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安徽省农科院植保质安所在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8:32 1

摘要: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全球性入侵害虫,目前其防治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因此亟需发展环境友好型防控策略。近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业昆虫综合治理与利用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全球性入侵害虫,目前其防治仍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因此亟需发展环境友好型防控策略。近期,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业昆虫综合治理与利用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和国际知名期刊CABI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发表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研究一

香菜挥发物驱避草地贪夜蛾的分子机制

论文“Coriander Derived E-2-Decenal Repels Fall Armyworm through Dedicated Olfactory Coding Involving SfruOBP13”通过成虫产卵行为测试、幼虫取食实验及电生理分析,首次证实香菜及其挥发物对草地贪夜蛾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关键驱避成分反-2-癸烯醛。研究还发现,草地贪夜蛾的气味结合蛋白SfruOBP13是识别反-2-癸烯醛的关键蛋白。这一发现为开发基于行为调控的害虫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利用植物源驱避剂实现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论文链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JAFC)

由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出版的一本国际性学术期刊,专注于农业和食品化学领域的研究。该期刊自1953年创刊以来,一直是该领域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期刊之一。

研究范围: JAFC涵盖的领域包括食品化学、农业化学、营养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毒理学、感官科学、食品加工和工程等。

分区及影响因子:中科院1区,6.2

研究二

冷藏技术提升寄生蜂规模化应用潜力

论文“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rasitoid Telenomus remus After Cold Storage of Host Eggs”系统评估了低温储存对草地贪夜蛾优势寄生蜂夜蛾黑卵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被夜蛾黑卵蜂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卵块,7天后将其放入10°C下冷藏14天,仍能维持较高的羽化率,证明阶段性低温储存可延长寄生蜂的货架期。该成果为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与储运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论文链接:

CABI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由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出版的一本开放获取期刊,旨在为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

研究范围: 该期刊覆盖了广泛的农业和生物科学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微生物学、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等。

分区及影响因子:中科院3区,2.7

上述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安徽省农科院植保质安所钟永志副研究员,通信作者均为陈浩梁研究员。植保质安所谢明惠、林璐璐、张光玲、韦宁,CABI北京中心张峰,CABI巴基斯坦中心Abdul Rehman,贵州大学李峰奇,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唐瑞,安徽农业大学李秀霞、柴雅茹等参与了部分工作。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104800)、欧盟地平线计划(101060430)、安徽省重点研发(2022h11020001)等项目资助。

钟永志第一作者

副研究员

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业昆虫综合治理与利用团队成员,研究领域及方向为农业昆虫与害虫综合防治、寄主植物-害虫-天敌的三级营养关系、昆虫的嗅觉机理、昆虫信息素产品开发应用等。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3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安徽省重大专项、重点研发3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

陈浩梁通信作者

男,1984年12月生

博士,研究员

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质安所农业昆虫室主任,安徽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工作。自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外专局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项等。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3篇,作为副主编参编著作一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市厅级奖励2项,起草和修订安徽省地方标准3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团队简介

农业昆虫综合治理与利用团队隶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业昆虫研究室,研究方向主要有:农业害虫抗药性监测及机理、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农业害虫高效引诱剂的开发和应用、水稻抗虫性鉴定等。团队现有研究技术人员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2人,博士2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子课题、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研发、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科技部国际杰青来华计划等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