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男子在科技公司做开发,工作强度大,经常连饭点都不固定。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三餐都靠外卖解决。油炸、重口、反复加热的食物成了肝脏的“慢性毒药”。尤其是那些高温反复油炸的快餐,油脂在高温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和丙烯酰胺,长期摄入,会对肝细胞造成持续性损伤。
30岁,正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身体最强壮的年龄。
可就在这个年纪,一个从不喝酒、不熬夜、不抽烟的年轻人,却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家属愕然,医生叹息。
不是说“肝癌和喝酒有关”吗?不喝酒也会得?
答案是肯定的,有些看起来“健康”的习惯,正在悄悄地掏空肝脏。
肝癌不是某一类人专属的疾病,它更像一张没有预警的传票,什么时候到你头上,全靠你平时怎么活。
第一件事,是常年吃外卖。
这位男子在科技公司做开发,工作强度大,经常连饭点都不固定。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三餐都靠外卖解决。油炸、重口、反复加热的食物成了肝脏的“慢性毒药”。尤其是那些高温反复油炸的快餐,油脂在高温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和丙烯酰胺,长期摄入,会对肝细胞造成持续性损伤。
肝脏的代谢负担本就不轻,再加这些“化学攻击”,迟早要出问题。早期可能只是轻度脂肪肝,接着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再往后就是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演变成肝癌。很多患者就是这样,一步步滑下去的。
第二件事,是过度依赖保健品。
这名患者有“健康焦虑”,总觉得自己要未病先防,年纪轻轻就开始吃各种“护肝片”“排毒丸”“抗氧化胶囊”。问题是,他吃的那些,大多是网络上“养生博主”推荐的,来路不明,有些甚至根本没有通过正规审批。
肝脏是主要代谢药物的器官,很多所谓的“保健成分”,其实都是肝脏解毒的负担。尤其是一些含有中草药成分的保健品,像何首乌、柴胡、黄芪这类,一旦摄入过量,反而可能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甚至加速肝功能衰竭。不是天然的就一定安全,肝脏可没这个分辨力。
第三件事,是长时间久坐不动。
他每天坐在电脑前十几个小时,几乎不运动。回家也只是躺着刷手机。听起来没啥大问题,但久坐会导致代谢综合征,这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状态,和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密切相关。
尤其是内脏脂肪的堆积,会直接影响肝脏的脂质代谢——脂肪进入肝脏堆积,肝细胞肿胀、发炎、坏死,这是肝硬化和肝癌的真正起点。不是所有胖子都会得肝癌,但长期久坐、腰围超标、体脂偏高的人,确实高风险得多。
很多人对肝癌还有个误解:不喝酒、不抽烟、肝功能正常,就等于不会得肝癌。这种想法太理想化了。肝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病毒性肝炎(尤其乙肝、丙肝)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正在成为全球肝癌的第二大推手。
有研究指出,中国超过25%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且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很多人从脂肪肝发展为肝癌的过程中,肝功能指标始终正常,根本察觉不到异常。直到癌变,才猛然惊觉——肝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
肝脏痛觉神经极少,即使肝脏内长了肿瘤,也可能完全不痛不痒。唯有当肿瘤压迫到周围组织,或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消瘦、黄疸等表现,才会引起注意。而那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
快节奏生活让人们更容易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外卖文化、保健品泛滥、久坐办公室,这些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正成了肝脏的“慢性毒剂”。
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自信肝功能好、恢复快,熬夜加班、吃夜宵、喝奶茶已成常态。可肝脏不是铁打的,长期高负荷工作也会“罢工”。甚至有研究指出,长期处于心理高压状态,也会通过内分泌系统影响肝脏代谢功能,使肝脏更易发生病变。
肝癌越来越年轻化,背后的社会原因不容忽视。不是疾病变得更狡猾,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不健康。
肝癌不是毫无预兆。只不过很多信号太轻微,容易被忽略。比如夜间易醒、食欲减退、莫名疲劳、眼白发黄、腹部隐痛、皮肤瘙痒,这些都可能是肝脏功能出问题的表现。
有些人以为是肠胃不适、压力大、上火,随便吃点药糊弄过去。肝脏的病变往往是静悄悄的,等到体检发现肿瘤,已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尤其是那些有家族史、有乙肝病史、长期服药、有脂肪肝史的人群,更要特别警觉。肝癌不是突然降临,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不是什么护肝片、排毒汤能救命。真正有用的,是让肝脏“喘口气”。别再用胃去填补生活的空虚。外卖能省事,但不能代替营养。每周至少三四顿,自己做点简单的饭,少油少盐,多吃新鲜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像西兰花、卷心菜),有助于肝脏解毒。
别迷信保健品。身体没病,尽量别吃非必需的药物和“补品”。即便必要,也要严格看成分、查批号,别信朋友圈和短视频那些“神药”。
动起来。不是说要你去跑马拉松,而是每天起码动半小时。哪怕是饭后散步,也比一直躺着刷手机强。肝脏喜欢动起来的人,不喜欢脂肪堆积的身体。
现代生活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常常让人以为自己很健康。不抽烟不喝酒,不等于没问题。真正危险的,是那些表面“正常”,实则对肝脏极不友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30岁的男子,从未做过肝功能检查,也没做过腹部彩超。他觉得自己年轻、饮食规律,根本没想过癌症会找上门。可身体不会说谎,肝脏的沉默,只是出于“能忍”的本能。
等它忍无可忍的时候,往往就是你撑不下去的时候。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贵强,钟文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2):146-150.
[2]林志强,张大伟.保健品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3,20(1):45-49.
[3]李文军,高志强.久坐行为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4):512-516.
来源:大许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