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翁源
昨晚夜宿翁山,和吴德灏聊天,直到今天凌晨。山里真是安静。上午,翁山居然停电。和萍姐聊了会天,便赴翁城。
先到六渡精舍附近,研究诗歌花园怎么弄。吴德灏之前就构思了一件作品:把溪流旁边的亭子刷白,打造成诗亭,吸引大家在里面写诗,且会在旁边安排一邮筒,写后投入,再寄小王老师。创意非常好。后来更进一步,要把邮筒置于多处,如田间地头、菜市场,以及其他公共空间。农民在耕作之时,猪肉佬在剁肉间,孩子们在嬉闹之际,诗意忽兴,奇句偶得,便可即刻写下,寄给我们。
旁边有块竹林,里边景致殊佳。不远处,是全志鑫几年前做的两件作品“银色烁石”,已经褪色,但依然醒目。回到六渡精舍门口的大操场,吴德灏说这里应该有幅巨大的诗歌壁画,如翁小。
接着去1号粮仓,以杰、成俊正在布展“中国文人艺术的正格与变格”。明天开幕,展览品质非常高。
稍事休息后,和吴德灏、黄迺曦到菜市场调研。我们要把菜市场打造成诗歌菜市场。一到菜市场,不少人和我打招呼。第一件事,是跟文凭递烟。吴德灏不断拍照。又带他们去中大街、广肇会馆看。春日诗会留下了不少好东西,如商户的诗歌雨棚。不过,有的物料已经陈旧乃至破烂了,需要处理。
很快,朱海文到达菜市场,带着他的大擂鼓。诗歌擂台菜市场版正式开启。看了会,我们离开翁城,去“天地”。到时五点半。陈德道也来了。见到了更多的大石头。村委会已经把道路清理的更加方便,可以近距离仰观。压迫感非同一般。吴德灏对“天地”评价很高。我们最近在看董书兵的“宝贝计划”——他在西部戈壁滩上做了好几件大型装置,磅礴深沉,号为“荒野艺术”。“天地”有天地感,亦该如是。
作者丨张演钦
责编丨王绮彤
审核丨刘以杰
终审丨张演钦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