业,其面临的劳动纠纷风险也相对较小。”

王新月认为,ESG更是价值创造的引擎,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比如公司治理做得好的企业可能会有更低的营运成本,员工激励、研发投入都比较强的公司,企业更具成长性和创新性。“我们认为ESG更加优秀的公司能够驱动更长期、更高质量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长期投资价值非常高。”王新月说。

ESG工作仍需在实践中发力

尽管我国企业,尤其是A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在信息披露量化指标、第三方鉴证等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辛斌表示:“作为第三方鉴证机构,可以看到,近几年不管是鉴证企业的数量,还有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都在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应看到,和欧美市场和港股市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辛斌表示,A股约46%的上市企业做信息披露,而港交所这一数据则超过90%。在A股46%的信息披露企业里面,接受第三方鉴证的企业不到10%。

而针对当前很多企业对ESG的态度是希望提级,但不希望改变公司的管理方式和业务内容等情况,柳学信表示,ESG是一个内驱力、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它不是表面传播的事情,不深入是做不好的。ESG是企业战略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必须把ESG纳入它的远景战略,才能在执行层面落实并持续改进。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透明越来越发展,企业必须把基础工作做好,才能获得更好的披露、更好的评级。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