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如何做好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8:07 1

摘要:2017年,上海华润时代广场火灾,施工楼层在营业时间外进行动火作业(疑似电焊火花引燃可燃物),导致2个楼层严重烧毁;2024年,四川自贡九鼎大楼重大火灾,伤亡:16人死亡,39人受伤。初步调查指向施工动火作业引燃保温材料,且消防设施故障、疏散通道堵塞;2025

年,上海华润时代广场火灾,施工楼层在营业时间外进行动火作业(疑似电焊火花引燃可燃物),导致

2

个楼层严重烧毁;

2024

年,四川自贡九鼎大楼重大火灾,伤亡:

16

人死亡,

39

人受伤。初步调查指向施工动火作业引燃保温材料,且消防设施故障、疏散通道堵塞;

2025

年,昆明康盛商贸城火灾,整栋建筑浓烟弥漫,明火持续

2

小时以上(无伤亡,但损失重大)。该综合体长期存在商户违规用电、消防设施维护滞后问题。

做好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持续性的工作,需要业主、管理方、商户、员工、顾客等多方共同参与,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一、

用火、动火安全管理的深度细化

制度与责任体系细化:

《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核心要素:

明确禁止区域:

除明确规定且经特殊审批的区域(如独立厨房操作区)外,综合体所有公共区域、中庭、连廊、仓库(特定条件除外)、设备机房、装修中未完工区域等均为禁火区,尤其强调营业期间绝对禁止动火作业。

审批权限与流程:

层级审批:

建立清晰的审批链。例如:作业申请人(承包商

/

商户负责人)

管理方区域安全主管(初步审核现场条件、防护措施)

消防安全管理人(技术审核、协调资源)

消防安全责任人(最终审批签字)。重大或高风险作业需报备当地消防部门。

审批时效:

明确动火许可证的有效期(通常单次作业不超过一个班次

/8

小时),过期需重新申请。

电子化审批与公示:

推行线上审批系统,确保流程可追溯。审批通过后,必须在作业开始前

24

小时(或按制度规定时间),在建筑主要出入口(如服务台、公告栏)及作业现场入口的醒目位置,张贴公示标准格式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复印件,包含作业内容、时间、地点、责任人、监护人、审批人、安全措施等关键信息。

责任部门与人员:

主责部门:

明确由工程部

/

安保部(或专设的

EHS

部门)作为动火作业管理的牵头责任部门。

关键责任人: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动火作业申请人、动火操作人(持证)、现场监护人(必须由管理方指定,具备消防知识,全程在场,不得兼任操作)。

监护人职责细化:

除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外,需携带《动火许可证》、配备对讲机、掌握紧急联络方式,有权随时叫停违规作业,并在作业结束后至少留守现场

30

分钟(或按制度规定时间)进行火种巡查,填写《动火作业完工确认单》。

作业过程控制与防护措施深化:

防火分隔:

材料要求:

必须使用≥

12mm

厚石膏板或其他具有同等防火性能(提供检测报告)的不燃材料进行物理分隔。

范围要求:

分隔应延伸至楼板或结构墙体,形成封闭的作业区域,缝隙必须用防火泥等材料封堵严密。分隔高度应能有效阻挡火花飞溅(通常不低于

2

米)。

现场准备:

可燃物清除:

以动火点为中心,半径至少

10

米(或按风险评估确定更大范围)

内的地板、墙面、天花板、设备、货物、垃圾等所有可燃、易燃物品必须彻底清除或移走。无法移除的固定可燃物(如木饰面),必须使用全覆盖的、湿润的防火毯或≥

0.8mm

厚钢板严密遮挡。

消防器材配置:

现场必须配备:

足够数量且类型匹配的灭火器(如

ABC

干粉,数量根据作业规模风险确定,至少

2

4KG

以上)。

消防水桶(盛满水)。

专用、金属材质、无破损的接火盆(承接焊渣、切割火花)。

足够面积、不燃材料(如钢板、硅酸钙板)制作的挡火板,防止火花向特定方向飞溅。

(可选但推荐)移动式消防水喉或推车式灭火器,应对较大初起火灾。

环境监测:

在封闭空间或可能积聚可燃气体的区域,动火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确保安全。

操作规范:

持证上岗:

电气焊工必须随身携带并在作业现场公示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焊工证)复印件。证件必须在有效期内,作业项目与证件许可范围一致。

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齐全合格的防护用品(焊工面罩、手套、阻燃工作服、安全鞋等)。

设备检查:

动火设备(焊机、气瓶、管线、切割工具)必须在作业前检查完好性,气瓶必须有防倾倒措施,管线无老化泄漏。

事后检查:

监护人完成的《动火作业完工确认单》必须详细记录留守时间、检查范围(包括相邻区域、管道井、天花板夹层等隐蔽处)、检查结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并由监护人签字。

管理方安保或工程人员应在作业结束

2

小时后进行一次复查,重点检查高温部位、隐蔽角落。

明令禁止行为:

吸烟管理:

除指定且符合安全标准的室外吸烟区(配备专用带沙烟蒂桶、远离出入口和可燃物)外,整个综合体内部(包括后场、办公室、卫生间、楼梯间)严禁吸烟。安保巡查需将此作为重点。

其他火源:

严禁在综合体任何区域烧香、点蜡烛、使用煤油灯、酒精炉等明火照明或举行仪式。商户促销活动需使用明火(如烹饪演示),必须按动火作业同等要求审批并落实超高规格防护。

二、

用电防火安全管理的深度细化

人员资质与技能:

持证上岗:

电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低压

/

高压电工证)。易燃易爆物品(如少量使用的清洁溶剂、商户厨房备用罐装燃料)管理员

/

操作员需经专业培训。

消防电源操作技能:

电工必须通过专项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

消防设备(消防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供电回路位置及切换操作。

在火灾确认后,严格按照消防控制室指令或预设程序,安全、快速、准确地切断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避免恐慌性全切影响疏散照明)。需定期进行模拟演练。

设备采购与安装:

采购把关:

所有采购的电气设备(开关、插座、灯具、线缆、配电箱、变压器、电热设备等)及电热设备(取暖器、电水壶、厨房设备等)必须提供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

CCC

认证)证明、合格证及检测报告。严禁使用“三无”产品或劣质产品。

施工规范:

所有电气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维修必须由持证电工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线缆选择与敷设:

优先选用阻燃(

ZR

)、耐火(

NH

)线缆。严格穿管保护(金属管、

PVC

阻燃管),禁止直接明敷或裸露。管口必须密封。

末端安装:

电源插座、照明开关严禁直接安装在木板、软包、壁纸等易燃可燃基材上。必须安装在坚固不燃的底盒(如

86

型金属

/

阻燃塑料盒)内,或加垫不小于

3mm

厚的不燃隔热板(如云母板、石棉板)。

防火间距:

灯具(尤其卤素灯、金卤灯等发热灯具)、镇流器、变压器等发热设备与窗帘、幕布、装饰物、货物等可燃物的距离必须≥

0.5

米。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热散热措施,如加装金属隔热罩、设置通风散热孔、使用不燃材料隔离等。

用电设备与回路管理:

电取暖设备:

原则上限制或禁止在非特定区域(如独立办公室、值班室)使用大功率电取暖器(电热汀、暖风机、小太阳等)。

如确需使用,必须确保其专用配电回路,并设置与设备额定功率严格匹配的短路保护(断路器)和过载保护(断路器或熔断器)装置。严禁使用插线板串接。

临时用电与节日亮化:

严格审批:

所有临时增加的用电设备(促销活动、展览、演出、节日亮化灯具、

LED

屏、灯箱)必须提前向管理方工程部申请,提供用电设备清单、功率、使用时间、接线图。

容量核算:

工程部电工必须核算拟接入线路的剩余载荷能力,确保总负荷不超过线路和开关的安全载流量。必要时需敷设临时专线。

规范安装:

由持证电工安装,使用带漏电保护器的正规临时配电箱,线缆架空或穿管保护,避免踩踏碾压。

定时控制:

设置定时开关,非营业时间或活动结束后自动断电。

运行维护与监控:

定期检查检测:

日常巡查:

电工

/

安保每日巡查配电间、重要机房、公共区域配电箱,检查有无异味、异响、过热、积尘。

专业检测:

委托有资质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电气线路和设备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接触点温度、回路负荷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等)。

负荷监控:

配电系统加装智能电力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各回路电流、温度,设定预警值(如

80%

额定电流),超限报警。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EFS)

强制范围:

在除消防负荷外的所有非消防重要回路(如商场照明、空调、普通动力、餐饮厨房、地下车库)

的总配电箱出线端、楼层配电箱进线端、以及高风险区域(厨房、库房、影院)的末端配电箱,设置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探测器类型:

主要采用剩余电流式(监测漏电)

和测温式(监测线缆

/

接头温度)

探测器。报警信号应传输至消防控制室或

24

小时有人值守的值班室。

故障处理:

一旦发现线路短路、过载、漏电、设备异常发热等故障,必须立即停用相关回路或设备,悬挂“禁止合闸”标识,由专业电工查明原因、彻底修复、测试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严禁带病运行。

营业结束管理:

“非必要电源”界定:

明确指除消防设备(应急照明、消防控制室设备、监控中心设备等)、必要的安保照明(如通道低照度照明)、冷藏冷冻设备(商户冰箱冰柜)、服务器机房等维持基本安全和必要功能的用电设备外的所有电源。

执行流程:

建立商户自查(关闭店内非必要电源、拔掉非固定设备插头)和管理方核查(安保人员分区巡查,关闭公共区域非必要照明、广告灯箱、空调、电动扶梯(特定时间后)、充电设施等)的双重机制。关闭动作需记录。

三、

监督与执行保障

检查表单化:

将上述各项要求细化为具体的检查表格,如《每日防火巡查表》、《动火作业现场检查表》、《电气设备安全检查表》、《厨房油烟清洗记录表》、《营业结束电源关闭检查表》。

培训场景化:

针对不同岗位(电工、焊工、安保、商户员工、清洁工、厨房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结合实操演练的培训,重点考核其岗位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特别是电工的消防电源操作、监护人的职责)。

考核与奖惩:

将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如动火审批规范性、现场防护措施、隐患整改率、电源关闭执行)纳入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奖金、评优、合同续签挂钩。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记录可追溯:

所有审批单、检查记录、培训记录、演练记录、检测报告、维保合同必须完整保存,建立电子档案,确保可追溯。

总结: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核心在于将法规条款转化为极其具体、可量化、可检查、可追责的操作规程和动作。通过明确责任到人、细化流程标准、强化过程监护、应用技术监控(

EFS,

智能电表)、严格持证上岗、狠抓末端执行(尤其电源关闭),并辅以高频次检查、强有力考核、全覆盖培训,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火灾风险,保障安全。务必牢记:营业期间禁止动火、动火必须严格审批与防护、电气安全重在预防(选材、安装、检测、监控)和规范操作(电工技能)。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没有终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持续投入资源,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运营秩序。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