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区菜市场门口的长队又排起来了——穿红马甲的年轻人笑着递出鸡蛋,一口一个“干妈”喊得热络,可谁能想到,就是这颗成本不到两毛钱的鸡蛋,竟成了拖近60万老人坠入深渊的“诱饵”?
小区菜市场门口的长队又排起来了——穿红马甲的年轻人笑着递出鸡蛋,一口一个“干妈”喊得热络,可谁能想到,就是这颗成本不到两毛钱的鸡蛋,竟成了拖近60万老人坠入深渊的“诱饵”?
直到2025年6月大连中院的法槌落下,那个靠骗养老钱坐拥29辆豪车、142套豪宅的“养老大亨”周志峰,才终于戴上手铐,而他背后的244.19亿骗局,藏着太多老人的眼泪。
说起来,周志峰早年也不是干这行的。2008年他在大连开了家商贸公司,卖些日用百货,生意平平淡淡。
真正让他“走偏”的,是2015年那起广东保姆杀害老人的新闻——当时全国都在讨论养老问题,不少独居老人更是吓得夜里睡不着,周志峰却从这恐慌里嗅到了“商机”:“老人要的不是钱,是有人陪。”
从那以后,他的公司改头换面成“山海集团”,专做“老年服务”。第一步就是扎进各个社区,摆个小桌就开始送鸡蛋、米面油,条件只有一个:登记手机号,听几句“贴心话”。
穿红马甲的员工嘴比蜜甜,见了老人就凑上去:“阿姨您这头发白了,是不是平时没人帮您剪?”“叔叔您买菜累不累,我帮您拎回家?”遇上独居老人,他们更上心,每周固定上门,擦玻璃、买 groceries、陪唠嗑,有的甚至帮老人读子女发来的微信,把“亲人”的角色扮演得滴水不漏。
退休的李老师就是这么陷进去的。她老伴走了五年,儿子在深圳工作,一年回不来一次,家里冷清得很。
山海集团的小王每周三都来,帮她修漏水的水龙头,给她读晚报上的养生知识,甚至记得她爱吃的老坛酸菜面,每次上门都带两包。没俩月,李老师就把小王当成了“半个儿子”,小王说什么她都信。
后来小王提“养老投资”,说存19800能享终身免费温泉游,每月还送鸡蛋,李老师没多想,就把自己攒了十年的70万退休金全投了进去——那是她准备用来养老、万一生病应急的钱。
可这只是骗局的开始。等老人放下戒心,周志峰的“陷阱”就一层叠一层。除了“终身旅游套餐”,他还推出“药房众筹”,说投3万一年能拿15.33%的利息,投10万收益能到20%,比银行存款高好几倍。
为了让老人信,他们租了豪华写字楼当办公室,墙上挂满“养老产业示范单位”的假牌匾,还组织老人去“考察”药房——其实就是临时租的门面,里面的药都是从批发市场批的普通保健品,换个包装就敢卖高价。
更狠的是,他们还专门戳老人的“健康焦虑”。在社区讲座上,循环播放老人中风、瘫痪的惨状视频,员工在旁边煽风:“叔叔阿姨,现在不存点钱,以后生病没人管怎么办?”有老人犹豫,他们就组织唱红歌,一群人围着拍手,本来不想投的老人,看着别人都举着钱报名,自己也跟着慌了神。
黄大爷就是这样,听人说“投进去股价能翻十倍”,儿子儿媳拦着不让,他趁家人不注意,揣着15万积蓄就跑了,等钱打过去,再联系当初的“小张”,电话早就打不通了。
最让人揪心的是独居的张奶奶。她手里没那么多现金,山海的员工就天天劝她:“奶奶,您这房子值300多万,卖了投进来,每月利息够您住最好的养老院,还能雇24小时保姆。”
张奶奶犹豫了半个月,看着员工帮她洗了三个月的衣服、陪她过了生日,最终还是签了卖房合同。可钱转过去没半年,山海集团就人去楼空,张奶奶拿着空荡荡的“股权证”,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只能背着行李去乡下投奔侄女,夜里偷偷哭:“我的养老钱,我的家啊……”
而周志峰用这些骗来的钱,过的是神仙日子。他的车库里,劳斯莱斯、宾利一字排开,最便宜的一辆都要500万;在全国买了142套房子,北京的一套别墅光装修就花了800万,海外还有两套海景公寓。
为了不让负面消息露馅,他直接甩给媒体5000万当“封口费”,只要有老人投诉,立马就有人把消息压下去。就这么着,这个骗局藏了8年,直到2023年有个老人被骗光积蓄后自杀,家属报警,警方顺着线索查下去,才把这个庞大的诈骗集团连根拔起。
2025年6月27日,大连中院的审判庭里,周志峰穿着定制西装,却再没了往日的嚣张。法院判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所有财产,跟他一起作案的两个核心成员,也分别被判了16年和14年。
现在警方已经追回了不少资产,他的豪车被拍卖,豪宅被查封,这些钱等判决生效后,会陆续还给受害老人。
可就算这样,很多老人的钱还是回不来了——有的老人病了没钱治,有的老人不敢跟子女说,只能偷偷打零工糊口,他们的晚年,早就被这场骗局搅得支离破碎。
其实这样的养老骗局,不止山海集团一家。之前南京的“爱福家”也是用差不多的招数,免费健康讲座、低价旅游当诱饵,最后骗了5.5万老人的钱;还有些小公司,在小区里摆个摊就敢卖“养老床位使用权”,收了钱就跑路。
这些骗子最懂老人的软肋:怕孤独,所以用“干儿子干女儿”拉近距离;想省钱,所以用免费鸡蛋勾着;担心生病,所以用疾病视频制造焦虑。
咱们身边要是有老人,可得多提醒两句: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的东西往往最贵;凡是说“保本高息”“稳赚不赔”的,十有八九是骗子;要是有人天天上门献殷勤,别光感动,多跟子女商量商量,实在拿不准,就去社区居委会问问。
老人攒点养老钱不容易,那是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底气,可不能让几颗鸡蛋、几句甜言蜜语,就给骗走了。毕竟,安稳的晚年,从来不是靠“天上掉下来的好处”,而是靠擦亮眼睛,守住自己的辛苦钱。
来源:123耶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