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韩剧论坛里,这句话被点赞两千多次,配图是他新剧3.2%的收视截图,绿得发光。
“宋仲基又扑了。
”
昨晚韩剧论坛里,这句话被点赞两千多次,配图是他新剧3.2%的收视截图,绿得发光。
网友补刀:这回连我妈都换台,说“脸还是那张脸,味不是那味”。
别笑,三年前他可是“国民女婿”,《财阀家的小儿子》第一季飙到26.9%,热搜挂一周。
现在同系列第二季预算涨到300亿,观众先问:还能再翻车?
CJ内部员工匿名吐槽:剧本改到第六稿,导演半夜在走廊抽烟,原话是“再烂尾只能拿宋仲基头发背锅”。
更扎心的是广告价值。
去年他一张脸还能让化妆品柜台排队,今年品牌到期直接“不续”。10月韩广研榜单,他跌到28名,滑了15格;前面五位里,宋慧乔占俩代言,一个珠宝一个高奢,网友笑称“前夫在掉咖,前妻在升咖”。
有人把锅甩给“英籍老婆+二胎”。
老婆凯蒂9月挺着肚子在罗马买菜,照片一出,韩网热评:“哥,你是演员还是罗马假日导游?
”宋仲基自己也懵,跟《GQ》说想减产陪娃,顺便搞个制作公司转幕后。
听起来像退路,却被解读为“无戏可拍”。
同一时段,宋慧乔在Netflix庆功宴上端着香槟,凭《黑暗荣耀》拿下百想大赏,INS粉丝破2000万,评论区一水英文韩文混搭,全球刷脸。
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1. 角色滤镜碎一地。
宋仲基最拿手的“深情男主”被观众免疫,35+女性想看黑化复仇,不想看奶狗撒娇。
新片《祸乱》试映后,影评人一句“还是那双小鹿眼,只是鹿老了”,全场笑出声。
2. 私生活标签甩不掉。
韩国观众对“离婚→火速再婚→连生两胎”的容忍度极低,论坛高赞留言:“不是不能生,是节奏太快,像故意打前夫脸。
”宋慧乔那边保持单身,偶尔一张街拍,评论区“姐姐独美”刷到飞起。
3. 平台红利吃没吃到。
Netflix把宋慧乔推向全球,台词用原声,演技被放大;宋仲基还在韩圈打转,亚洲以外查无此人。
数据说话:谷歌趋势过去12个月,“宋慧乔”全球搜索指数峰值是宋仲基的3.4倍。
演员35岁就像一道鬼门关,韩国编剧池金泽在研讨会透露:“电视台现在给30+男艺人两条路,要么演女主哥哥,要么演女主爸爸,中间最尴尬。
”宋仲基刚好卡在最尴尬的位置。
想跳出去,他得先撕掉“俊美”标签,再让观众相信“我能演坏人”。
可惜下一部还是温情片,预告片里他抱着小女孩在油菜花田奔跑,弹幕飘过:“哥,别再治愈了,观众快抑郁了。
”
反观宋慧乔,20岁演初恋,30岁演离婚,40岁演复仇,每一步踩在观众情绪点上。
她私下说:“我不怕老,我怕重复。
”一句话,把同龄女星的焦虑解了,也把市场打开了。
所以,不是宋仲基不努力,是游戏规则换了。
以前帅能当饭吃,现在帅是基本款,观众要的是“新鲜叙事”。
留给他的时间窗口,最多还有两部剧,再扑一次,品牌方连看PPT的兴趣都没有。
到时候,罗马的阳光再暖,也捂不冷韩国冬天的键盘。
最后补一句:别急着唱衰,宋仲基手里那部300亿韩元的大制作还没播。
万一又爆了,以上全是“反向flag”。
娱乐圈嘛,永远下一秒反转,观众负责吃瓜,演员负责拼命。
来源:自在圆月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