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台总收到管理者的吐槽:“花 2 倍工资挖来的‘高手’,干 3 个月就摆烂;跟着自己 3 年的老员工,关键项目上却掉链子 ——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能扛事、能留久的核心?”
导语:
后台总收到管理者的吐槽:“花 2 倍工资挖来的‘高手’,干 3 个月就摆烂;跟着自己 3 年的老员工,关键项目上却掉链子 ——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能扛事、能留久的核心?”
其实企业里的 “核心人才”,从不是 “样样顶尖的全才”,而是 “在关键维度踩中标准的对的人”。就像盖房子,承重墙没选对,再华丽也会塌;核心人才没找对,再努力也难成事。今天就把选核心人才的 “底层逻辑” 拆给你,看懂了,招对人、留对人能少走 80% 的弯路。
核心人才从不是 “完美的人”,而是 “踩中这 10 个特质的人”
很多管理者招人时总犯一个错:要么盯着 “能力” 死磕,要么纠结 “态度”,却忽略了 “特质组合”。真正的核心人才,都逃不开这 5 组 “硬指标”,缺一个都难成气候:
第一组是 “根基”:态度积极 + 能力合格
没态度的人,再强的能力也 “不愿用”—— 比如明明能提前完成的活,却天天摸鱼拖延;没能力的人,再积极也 “用不上”—— 比如天天加班却连基础报表都做不对。核心人才的底线是:愿意干,且能干好基础活。
第二组是 “协作”:团队融入 + 行为付出
职场早不是 “单打独斗” 的时代:一个项目要策划、技术、销售配合,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有人能力强却总把 “我搞定了” 挂嘴边,从不帮同事补位;有人看似普通,却会主动帮新人熟悉流程、帮同事分担紧急活 —— 后者才是能让团队 “拧成一股绳” 的人。
第三组是 “内核”:品德正面 + 思想进取
德行歪的人,能力越强越危险:比如偷偷抢同事客户、报假账,哪怕业绩再高,也会带坏团队风气;没想法的人,再踏实也难成长:比如只做 “安排好的事”,从不想 “怎么做得更好”,遇到新问题就慌神。核心人才的内核是:做人靠谱,做事愿琢磨。
第四组是 “归属感”:忠诚信任 + 文化认同
有人总觉得 “公司离了我不行”,一不顺心就提离职;有人却会在公司困难时主动降薪扛过去 —— 区别就在 “信任” 和 “认同”。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人,哪怕暂时留下,也早晚会走;不相信团队的人,再厉害也成不了 “自己人”。
第五组是 “结果”:专业精进 + 结果超标
“会做” 和 “做好” 是两回事:有人做了 5 年销售,还是只会 “硬推销”;有人做 1 年就会琢磨 “客户需求”,业绩翻倍。核心人才的关键是:专业上能持续进步,结果上能超出预期 —— 不是 “完成任务”,而是 “把事做透”。
选人提拔不用 “凭感觉”,抓住这 4 个核心标准就够了
招对人难,提拔对人更难。很多团队垮掉,不是因为没人,而是因为把 “错的人” 放到了关键位置。其实选拔核心人才,不用看太多虚的,抓住这 4 个标准,就能避开 90% 的坑:
1. 好的德行,是 “第一门槛”
有人说 “能力不够可以教,德行不好教不了”,这话太实在了。
之前有个客户,招了个销售冠军,能扛部门 30% 的业绩,但私下总抢同事的客户,还教唆新人 “别太实在”。老板没当回事,结果半年后,3 个老员工离职,新人也跟着学坏,部门业绩直接掉了一半。
反观另一个员工:刚来时业绩中等,但做事踏实,客户退单会主动帮着解决,同事忙不过来会主动搭手。老板重点培养半年,他不仅业绩冲到前三,还带出了 2 个优秀新人 ——德行是 “1”,能力是后面的 “0”,没有 1,再多 0 也没用。
选人的时候,多观察 “小事”:是不是会占公司小便宜?是不是会背后说同事坏话?这些细节,比简历上的 “能力” 更能看清一个人。
2. 较强的专业能力,是 “生存基石”
职场上没有 “万金油”,只有 “专才” 才能立住脚。
比如技术部招工程师,要是连基础代码都写不明白,再懂沟通也搞不定系统开发;市场部招策划,要是做不出能落地的方案,再积极也带不来流量。专业能力不是 “会一点”,而是 “能搞定别人搞不定的事”——
之前有个公司做直播带货,招了个 “懂运营” 的人,结果连 “直播间流量怎么投”“话术怎么设计” 都不会,最后只能请外援。后来换了个有 3 年直播经验的人,不仅能优化话术,还能根据数据调整投放策略,当月 GMV 就翻了 2 倍。
专业能力是 “底气”,没有这个底气,再努力也只是 “瞎忙”。
选人的时候,别光听 “我会”,要让他举例 “之前怎么搞定类似问题的”,这样才不会踩坑。
3. 认同企业文化,是 “长久密码”
见过太多 “能力强但留不住” 的人:有的嫌公司 “太实在”,想搞 “快钱”;有的觉得老板 “太保守”,总想跳着走 —— 其实不是公司不好,是他不认同公司的 “根”。
有个做母婴产品的公司,价值观是 “安全第一”,有个运营经理能力很强,却总建议 “用低价劣质产品冲销量”,老板没同意,他没多久就离职了。后来提拔的运营主管,虽然能力没那么强,但始终坚持 “选安全的产品”,还会给团队讲 “客户买母婴产品图的就是放心”,慢慢带出了一支靠谱的团队,业绩也稳步增长。
认同企业文化的人,不用盯着也能走得远:他会主动践行公司的价值观,会把 “老板的想法” 变成 “自己的行动”,提拔成管理者后,还能把这种文化传给更多人。选人的时候,多问一句 “你之前公司的文化,哪些你不认同?”,就能看出他和公司的 “匹配度”。
4. 团队精神,是 “成事关键”
现在的职场,没有哪个事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一个项目,需要策划出方案、技术做落地、销售找客户、售后保服务,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
之前有个公司做新品上线,找了个 “技术大牛”,但他总觉得同事 “水平差”,不愿意配合:策划改方案,他说 “没必要”;销售要数据,他说 “没空给”,最后方案改了 8 遍还没落地,客户丢了,项目黄了。
反观另一个团队:策划不算顶尖,但会主动问技术 “这个方案好落地吗”;技术不算大牛,但会帮销售 “解释产品优势”;销售不算厉害,但会把客户反馈及时传给策划 —— 几个人互相补位,反而提前完成了任务,还拿到了客户的长期订单。
核心人才不是 “孤胆英雄”,而是 “团队粘合剂”:能看到同事的优点,能愿意帮别人补位,能和大家一起把事做成 —— 这样的人,才是能扛得起团队的人。
最后想说:选对核心人才,比招 10 个普通人更有用
很多管理者总觉得 “没人用,先招进来再说”,却忘了 “招错人比没人用更可怕”:不仅浪费工资,还会带坏团队风气,甚至搞砸重要项目。
其实找核心人才不用 “大海捞针”:招人的时候,用 “10 个特质” 当筛子,看他是不是 “态度好、能融入、德行正、认同公司、专业硬”;提拔的时候,先看 “德行和文化认同”,再看 “能力和团队精神”—— 这样选出来的人,不仅能扛事,还能留得久。
来源:熊林企管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