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某月饼厂,工人掉入月饼机器内,做出的月饼已卖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22:59 1

摘要:9月28日晚,距离中秋不足十日,社交平台上的一则惊悚传言正以病毒式速度蔓延。“广西合浦某月饼厂工人掉进搅拌机,几天后才被发现,做出来的月饼全卖出去了”“买月饼千万别买合浦的”,这类裹挟着恐惧的表述搭配着聊天记录截图,瞬间让“中国大月饼美食之乡”合浦陷入舆论风暴

9月28日晚,距离中秋不足十日,社交平台上的一则惊悚传言正以病毒式速度蔓延。“广西合浦某月饼厂工人掉进搅拌机,几天后才被发现,做出来的月饼全卖出去了”“买月饼千万别买合浦的”,这类裹挟着恐惧的表述搭配着聊天记录截图,瞬间让“中国大月饼美食之乡”合浦陷入舆论风暴的中心。

这场风波的靶心,是合浦积淀千年的月饼产业。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浦大月饼早已构建起庞大的产业生态,这里聚集着120多家月饼生产企业,年产销量超2万吨,占据全国大月饼市场40%以上的份额,2023年其主导产业及配套产业产值更是达到55亿元。从海猪肉、海鸭蛋等原材料种植养殖,到月饼生产、包装印刷,再到物流销售,这条超长产业链不仅承载着当地的经济命脉,更凝结着“千年月饼文化”的传承记忆。而谣言的攻击,正精准对准了消费者最敏感的食品安全防线。

传言的传播者深谙“借势造势”的套路,刻意截取合浦县政府官网9月9日发布的“食品加工企业事故警示教育会议”截图作为“证据”。截图中提及的“9·6事故”被强行嫁接上虚构情节:原本明确的“机械伤害事故”被歪曲为“工人掉入搅拌机”,官方强调的“汲取教训”被曲解为“隐瞒事故真相”,甚至将事故时间模糊为“中秋前生产旺季”,以此制造“问题月饼已流入市场”的恐慌假象。这种“半真半假”的信息拼接,恰好击中了公众对食品生产安全的焦虑心理,让谣言在短时间内突破圈层传播。

9月29日,合浦县应急管理局与“合浦发布”接连发布通报,用详实事实逐一击碎谣言迷雾。通报明确了三个关键真相:

1. 事故主体与时间:涉事企业为合浦县浦缘丰食品有限公司,事故发生于9月6日10时56分,并非传言暗示的“节前生产期”。

2. 事故性质与处置:一名员工因设备调试操作不慎,手臂被面粉搅拌机卷入、头部受夹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应急、乡镇政府、派出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当即责令企业停产整顿,截至通报发布时企业仍未恢复生产。

3. 核心谣言驳斥:事故发生时企业尚未启动月饼生产,所谓“工人失踪多日”“问题月饼售出”均为无中生有。

更值得关注的是,合浦对月饼产业的监管早已形成成熟体系。为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信誉,当地专门成立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对生产范围、原材料、工艺标准实施全链条监管,还鼓励企业建立溯源防伪体系。2025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执法+宣传+服务”组合拳开展全覆盖检查,并推动合浦大月饼参与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持续夯实品质根基。此前7月,当地还组织120余家企业负责人开展食品安全培训,这些常态化监管举措本是产业保障,却被谣言刻意忽略。

谣言带来的伤害是多维的。对遇难者家属而言,这是对逝者的二次亵渎;对合浦120多家月饼企业而言,这场无妄之灾直接冲击了中秋销售旺季的市场信任,要知道,当地农信社仅2025年就为烘焙产业链发放贷款1.3亿元,支撑着从养殖到物流的全环节运转,谣言的扩散无疑给这条脆弱的产业链蒙上阴影。好在官方通报的快速响应起到了止损作用,不少消费者在看到权威信息后自发澄清:“不能让谣言毁了正经产业”。

目前,“9·6”事故的详细调查仍在推进,应急管理部门已明确将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这场风波再次印证:网络时代的谣言往往披着“细节真实”的外衣,却在核心事实上颠倒黑白。而合浦的案例更警示我们,面对“节日安全”这类敏感话题,既要看到官方通报的及时澄清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也要铭记:每一次随手转发,都可能成为伤害他人、冲击产业的利刃。

对消费者而言,与其被惊悚传言裹挟,不如相信地理标志的品质背书与监管体系的兜底保障;对整个社会而言,尊重事实、等待权威回应,才是对“舌尖上的安全”最负责任的态度。

来源:芹姐爱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