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出轨博士后续:求职被拒绝,看病成问题,丈夫和情人无人问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03:26 1

摘要:广州一对中产夫妻,把婚房抵押供老婆去英国读硕,结果她拿到学位前先拿到HPV51阳性报告,顺带把老公卡里的23万刷成爱马仕和米其林。

“留学镀金”四个字,在热搜上被撕得稀碎。

广州一对中产夫妻,把婚房抵押供老婆去英国读硕,结果她拿到学位前先拿到HPV51阳性报告,顺带把老公卡里的23万刷成爱马仕和米其林。

更离谱的是,考试也不是她自己考的——同一位“黄同学”代考、代陪、代花钱,三证合一。

故事听到这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狗血”。

可真正扎心的在后面:

男方把银行流水做成公证证据递到法庭,女方那边医保断缴,治疗费四成得自己掏;房子被查封,180万贷款还在利滚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会跟心理老师说“妈妈在国外不回家”。

省教育厅把这事儿写进留学行前教材,标题客气——“留学生家庭责任案例”。

翻译过来就是:别光想着镀金,先想想镀的是不是自家的屋顶。

抖音上有人骂女方“现代潘金莲”,也有人骂男方“拿老婆当投资”。

平台删了一千多条暴力评论,剩三十多万条继续吵。

吵得再凶,也吵不出一个答案:

当婚姻变成合伙公司,散伙时到底怎么清算?

法律上,房子、票子、孩子都能一条条判;

医学上,HPV51半年内不治,后面多花三五倍钱也未必转阴;

职场里,HR把“负面舆情”当关键词,一键过滤92%的简历——谁管你是甲方还是乙方。

最无声的是孩子。

市教育局给幼儿园塞了专职心理老师,课程表上写着“家庭变化适应”,说白了,就是教四五岁的小孩怎么接受“爸妈不再同框”。

有人把这场悲剧总结成“留学毁婚”,其实留学不背锅。

真正裂开的是“把人生押宝在别人身上”的幻觉:

老公押“老婆镀金回来翻倍赚”,

老婆押“黄同学能替我考试也能替我过日子”,

双方一起押“反正有房子兜底”。

最后房子被封,学位被调查,健康被病毒先签收,孩子被放进社会实验舱。

能剩下的教训,一点也不新鲜:

别把婚姻当杠杆,留学更不是理财;

任何把对方当跳板的计划,摔下来先断的都是自己的腿。

热搜会沉,故事会旧,可只要还有人想复制这条“镀金捷径”,类似的裂缝就会继续出现在下一张房产证、下一张体检报告、下一张登机牌上。

说到底,能扛风险的从来不是学历,也不是爱马仕,而是自己账户里的余额、脑子里的本事、身体里的抗体。

这三样,谁也代考不了。

来源:悬崖旁绽放的野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