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梯制造商“一哥”:营收超过千亿,每天运送乘客约24亿人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8:55 1

摘要:“亚洲建筑与电梯”论坛在北京举办,“2025全球电梯制造商10强”榜单在论坛上发布。德国的蒂升,日本的日立电梯、三菱电梯、富士达,韩国的现代电梯,中国的康力、广日榜上有名。

2025年9月消息:“亚洲建筑与电梯”论坛在北京举办,“2025全球电梯制造商10强”榜单在论坛上发布。德国的蒂升,日本的日立电梯、三菱电梯、富士达,韩国的现代电梯,中国的康力、广日榜上有名。

榜单前三名没有发生改变。排在第三位的通力(Kone),成立于1910年,总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员工数量超过6万名,全球客户总数达到60万,电梯维保台量超过170万台。

其前身是一家名为“Tarmo”的机械修理店,后更名为“KONE”(在芬兰语中意为“机器”或“设备”)。1918年生产出第一台电梯,往后发展,通过并购瑞典电梯公司ASEA Graham、美国西屋公司欧洲电梯业务等,逐步发展壮大。

1996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由碟式马达驱动的无机房电梯MonoSpace®,这种只要轿厢运行的井道、无需额外机房的电梯,迅速成为行业标准,如今已应用到全系列产品。

去年,通力集团销售额达到110.98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1.2%。订单87.589亿欧元,同比增长2.1%。每天发运台量超过750台,每天在全球范围内运送的客流人次达到20亿。

1996年,通力集团在江苏昆山成立了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如今这里已成为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海外研发中心。今年8月底,宣布启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投资计划,将在深圳前海设立中国南方总部,并建设研发中心与智慧物流与装配中心。

中国大陆是通力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实施“通力电梯”和“巨人通力电梯”双品牌战略。去年实现营收209亿元,累计发运台量超过160万台,维保台量超过60万台,在70多个机场和80多条轨道交通中均可见其身影。

位居次席的迅达(Schindler),成立于1874年,总部位于瑞士卢塞恩,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7万名员工、1,000余家分支机构,并在中国、巴西、美国、印度等8国设立生产基地、6国设立研发中心,旗下产品涵盖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

去年,迅达集团订单量同比增长2.2%至113.25亿瑞士法郎;实现营收112.36亿瑞士法郎(约合1005亿元),净利润10.1亿瑞士法郎,同比分别增长0.8%和8%。分区域来看,美洲地区33.20亿瑞郎,亚太地区22.74亿瑞郎,其他地区51.42亿瑞郎。中国区受房地产低迷冲击电梯新增需求,收入同比下降18.2%至13亿瑞郎。

1980年7月4日,迅达集团与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合资成立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2001年成为外商独资公司)。2014、2015、2018年,位于上海嘉定的扶梯、电梯、扶梯梯级新工厂先后正式投产。2016年还将中国总部迁至嘉定。值得一提的是,迅达还基本完成对西继、沃克斯的收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奥的斯(OTIS)第六次蝉联“全球电梯制造商10强”榜首。公司创始人是被誉为“电梯之父”的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1853年在美国纽约水晶宫举办的世博会上展示他发明的安全升降机,三年后制造出全球第一台载人的安全升降机(由蒸汽机驱动),由此奠定了摩天大楼的基础。

奧的斯创造了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直流电动机驱动的涡轮减速升降机(真正意义上的“电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化自动扶梯等。经过170余年发展,如今业务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维保的电梯和自动扶梯超过240万台,每天运送乘客约24亿人次。

去年集团实现营收142.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6亿元),同比增加0.37%。净利润16.45亿美元,同比增加17%。从区域分布来看,美国区域营收42.39亿美元,中国区营收19.19亿美元,其他区域81.03亿美元。

早在1900年,奧的斯就通过代理商拿到第一份中国订单,为上海提供2部电梯。七年后,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安装2部奥的斯电梯(真正以电力驱动),这也是被认为中国最早使用电梯的建筑。

如今,奧的斯在中国约有15000名员工,在天津、杭州、重庆、嘉兴设有工厂,以及2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中心、北方研发中心)。其中,天津工厂是奥的斯全球最大、产品线最齐全的生产制造基地,也是奥的斯全球高速电梯唯一的整梯生产制造基地。

来源:新潮商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