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俩人都跟新东方有点渊源,李尚龙早年在新东方教过英语,现在又把新书《人生,体验而已》放到新东方的大愚文化出版,算是绕了一圈又回来的缘分。
2025年7月2日,俞敏洪开了场直播,对面坐的是李尚龙。
俩人都跟新东方有点渊源,李尚龙早年在新东方教过英语,现在又把新书《人生,体验而已》放到新东方的大愚文化出版,算是绕了一圈又回来的缘分。
这场对谈没讲啥大道理,净说些实在的经历,李尚龙从军校退学的纠结、在新东方上课的趣事,还有创业栽的跟头,俞敏洪也插着说自己当年在北大讲课没人听的尴尬,听着就像俩熟人聊天,但越聊越能琢磨出“人生就是体验”这事儿的道理。
李尚龙是1990年的,比俞敏洪小不少,但他年轻时的选择比一般人“野”。
大三那年,他从军校退了学,非要去新东方当老师。
按说再熬一年就能拿本科文凭,找个安稳工作不难,可他就怕“每月拿固定工资”,后来他提过,塔勒布说过“糖、毒品和每月必发的工资最恐怖”,他觉得自己经不住这舒服劲,怕一闲下来就废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觉得这小伙子也太冒险了,军校出来的铁饭碗说扔就扔,但后来发现他不是瞎冲动,之前早就把英语练得扎实,2010年还拿了北京“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的奖,第二年又拿了全国季军,当时评委还是新东方的夏鹏,这功底才敢接新东方的offer。
他刚去新东方就带三个500人的大班,结课的时候有学生找他签名,还想摸他脸,结果太激动手一抖,直接扇了他一耳光。
这事听着好笑,可他回宿舍就琢磨:自己到底想要啥生活?要是按部就班毕业进部队,肯定不会有现在这种被学生认可的感觉。
无奈之下,他点了根蜡烛,写了退学报告,现在看,这蜡烛没白点,那次选择让他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聊到练英语,他说的一个细节特戳人。
那时候他天天把教室前后门锁上,站在讲台上对着空教室练,一练就是40分钟到1小时,整整坚持了八个月。
中间有个楼管大爷以为他是老师,还坐下面听了四个月,直到后来大爷被调走。
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说“没方向”,其实不是没方向,是没耐心像这样“先做着再说”。
俞敏洪也插话说自己当年在北大讲课,40人的班最后只剩3个,学生全跑去听王强的课,他也躲在宿舍练讲课,练熟了才敢加幽默的内容。
如此看来,不管是谁,想把一件事做好,都得有段“对着空教室说话”的日子。
聊完新东方,自然就说到李尚龙后来的创业。
他离开新东方后搞过“考虫”,估值最高到4亿美金,最后还是没撑住。
还有一次,他拉着几个兄弟一起创业,觉得“都是朋友,一起干肯定行”,结果70人的团队只撑了一年,最后裁人的时候他边裁边哭。
这事让他悟了个道理:“不要带兄弟上路,要在路上认识兄弟”。
说实话,这话挺实在的,很多人创业都栽在“人情大于能力”上,本来想靠交情撑着,最后反而把朋友都处成了陌生人,真不如一开始就找同方向的人。
现在他在硅谷做AGI相关的创业,跟合伙人邵帅一起搞项目。
他说自己30岁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先想清楚方向再动手。
搞不清的是,为啥很多人总觉得“努力就能解决一切”?其实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偏。
俞敏洪也说自己调整新东方方向的时候,一开始也焦虑,但慢慢发现“只要跟着用户需求走,总不会错”,俩人这点倒是挺像的。
家里人的态度也帮了他不少,他大三退学的时候,爸妈都是部队的,一开始都崩溃了,甚至想再生个孩子。
本来想这事儿肯定要闹僵,没想到他姐姐劝爸妈“18岁以后该让他自己做主”,爸妈最后还是签了字。
现在他爸妈还跟着他学用ChatGPT,平时聊天还会说“咱俩一起问AI”。
很显然,这种“底线之上不管太多”的教育,比现在很多家长“啥都要管”强多了,孩子不是木偶,总得自己摔过才知道怎么走路。
他姐姐现在也在创业,做“AI+家庭教育”的项目,叫“啊哈,村庄”,他还投了钱,姐弟俩互相支持但不干涉,这种相处模式也挺好。
再往后聊,就说到了AI和教育。
李尚龙现在用AI辅助写书,一年能出5本,还写了本《DeepSeek操作指南》,一个月就卖了160万册。
他还说有三个12岁的小孩,用ChatGPT把开出版社的步骤拆成115步,四个月就出了20本书,卖了100万美金。
其实仔细想想,AI就是个工具,就像当年的电脑一样,关键看你会不会用。
俞敏洪也说,新东方现在用AI帮学生优化学习路径,帮老师省备课时间,但AI替代不了老师的情感陪伴,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AI没法像老师那样拍着肩膀说“再试试”,这点确实是AI比不了的。
最后俩人都提到了《人生,体验而已》这本书。
俞敏洪说这是他读过李尚龙最好的书,没有以前那种“你要努力”的鸡汤味,全是真实的故事,有创业失败的,有选择纠结的,读着能让人静下来。
李尚龙自己也说,写这本书就是想告诉大家“人生所有的痛苦,拉到时间长河里看,都不算啥”。
说实话,现在很多人都太急了,急着要结果,急着要成功,反而忘了“体验”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李尚龙说的,他现在35岁,才明白“不着急,慢点来”也挺好。
不管是退学去新东方,还是创业栽跟头,这些体验最后都成了他的底气。
如果你最近也觉得迷茫,不妨看看这本书,说不定能明白:人生不是比赛,不用非要跑第一,好好体验每一段日子,就已经很值了。
来源:由典学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