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江城教育的沃土上,又绽放出朵朵璀璨的荣誉之花。1位校长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5位教师摘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位教师获评“广东省特级教师”。荣誉的背后是岁月对教育人坚守的馈赠,是江城教育深耕细作的勋章。
2025年,江城教育的沃土上,又绽放出朵朵璀璨的荣誉之花。1位校长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5位教师摘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位教师获评“广东省特级教师”。荣誉的背后是岁月对教育人坚守的馈赠,是江城教育深耕细作的勋章。
这份荣誉,藏着无数个清早的晨光与深夜的灯火。是讲台上关切的目光,藏着对每个孩子的期许;是课后耐心的解答,点亮学生求知的光芒。他们持灯前行,照亮无数个成长的梦,在省级教育荣誉的舞台上,让江城教育的温度与力量静静流淌。这不仅是个人的荣光,更是“育人为本、质量立教”的种子,在江城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出了一树树繁花。
一、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以管理赋能,用担当书写教育答卷
雷月香(阳江市江城第十三小学校长):她扎根教育事业30年,以卓越领导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个人曾被教育部港澳台办选派赴港参加交流计划并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获“江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23年获评“阳江市校园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同年任江城第十三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江城区首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2020年2月以来以党建引领,推动学校成为阳江市党建示范校,带领学校连续五年获江城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单位”一等奖,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学校等20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荣誉。近三年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5篇,以实干诠释教育初心。
雷月香校长感言:从1995到2025,三十年教育路,我最大的幸福,是成为一名“点灯人”——我用情怀、用专业、用努力,去点亮教育的灯。教育是一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和谐共生”的点灯之旅。我愿意继续点燃更多理想,我希望有更多人点起明灯,披光而行,汇成光束,照亮前程。
二、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深耕讲台,用爱与责任浇灌成长
张淑娴(阳江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她有着16年教龄,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关爱学生、因材施教的理念。2018年,她带领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班级被评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作为辅导员,她勇于创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学校获评省红领巾示范校等。她多次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全市队课活动,引领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教学上,她精益求精,能力强、成效显著,参赛获100余项奖。她潜心钻研,科研能力强,主持、参与6项国家级、省级、区级课题研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广东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先进事迹两次在《阳江日报》专题报道。她用奋斗诠释教育初心,用实干践行育人使命。
张淑娴老师感言:很荣幸荣获南粤优秀教师这一殊荣,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承载着江城区教育沃土的滋养与学校、同事们的支持。这份认可既是过往的总结,更是前行的号角。未来,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创新方法、在育人中倾注真情,把这份荣誉化作动力,继续扎根江城区教育一线,深耕课堂、关爱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灯”,不辜负这份荣誉与信任。
谭顺舟(阳江市江城第一小学办公室副主任):谭老师兼任阳江市教育学会小语专委会理事、江城区小语中心教研组组长等职。深耕班级管理22年,所带班级连年获评文明班,个人荣获“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广东省家长学校优秀班主任”“阳江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省市级荣誉。教学中,创新模式,近五年任教班级语文平均分稳居校第一、区前列,获江城区2021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赛一等奖,被评为“广东省小语会先进工作者”。教研上,主持1项省级、2项区级课题结题,6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10篇获奖,2篇教学设计获省奖。承担观摩课、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获评“江城区新教师培养领雁工程优秀导师”。
谭顺舟老师感言:耕耘教坛廿四载,语文课上的字字句句、班级里的点点滴滴,皆成我心之所向。获评南粤优秀教师,是荣光更是责任。未来,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守好“立教”初心,深耕语文教学,传递文字温度,引领学生探索文化之美。
关月喜(阳江市江城第九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关月喜老师始终秉持科研引领教学的理念,主持省级课题《阳江乡土音乐特色课程研究》(2023年结题),开创“非遗+美育”模式,相关美育成果获2024年省二等奖,发表论文6篇;课例《哈里罗》获教育部“优课”奖,教学设计《猜花》等获省级一等奖多项,微课等获市区级奖项6项。2023年受聘为省级教材审读专家,2025年入选省教研体系建设项目核心成员。担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领雁工程”导师,指导成员及新教师获市级奖项40余项,连续两年被评为区“优秀导师”参与省“苔花开”项目,培训乡村教师近200人,参编省级、市级美育培训教材。2023年与双捷镇小学共同创建城乡美育教研帮扶联盟,2024年在粤藏新黔桂五省联合教研活动中作专题讲座,影响广泛。
关月喜老师感言:荣获“南粤优秀教师”,我倍感荣幸与责任。荣誉属于江城教育沃土和所有同行。二十五载从教路,我始终坚信音乐能滋养心灵,美育能点亮未来。未来,我将继续深耕音乐课堂,推动本土艺术深度融合教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擦亮江城教育品牌贡献力量。
陈子宜(阳江市江城第一中学教师):陈老师自1999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现任江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兼职教研员、综合科中心教研组组长、广东省智慧教育名师团主持人、广东省“粤派名师”信息科技工作坊主持人、江城区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以来,他指导学生参加信息科技竞赛,获省级奖励17人次、市级120人次;主持或参与4项省市级课题,发表4篇论文。教师类比赛获省级奖项5次、市级12次、区级9次,指导3位青年教师获阳江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区域信息科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
陈子宜老师感言:二十六载从教路,我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未来,我将继续扎根教学一线,深耕科创教育,以技术赋能教学,用爱心点亮梦想,矢志培养心怀家国、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谭名快(阳江市江城第十三小学教师):谭名快老师深耕教学一线近20年,用心用情育桃李。她创新教学法,所带班级英语成绩连续6年居全区统考榜首,辅导学生在省级英语竞赛中屡次获奖,个人荣获“广东省优秀指导教师”“阳江市优秀教师”称号。作为区教研组核心成员,参与市级重点课题,发表论文5篇(2篇获市级一等奖、1篇收录专业出版物)。担任“领雁工程优秀导师”,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构建“五育融合”管理体系,所带班级获评市、校级先进,培养出省级优秀少先队员。重视家校共育,案例在校内分享。多次获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以行动践行新时代教师担当。
谭名快老师感言: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我既感荣幸,更觉责任在肩。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是江城教育沃土的滋养、组织培养与同行支持的见证。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我愿以智慧启智慧、以人格引人格,在孩子心中播下求真向善的种子。未来我会深耕讲台,做好学生引路人,为江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三、广东省特级教师:匠心治学,以专业引领教育创新
张红梅(阳江市绿地小学教师):张红梅老师拥有17年教龄,是阳江市卓越教师、优秀教师,作为广东省陆春生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她在教学竞赛中屡获殊荣:曾获国家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等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在科研方面,她主持一项省级课题并以“优秀”等级结题,参与两项省级项目,参与编写《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一年级上册,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评选中获奖,其中6篇已公开发表。她还积极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与讲座11场,多次担任各类教学竞赛评委。她致力于青年教师培养,获评区“新教师培养领雁工程优秀导师”,指导多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她在学生辅导方面表现突出,多次在七巧板比赛、数学小讲师、计算能力、学科素养等活动中获评“优秀辅导老师”,还获得区教育系统“感动校园”十大党员教师、优秀少先队工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红梅老师感言:“特级教师”这一称号,于我而言,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与期许。我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教学创新,深耕课堂,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我愿做教育改革的践行者,与同仁们一道,探索未来教育新形态,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心力。
庞志文(阳江市第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庞志文老师扎根江城教育24载,工作以来尽职尽责,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科组长、省市学科带头人,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屡获殊荣:先后获评学校优秀教师、教改积极分子、优秀科组长,当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会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荣获“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省科技教育名师”“市卓越教师”“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区市拔尖人才”“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辅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105项、市级120项,个人教学成果获省级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参与结题国家及省市区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3篇,开展全市公开课及讲座17次,为推动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庞志文老师感言:感谢各级部门对我工作的认可与支持,授予我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未来,我将继续深耕科技教育,充分发挥在科技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努力培育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此次表彰,既是对获奖教师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全区教师队伍的激励。区教育局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鼓励广大教师以获奖教师为榜样,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再创佳绩。
来源: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