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越野拉力的赛场上,有一位始终与环塔同行的老将——鹿丙龙(越野圈内人称“龙哥”)。自2007年首次参加环塔以来,他以车手、领航、随队等不同身份连续出现在环塔拉力赛的赛道上,见证了环塔的成长与蜕变,让他不仅是一名驰骋戈壁的车手,更是推动中国越野运动发展的见证
环塔
人物
在中国越野拉力的赛场上,有一位始终与环塔同行的老将——鹿丙龙(越野圈内人称“龙哥”)。自2007年首次参加环塔以来,他以车手、领航、随队等不同身份连续出现在环塔拉力赛的赛道上,见证了环塔的成长与蜕变,让他不仅是一名驰骋戈壁的车手,更是推动中国越野运动发展的见证者与践行者。
△环塔老将——鹿丙龙
一、初识环塔:从偶然到执念
“2007年,我第一次通过车队的介绍接触到了环塔拉力赛。”鹿丙龙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语气里带着一种朴实的满足感。
最初,他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但当真正踏入这片赛场后,他的生活轨迹彻底被改变。“之后每一年,我都把环塔当作目标。以车手的身份,以领航的身份,有时甚至以随队人员的身份,我都来到了环塔。无论身份怎样变化,我始终没有缺席。”
对于鹿丙龙来说,环塔已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份贯穿赛车生涯的执念。
△鹿丙龙驾驶105号赛车 驶过爱跑·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温宿大峡谷赛段
二、难忘的2012:孤军奋战的十几天
在环塔的参赛经历中,2012年是他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届。那一年,他向车队借来一台车,带着领航员沙贺一起参赛。“没有后援,没有车队的强大支持和保障,我们是以无后援组的形式参赛。”
每天经过漫长的赛段,疲惫归营时,别的车队车手能卸下装备休息,而鹿丙龙他们却连赛车服都顾不上脱,要抓紧时间趁着天亮前修车。车坏了只能自己修,零件紧缺时必须格外小心驾驶,生怕半路抛锚。
“比赛真的是异常辛苦,但你越辛苦,越会格外珍惜。最后经过十几天、几千公里的考验,我们不仅坚持到了终点,还幸运地拿下了第六名。”
那届比赛还发生了一件让他铭记终生的事情。赛段途中,他和领航员遇到了一位摔车受伤的摩托车手。几乎没有犹豫,他们立刻停下救人,直到确认对方脱离危险才重新发车。
“救人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后来组委会给了我们时间补偿,还颁了‘最佳风格奖’。这对我们车组来说是意外的收获,也是深刻的鼓舞。”鹿丙龙说,“这件事到现在我还常常在培训新人时提起,它比任何成绩都更有说服力。”
三、赛道挑战:不是沙漠,而是坚持
环塔以地形艰险著称,从沙漠到戈壁,从河谷到泥泞,每一段都足以让车手心生畏惧。但在鹿丙龙眼中,最大的考验并不在于自然环境。
“真正的考验,是当你体力透支、赛车故障、弹尽粮绝时,你还能不能坚持?能不能挺直腰杆,再亮剑,坚持到终点。”
他顿了顿,强调说:“环塔最大的魅力就是逼着你面对自己的极限,能不能咬牙再坚持一分钟,决定了你能不能看到终点旗。”
△鹿丙龙和领航高真伟(左)
四、环塔与世界:越野的“黄埔军校”
谈到环塔和其他国际赛事的不同,鹿丙龙的回答里带着一丝自豪。
“虽然环塔和巴哈、丝绸之路一样,都是越野拉力赛,但作为一个中国车手,能够参加在自己国家举办的国际赛事,那种心情完全不一样。”
在他看来,环塔几乎涵盖了越野拉力赛所有的场景和难度,从赛道设置到规则制定,都让人感受到组织者的用心。“我常说,环塔不仅是一场著名的拉力赛,它更是中国越野的黄埔军校。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车手和车队得到历练,走向世界舞台。”
五、团队与赛车:领航是大脑,国产车崛起
“环塔是马拉松拉力赛,团队的重要性不用多说。”鹿丙龙直言,“车手和领航的比例,我认为应该是40%和60%。领航才是真正的大脑和指挥官。”
而对赛车本身,他更是见证者。二十年前,他用的还是加固过的量产车;今天,他驾驶的则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赛车。尤其是九江赛车,让他感受到中国赛车工业的跨越。
“看到越来越多国内外车手认可国产赛车,我打心底里感到骄傲。”
△环塔拉力赛赛场,阵容强大的九江赛车
六、赛场之外:自律让人年轻
环塔是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为了保持竞技状态,鹿丙龙长期坚持高强度训练。冬天,他在冰雪里练习高速驾驶;夏天,他又在沙漠里接受酷热考验。
“赛车是一项让人年轻的运动。”他笑说,“为了跑环塔,你必须管理好身体和作息。早睡早起、饮食健康、锻炼身体,你会变得更加自律。你会发现,生活和事业都因此更有热情。”
他相信,环塔不仅让他在赛道上更强大,也让他在生活里更加充实。
△鹿丙龙和团队工作人员在爱跑·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收车台
七、赛车学校:播种未来
除了自己坚持参赛,鹿丙龙还创办了自己的赛车学校,把精力投入到赛车培训之中。
“赛车学校就是播种,哪怕只有一粒种子,我们也要努力培育。”他说,真正能从学员里留下来,成为专业车手的人很少,但这并不妨碍他全力以赴。有人劝他功成身退,去培养新人。他却总是笑着回答:“我还想再跑两年。”
“再拿一个冠军对我意义不大,但我想通过自己的坚持告诉年轻人:60后、70后还能拼搏,你们更没有理由不拼。”这,才是他最想传递的信念。
八、见证蜕变:环塔的过去与未来
鹿丙龙是环塔发展的亲历者。从最初的爱好者集结赛,到如今的国际化赛事,他看在眼里,感触颇深。谈到环塔拉力赛的成长,鹿丙龙语气笃定:“这20多年能够如此快速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最初那一群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有血性的创始人。当然,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中汽摩联的正确指导。”
“从低门槛、低条件,到如今与国际接轨,环塔经历了巨大的蜕变。赛道设计越来越独特,规则越来越完善。尤其是路书制作者、赛道设计师,他们是伟大的幕后英雄。”他坦言,环塔的成长经历过阵痛,也伴随着不断取舍的智慧:“从最初的低门槛、低条件参赛,到如今逐步与国际接轨,这期间必然经历了很多‘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抉择。过去的赛道更强调难度和里程,现在则更注重速度和技巧;以前规则相对宽松,如今已经与国际同步。这些变化让世界上任何车手和车队都能无顾虑地静下心来参赛。”
△鹿丙龙驾驶赛车在爱跑·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终点
在鹿丙龙看来,环塔赛道的魅力也随着岁月而不断升级:“赛道设计越来越独特与新颖。从最早的单纯拼体力、拼耐力,到如今迷宫式的点位设定和速度节奏的结合,环塔已经不只是‘能跑下来’那么简单,而是要在火力全开的同时,车手与领航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找到赛道里那些比金子还珍贵的加分点。趣味性和竞技性都被推到了新的高度。”
未来,他并不担心。“环塔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高速公路,没有尽头。我的希望就是,它能一路狂飙,让更多不同年代的赛车人加入进来。”
当被问到如何用一句话总结自己与环塔的关系时,鹿丙龙没有犹豫:“环塔,我爱你。是你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让我懂得了生活和挑战自我。虽然你留给我不少遗憾,但正是这些遗憾,让我更完整。”
来源:眸笑百媚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