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秋光澄澈、细雨微凉,由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和咖果咖啡联合打造的杯测开放日在云南金鼎科技园举办。咖果咖啡创始人杨愚带着满桌“竞标获奖批次咖啡”与全球咖啡产区故事,为到场的嘉宾和咖啡爱好者们开启了一场兼具风味与温度的文化之旅。
9月26日,秋光澄澈、细雨微凉,由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和咖果咖啡联合打造的杯测开放日在云南金鼎科技园举办。咖果咖啡创始人杨愚带着满桌“竞标获奖批次咖啡”与全球咖啡产区故事,为到场的嘉宾和咖啡爱好者们开启了一场兼具风味与温度的文化之旅。
一张地图里的咖啡宇宙
一张世界咖啡地图率先铺开,香气尚未入口,故事已先抵达。
“过去商业咖啡,多以多国豆子拼配为主,目的是规避单一产区的产量风险(如干旱、丰收波动),确保全球饮用风味一致。”杨愚介绍道,“随着精品咖啡时代来临,‘产区’成了咖啡的核心标签,消费者开始主动追寻不同产地的独特风味。”
她着重介绍了全球咖啡产区的三个关键代表,埃塞俄比亚作为咖啡发源地,是咖啡人的“朝圣地”,不仅品种丰富,咖啡豆性价比也高;巴西作为全球咖啡产量巨头,其天气直接影响全球咖啡期货价格;巴拿马则是当下精品咖啡圈的焦点,成为高端咖啡的重要标杆。
谈及中国咖啡,杨愚指出,云南是中国咖啡的核心发源地,云南咖啡产量占全国近98%,堪称“中国咖啡的代表”,但中国咖啡在全球产量中占比仅约1%,虽难走大规模商业咖啡路线,却凭借云南独特的风土,蕴藏着不小的发展潜力。
活动现场,她还通过咖啡生长的图片,展现了咖啡从幼苗、开花到结果的生命周期,让大家直观感受咖啡与土地的联系。
一颗咖啡豆的履历,原来也是土地的日记。
也门咖啡的浴火重生
杨愚说,过去也门因为战乱,咖啡种植面积大幅缩减,也门咖啡一度只存在于历史记载中。直到“Best of Yemen”赛事启动,在海外学成归国的也门人推动下,也门咖啡重新走进大众视野,让这份古老风味得以延续。
“每一个国家在产季结束的时候,都会筛选出该产季里最好的咖啡豆进行PCA杯测,也门的咖啡机构也非常希望把他们国家的咖啡带到国际拍卖会,所以在全球征集了35个专业咖啡机构进行盲测,我们咖果咖啡就是其中之一。”杨愚说。
8月15日,40余支也门咖啡豆亮相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杨愚和云南冠军庄园主们组成了评审团,对这些咖啡豆进行盲测打分,评分与全球其他34家咖啡机构对每一款咖啡豆的评分进行综合平均,从而进行排名,并于9月18日在第七届“Best of Yemen”咖啡拍卖会上进行拍卖。“如今,大家在这里开展杯测的,就是这次的竞标获奖批次咖啡。”杨愚说。
杯测桌前,咖啡液轻轻晃动——莓果干、巧克力、小花茉莉、浅浅的朗姆酒、隐约的野烟草……层层香气像被撕开的旧地图,露出一条条通往也门的隐秘小径。嘉宾们低头啜饮,从多样风味里感受风土与人文的坚守。
“咖啡不只是9.9元一杯的饮品,也不只是手冲壶里的一杯风味,它是一个横跨全球的产业,是无数人守护的文化。”杨愚希望,这一场独特的杯测开放日,不止于“喝一杯好咖啡”,而是能让土地的馈赠、人的坚守,都变成可品尝、可感知的温度,留在每一位参与者的记忆里。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咖啡品鉴,更是一次对咖啡文化的深度探索,让大家在品味中读懂一杯咖啡背后的土地馈赠与人文初心。”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与咖果咖啡联合打造杯测开放日,是双方探索“咖啡文化传播”的良好开端,未来将以此为契机,开展更多形式丰富的活动,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咖啡文化的温度与价值。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刘薇薇
责编:黄芳
审核:谢祥睿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