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娃得手足口病!秋季别大意,这样做才能护好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20:27 1

摘要:河南省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芳介绍,手足口病一般在夏季达到高峰,但今年秋季仍保持较高流行水平,甚至出现“秋峰”现象。这种传染病专门盯上5岁以下儿童,少数情况下成人也会被感染。

近日,许多家长发现,幼儿园和学校的班级群里,不时有老师发布孩子确诊手足口病的通知。

河南省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芳介绍,手足口病一般在夏季达到高峰,但今年秋季仍保持较高流行水平,甚至出现“秋峰”现象。这种传染病专门盯上5岁以下儿童,少数情况下成人也会被感染。

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柯萨奇A10、A16及EV71都是常见病原体。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口腔内部出现疱疹或溃疡,手掌、足底以及臀部周围出现斑丘疹或疱疹。这些皮疹通常不痒不痛,但口腔溃疡会让孩子因疼痛而拒绝进食。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7-10天可自愈。但少数病例,尤其是EV71感染,可能发展为重症,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高发季节,秋季仍居高不下

许多人认为手足口病只是“夏季病”,事实上它的流行季节很长。秋季开学后,孩子们聚集在教室等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肠道病毒在25度左右最活跃,秋季的温度正好适宜病毒生存和传播。研究表明,手足口病的传播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都影响着病毒的传播效率。秋季温差大,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也为病毒入侵创造了条件。

儿童是易感人群

儿童之所以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攻击对象,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5岁以下儿童的抗体水平较低,对肠道病毒的免疫力不足。

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体环境为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孩子们密切接触,共用玩具和学习用品,卫生意识相对薄弱,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感染风险。

成人在照顾手足口病患儿时,接触了传染源并且熬夜劳累易导致免疫力低下而发病,要注意做好防护。成人感染后症状通常较轻,或为无症状感染,但会成为隐蔽的传染源。

阻断传播途径是关键

预防手足口病,疫苗接种是首要手段。目前已有针对EV71病毒的疫苗,可有效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

日常防护同样重要:勤洗手是关键,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毛巾和个人物品;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

此外,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休息。

治疗护理 缓解不适并促进康复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发热时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口腔疱疹可遵医嘱使用漱口水或喷雾缓解疼痛。

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果泥等。避免过热、辛辣、酸性食物刺激口腔疱疹。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嗜睡、呼吸困难等症,应立即就医。手足口患者一般需隔离两周,避免传播给他人。

来源:英语线上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