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会儿,没人想到,一场涉及三个国家、几十名特工、上千武警、数百名留学生的外交风波,会从这里悄悄开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97年初,北京东三环的空气里还带着冬天的冷意。
那会儿,没人想到,一场涉及三个国家、几十名特工、上千武警、数百名留学生的外交风波,会从这里悄悄开始。
这事儿的起点,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晨。
2月12日一早,朝鲜驻华使馆里气氛有些反常。
黄长烨,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本该准备返程回平壤。
但他没按原计划出发,而是和助手金德弘一起,悄悄离开了使馆。
他们没打车去机场,也不是去开会,而是直接走进了韩国驻华大使馆的大门。
这一步,彻底搅乱了东北亚的棋局。
黄长烨不是一般人。
他是朝鲜劳动党元老级人物、主体思想的主要理论构建者之一。
曾是金日成大学校长,后来担任过最高人民会议议长,相当于国家二号人物。
他不仅是理论家,还是金正日那一代领导人早期的导师之一。
可到了90年代中期,他的处境已经完全变了样。
那时候朝鲜国内情况很糟。
饥荒严重,粮食短缺,一度被称为“苦难行军”。
经济几乎崩盘,国际援助也越来越少。
黄长烨曾多次出国,希望能为国家争取一些帮助,但大多无果而终。
他也明显感觉到,金正日对他越来越冷淡,话语权在逐渐被削弱。
1997年2月,他应邀前往日本参加学术活动,原本是去宣传主体思想。
可这趟行程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会议结束后,他没有立刻回国,而是改道北京。
说是要从这里转机,实际上早就有了别的打算。
到了北京后,他住进了朝鲜大使馆。
第二天清晨,就带着助手一起“出走”,投奔了韩国大使馆。
消息传出去后,朝鲜方面彻底炸了。
最初的反应是:人被绑架了。
金正日立刻下令,派出三十多名特工前往北京,准备把人“抢”回来,或者干脆当场解决掉他。
与此同时,驻京的朝鲜留学生也被召集起来,围堵韩国大使馆,要求“释放人质”。
抗议规模不小,举着标语,高喊口号。
两次试图冲击大使馆。
黄长烨和金德弘就躲在大使馆内部的安全区里,外头乱作一团。
这时候,中国的角色变得非常关键。
事情发生在北京,不能不管。
可管得太多,又容易被误解站了队。
怎么办?
很快,数以千计的中国武警被部署到现场。
装甲车也来了,街道两旁拉起警戒线。
示威人群被隔离,特工的行动也被全面限制。
谁都知道,一旦在中国地界上出事,那可就是外交事故了。
当时负责现场指挥的负责人说了一句话:“不管他们怎么吵,咱们的地盘,不能乱。”
这场僵局持续了一个多月。
期间,朝鲜方面逐渐查清楚了:黄长烨不是被绑走的,是自己跑的。
金正日勃然大怒,特工的任务从“营救”变成“暗杀”。
可中国方面坚决不允许他们在北京动手。
于是问题卡在了那儿——人不能留在中国,也不能当场遣返,怎么办?
后来,是中方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把人移交给第三方国家。
3月18日,黄长烨和助手从北京飞往菲律宾。
在当地接受了短期审查后,于4月20日飞抵韩国。
韩国总统金泳三亲自到机场迎接。
那天,机场周围安保极其严密,黄长烨一落地,就被列入最高级别保护对象。
他在韩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住处被改造成了防弹结构,全天候有警卫保护,但朝鲜对他的“通缉”从未停止。1997年,他的远房亲戚李汉英在韩国被枪杀,被怀疑是朝方报复。2008年,韩国警方抓到一名女特工,身上藏着涂有剧毒的金属针。
她的目标正是黄长烨。2010年,又有两名假冒脱北者的特工被捕,计划用匕首刺杀他。
都失败了。
黄长烨自己并没有因此退缩。
他开始写书、演讲、接受采访,讲述他所知道的朝鲜高层内幕。
他公开批评金正日背离了主体思想的本意,说这套思想本是为了强调民族自主和人民主体地位,却被扭曲成了个人崇拜的工具。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现在才公开这些?”
他回答:“因为那时候我还相信体制会变好。
现在知道,不会了。”
他在韩国出版了20多本书,走访多地讲演,还曾到美国国会作证。
他的言论在朝鲜被全面封锁,但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少关注。
不过,他的家人却承受了巨大的代价。
妻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叛逃后不久自杀,其他亲属则被关进劳改营。
朝鲜媒体称他是“猪狗不如的叛徒”,金正日更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他,说他“背弃了人民的信任”。
2010年10月10日,他被发现在家中浴缸中去世。
警方确认是心脏衰竭,无他杀痕迹。
那天,恰好是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
当晚,朝鲜的《劳动新闻》评论说:“这是历史的审判。”
他的葬礼在韩国国立墓地举行。
前来吊唁的大多是保守派政界人士。
那天,没人再提他曾是朝鲜的“灵魂人物”。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他。
参考资料:
黄长烨,《我所见的金正日》,东亚出版社,2000年
李汉英,《流亡者的证词》,汉城出版社,1999年
韩国国家情报院编,《脱北者供述档案》,首尔政治出版社,2008年
《人民日报》1997年2月至3月相关报道
《朝鲜劳动党中央文献选编》,平壤出版社,1987年
Andrei Lankov, The Real North Korea: Life and Politics in the Failed Stalinist Utop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来源:对影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