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汽车零部件巨头First Brands破产,十多家关联企业同步破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8:56 1

摘要:9月29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 Group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旗下拥有Raybestos制动系统、TRICO雨刷和FRAM滤清器等知名品牌的零部件巨头,负债规模高达100亿至500亿美元,而资产仅10亿至100亿美元。

“一家负债可能高达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巨头轰然倒下,揭开了传统汽车供应链的寒冬序幕。”

9月29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 Group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旗下拥有Raybestos制动系统、TRICO雨刷和FRAM滤清器等知名品牌的零部件巨头,负债规模高达100亿至500亿美元,而资产仅10亿至100亿美元。

First Brands的破产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今年6月,曾位列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马瑞利集团也申请了破产保护,背负着6500亿日元(约324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经历新一轮“倒闭潮”。

01 破产轨迹:从扩张到崩溃

First Brands的破产流程已经正式启动。根据法庭文件,该公司已在德克萨斯州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

负债规模之巨令人咋舌——100亿至500亿美元,而资产规模仅为其十分之一。

与大多数大型企业在申请前通常与贷款方达成重组支持协议不同,First Brands采取了更为急迫的破产方式。

公司面临严重的现金短缺,而债权人不愿在没有法院保护的情况下提供额外资金。

破产消息传出后,市场并不感到意外。信评机构Fitch上周已下调First Brands信用评级,指出公司债务选项极为有限。

公司贷款价格近期大幅下跌,也反映出投资者普遍预期其将进入深度债务重组。

02 商业版图:零部件巨头的崛起与扩张

First Brands Group并非行业新玩家,而是一个高度整合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旗下汇聚了多个在汽车售后市场享有盛誉的品牌。

从其品牌组合可以看出公司的市场覆盖广度:Raybestos(刹车系统)、TRICO(雨刷)、FRAM(滤清器)、Cardone(再制造件)等。

这些产品通过沃尔玛、奥莱利汽车配件等主流零售渠道销售,覆盖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多个关键领域。

公司的地理布局同样广泛。美国为其核心市场,子公司遍布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等地,同时在加拿大、英国、澳洲、新西兰、泰国和德国也有海外据点。

这种广泛的市场覆盖和品牌组合,原本应是First Brands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却成了其财务负担的来源。

03 债务黑洞:并购策略的致命后果

First Brands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长期通过举债收购同业的扩张模式。

这种债务融资收购的模式导致公司财务结构持续恶化,最终债务重组谈判破裂。

具体来看,First Brands背负的债务约为60亿美元。

为了维持运营,公司曾尝试进行再融资努力,但在收到投资者反馈并要求进行盈利质量报告后,这些努力未能成功。

近几周,市场对First Brands依赖“保理”融资方式的担忧加剧,导致其贷款规模显著缩减。

保理作为一种将预期收入提前变现的融资手段,在此次危机中暴露出风险敞口。

04 破产保护策略:断尾求生的最后尝试

面对危机,First Brands选择了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的道路。这一举措旨在为公司提供重组机会,同时确保业务继续运营。

公司已成功获得了来自主要贷款人的11亿美元债务人持有融资,这笔资金将支持其在破产保护过程中的持续运营。

First Brands在申请破产法第11章程序后,承诺将确保其全球业务不间断运行,维护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利益。

整个重组过程及未来运营中,马瑞利预计第11章程序不会对日常运营造成影响。

大约80%的债权人已签署支持本次重组协议,该协议将有效降低马瑞利资产负债率并显著改善其流动性状况。

05 行业寒冬:传统供应链的集体困境

First Brands的破产并非个案,而是揭示了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的系统性危机。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减少、主机厂转型压力传导、美国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经历新一轮“倒闭潮”。

就在First Brands之前,Tricolor Holdings也已宣布倒闭。而曾位列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马瑞利也在今年6月申请破产保护。

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净利润普遍出现大幅缩水,例如博世集团同比下跌33%,麦格纳同比下跌17%,安波福同比下跌39%。

相比之下,中小型零部件企业更是“压力山大”,普遍缺乏议价权,处境更为严峻。

06 转型阵痛:电动化浪潮下的生存挑战

传统零部件企业在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遭遇严峻挑战,这是First Brands等企业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

一方面,电动化转型需要巨额研发投入,但市场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通用汽车、福特等主机厂推迟电动化计划,导致相关零部件订单减少。

另一方面,主机厂的转型压力正向供应链传导。在今年第一季度,丰田、大众等主流跨国车企的利润下滑成为普遍现象,不少企业利润缩水甚至超过50%。

为此,这些企业已经采取了收缩战略,例如大众集团计划到2030年在德国裁员3.5万人,并削减逾70万辆产能。

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不少零部件企业在燃油车领域的传统优势反而成为转型的包袱。

尤其是德国零部件厂商在发动机、变速器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无法直接转化为电动汽车所需的“三电”系统竞争力。

07 连锁反应:供应链危机向金融领域蔓延

First Brands的破产不仅影响其自身运营,更牵动Jefferies、Millennium等金融机构的曝险。

超过十家关联企业同步申请破产,其中Carnaby Capital Holdings申报资产逾5亿美元,负债则超过10亿美元。

这些子公司的融资均由First Brands提供担保,使母公司财务压力持续加剧。

外企君小编观察认为,汽车产业信用市场风险正快速升温。零组件供应商与次级贷款机构接连出事,若情况持续恶化,恐引发汽车产业链上游至金融端的连锁效应。

对于高度依赖对美出口的韩国及日本零部件行业而言,挑战尤为严峻。

受高额关税影响,今年下半年,韩国汽车出口额预计将同比下降11.4%。

综上所述,First Brands的破产申请,标志着汽车产业传统供应链模式的危机已进入高潮。其旗下Raybestos刹车系统、TRICO雨刷等知名品牌未来命运如何,将取决于破产重整的进程。

而全球零部件行业2025年的破产潮不仅仅源于财务压力,更深刻的挑战来自于电动化转型的挤压。

当“护城河”被冲破,传统供应链企业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在变革中重生。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