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生病我没时间照顾,无奈选择雇护工,护工的话让我自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7:18 1

摘要:张轩一喉结动了动,刚要开口说 “明天早来”,就听李姐又说:“先生,我照顾过不少老人,他们嘴上不说,心里都盼着孩子在跟前。您总说忙,可忙到连爷爷的牵挂都顾不上,以后会不会后悔啊?”

“张先生,您今天又要晚点来吗?” 护工李姐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几分犹豫。

张轩一盯着电脑上闪烁的项目进度条,揉了揉眉心:“嗯,临时加了会,医院那边麻烦你多照看。”

“不是麻烦,” 李姐顿了顿,声音轻了些,“是爷爷刚才坐在床边,手里攥着你小时候的照片,念叨说‘轩一今天会不会来’,念了好几遍。”

张轩一喉结动了动,刚要开口说 “明天早来”,就听李姐又说:“先生,我照顾过不少老人,他们嘴上不说,心里都盼着孩子在跟前。您总说忙,可忙到连爷爷的牵挂都顾不上,以后会不会后悔啊?”

电话那头的沉默蔓延开来,张轩一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 —— 李姐的话像根细针,轻轻扎在心上,泛起一阵说不清的酸胀。这阵酸胀,后来成了他心里绕不开的自责。

张轩一今年三十五岁,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层主管。他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钟,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晚上十点后回家,周末偶尔还要去公司加班。同事总说他 “拼命”,他却只能苦笑 ——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房贷、孩子的学费,哪一样都容不得他停下。

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父母走得早,是爷爷一手把他拉扯大。小时候,他总黏在爷爷身后,爷爷去菜园种菜,他就蹲在旁边拔草;爷爷坐在门槛上编竹篮,他就趴在爷爷腿上听故事。那些日子,慢得像老钟表的指针,却满是暖意。

变故发生在一个周三的下午。张轩一正在开项目评审会,手机突然震动不停,是姑姑打来的。他走出会议室接起,姑姑带着哭腔的声音瞬间让他慌了神:“轩一,你快回来!你爷爷在家摔了,现在被救护车拉去医院了!”

他脑子 “嗡” 的一声,手里的笔记本掉在地上。项目会没开完,他跟领导打了声招呼,抓起外套就往医院跑。路上,他反复给姑姑打电话,直到姑姑说 “医生说可能是中风,还在做检查”,他才靠在椅背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医院的急诊室外,姑姑红着眼睛递给张轩一一杯热水:“你爷爷这两年身体就不好,总说头晕,我让他去检查他也不去,说怕花你钱。”

张轩一捏着水杯,指尖冰凉。他想起前阵子爷爷给他打电话,说 “轩一,有空回家吃顿饭呗,我买了你爱吃的排骨”,他当时正赶方案,随口说 “下周吧,这周太忙”,现在想来,那竟是爷爷出事前最后一次约他吃饭。

检查结果出来,爷爷右侧肢体偏瘫,说话含糊不清,需要有人 24 小时照顾。张轩一在医院守了两天两夜,手机里的工作消息一条接一条,“项目到关键期,你要是实在走不开,我找别人接手?”

他盯着那条微信,心里像被撕裂成两半。一边是躺在床上连水都喝不利索的爷爷,一边是他奋斗了十年才站稳的岗位 —— 要是放弃项目,后续的晋升机会可能就没了;可要是回去工作,爷爷谁来照顾?

姑姑看出了他的难处:“轩一,你别熬坏了身子,我跟你姑父商量了,要不雇个护工吧?专业的人照顾,咱们也放心,你也能安心工作。”

他犹豫了三天,每天在医院和公司之间跑,眼睛熬得通红,项目进度却落了不少。直到有天他去给爷爷喂饭,爷爷颤巍巍地抓着他的手,含糊地说 “轩一… 别… 累”,他才红着眼眶点头:“爷爷,我找个人帮着照顾你,我会常来的。”

通过医院推荐,张轩一找到了李姐。李姐五十岁左右,头发梳得整齐,说话温和,之前照顾过中风的老人,经验丰富。第一次见面,李姐就蹲在爷爷床边,握着爷爷的手说:“大爷,以后我来照顾你,咱们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

爷爷眨了眨眼,虽然说不出话,却轻轻点了点头。张轩一悬着的心落了些,跟李姐交代:“李姐,我爷爷爱吃软的,汤里别放太多盐,他有高血压… 还有,他晚上起夜次数多,麻烦你多留意。”

“您放心,这些我都记着。” 李姐拿出小本子,把注意事项一条一条记下来,那认真的样子,让张轩一多了几分信任。

从那以后,张轩一每天下班都会去医院,可大多时候都要到晚上九点以后。每次他推开病房门,总能看到李姐在给爷爷擦手,或者读报纸给爷爷听。爷爷看到他来,眼睛会亮一下,想抬手跟他打招呼,却只能微微动一下手指。

“先生,您来了。” 李姐每次都会起身让位置,“爷爷今天状态不错,下午还喝了小半碗粥,我给他按摩的时候,他还跟我哼了两句老歌呢。”

张轩一走到床边,握着爷爷的手:“爷爷,今天有没有不舒服?” 爷爷张了张嘴,含糊地发出 “没… 事” 的声音,眼神却一直落在他身上,像是有好多话想说。

有天晚上,张轩一加班到十点半,到医院时病房里的灯已经暗了。李姐轻声说:“爷爷等你到八点多,实在熬不住才睡的,睡前还一直攥着这个。” 她递过来一个布包,张轩一打开,里面是他小时候戴过的长命锁,锁上的花纹已经磨得有些模糊,却是爷爷一直珍藏的东西。

“我跟爷爷说您在忙工作,他点了点头,说‘轩一… 辛苦’。” 李姐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一样敲在张轩一心上。他看着爷爷熟睡的脸,眼角的皱纹比以前深了不少,心里突然涌起一阵酸意 —— 他总说 “等忙完这阵就多陪爷爷”,可 “这阵” 到底什么时候才完?

李姐照顾爷爷很细心,每天都会把爷爷的情况记在本子上,发给张轩一。“3 月 15 日:大爷早上喝了一碗小米粥,吃了半个鸡蛋;中午扶着走了十分钟,腿有点抖;晚上念叨‘轩一’三次。”“3 月 17 日:大爷今天想吃红烧肉,我跟食堂说了做软点,他吃了两块,说‘没… 轩一做的… 香’。”

每次看到这些消息,张轩一都觉得愧疚。他记得自己以前跟爷爷学做红烧肉,第一次做的时候,糖放多了,肉糊了,爷爷却吃得津津有味,说 “我孙子做的,比饭店的还好吃”。可这两年,他连给爷爷做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有次周末,张轩一本来答应早点去医院,带爷爷晒晒太阳。可早上公司临时通知要加班,“李姐,抱歉,今天要加班,晚点才能去,麻烦你帮爷爷多晒会太阳。”

中午的时候,李姐发来一段视频,视频里爷爷坐在轮椅上,在医院的小花园里晒太阳,李姐在旁边给爷爷整理毯子。爷爷的目光一直朝着医院门口的方向,像是在等什么人。配文是:“大爷一直问‘轩一… 怎么… 没来’,我跟他说您在忙,他就没再问,可一直盯着门口看。”

张轩一盯着视频里爷爷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他想起小时候,每次幼儿园放学,爷爷都会站在门口等他,不管刮风下雨,从来没迟到过。可现在,换成爷爷等他,他却总让爷爷失望。

那天晚上,张轩一到医院时,李姐正在给爷爷擦脸。“先生,您来了,爷爷今天有点不开心,下午没怎么说话。” 李姐小声说。张轩一走到爷爷身边,爷爷看到他,眼神里有委屈,也有心疼,嘴唇动了动,含糊地说 “轩一… 别… 累”。

他鼻子一酸,蹲在床边:“爷爷,对不起,今天没来看你,下周我一定早点来,带你去公园好不好?” 爷爷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就像他小时候犯错时,爷爷原谅他那样。

李姐站在旁边,轻轻叹了口气:“先生,其实老人要的不多,就是想多见见你,听你说说话。你总说忙,可忙来忙去,不就是为了家里人吗?别等以后想陪了,却没机会了。”

张轩一没说话,只是握着爷爷的手更紧了些。他知道李姐说的是对的,可职场上的身不由己,像一张网,把他困在里面,让他没法轻易脱身。他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等这个项目结束,一定要好好陪爷爷。

周五晚上,张轩一正在公司开项目冲刺会,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李姐打来的。他怕影响会议,按了静音,想着会后回过去。可会议一开就是两个小时,等他散会拿起手机,才发现李姐打了七个未接电话,“先生,爷爷情况不好,一直喊你名字,你快过来!”

他心里一紧,拔腿就往医院跑,一边跑一边给李姐回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李姐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先生,你怎么才接电话啊?爷爷刚才突然喘不上气,医生正在抢救,他手里攥着那个日记本,一直说‘给轩一… 给轩一’!”

张轩一的脚步顿了一下,日记本?他从没见过爷爷有日记本。“李姐,爷爷现在怎么样了?” 他的声音在发抖。“还在抢救室,医生说情况不太好… 先生,我跟你说句不该说的,你要是早来半小时,爷爷刚才还能跟你说上两句话,他一直等你,等得眼睛都红了…”

夜色里,张轩一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他拼命往医院跑,脑子里全是爷爷的样子 —— 爷爷给他编竹篮的样子,爷爷接他放学的样子,爷爷在医院里等他的样子。

他能赶在爷爷还有意识前到医院吗?爷爷攥在手里的日记本里,到底写了什么?那些没说出口的话,他还有机会听到吗?

张轩一赶到医院时,抢救室的灯还亮着,李姐站在走廊里,眼睛红红的,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笔记本,封面上有磨损的痕迹。“先生,你来了。” 李姐把笔记本递给他,“这是爷爷一直攥着的,他刚才清醒了一会儿,说要把这个给你,还说‘轩一… 别学我… 留遗憾’。”

张轩一接过笔记本,封面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的蓝色,上面还有他用蜡笔涂的歪歪扭扭的太阳。他突然想起,这是爷爷在他小学时买的笔记本,当时他还抢着要,爷爷说 “等爷爷老了,就用这个本子记事情,以后讲给你听”,没想到爷爷真的用了这么多年。

“医生怎么说?” 他声音沙哑,手指在笔记本的封面上摩挲着。“医生说爷爷是突发心衰,现在还在全力抢救,能不能挺过来,要看今晚了。” 李姐叹了口气,“刚才爷爷还跟我说,他对不起你,小时候没让你过上好日子,现在又拖累你工作… 其实他心里一直怕给你添麻烦。”

张轩一靠在墙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他想起自己每次去医院,都跟爷爷说 “我工作忙,先走了”,从没问过爷爷想不想他,也没说过一句 “爷爷,你辛苦了”。他总觉得爷爷会一直等他,等他忙完所有事,可他忘了,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早已不如从前。

抢救室的灯亮了四个小时,张轩一就站在走廊里等了四个小时,手里一直攥着那个笔记本。他不敢打开,怕里面写满了爷爷的牵挂,而他却一直忽略;可他又想打开,想知道爷爷还有哪些没说出口的话。

凌晨两点,抢救室的灯终于灭了。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家属,病人暂时脱离危险,但还在昏迷中,能不能醒过来,要看他自己的意志,你们多跟他说说话,或许能刺激他醒来。”

张轩一冲进抢救室,爷爷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管子,脸色苍白得像纸。他走到床边,握住爷爷冰凉的手:“爷爷,我来了,你醒醒好不好?我不忙了,我以后天天陪你,带你去公园,给你做红烧肉,你不是还想跟我讲本子里的事吗?你醒醒,我听你讲…”

他的声音哽咽着,一遍又一遍地说着,直到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李姐站在门口,悄悄抹了眼泪 —— 她照顾过很多病人,见过太多亲情里的遗憾,希望这次,张轩一能有机会弥补。

接下来的几天,张轩一跟公司请了长假,每天都在医院守着爷爷。他把笔记本带在身边,没事的时候就打开看,里面的字从工整到歪歪扭扭,记录着爷爷这些年的生活,也藏着他不知道的牵挂。

2020 年 9 月 10 日:“轩一今天升职了,发朋友圈说‘终于对得起自己的努力’,我看着高兴,又有点心疼。他这阵子瘦了不少,晚上给他打电话,他总说‘没事,不忙’,可我知道,他肯定又在加班。明天去买他爱吃的排骨,炖好汤给他送过去。”

2021 年 5 月 2 日:“今天是轩一的生日,他说跟同事一起过,不用我操心。我买了个小蛋糕,放在冰箱里,等他有空回来吃。他小时候最喜欢吃奶油,每次生日都把脸上抹得像小花猫,现在长大了,连生日都没时间跟我过了。”

2022 年 12 月 15 日:“今天头晕得厉害,去社区医院看了,医生说血压有点高,让我多休息。没敢跟轩一说,他最近在忙一个大项目,别让他分心。抽屉里放了些降压药,要是实在不舒服,再跟他说吧。”

2024 年 2 月 28 日(爷爷中风前一天):“明天想给轩一打电话,让他回家吃顿饭。我昨天在菜市场看到有卖橘子糖的,是他小时候爱吃的,买了点放在抽屉里。还有,想跟他说,别太累了,身体要紧,钱赚再多,也不如身体好。”

张轩一翻着笔记本,眼泪一滴一滴落在纸上,晕开了字迹。他从不知道,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发的一条朋友圈,爷爷都会记在心里;他也不知道,爷爷身体不舒服,却一直瞒着他,怕给他添麻烦。

有天下午,他正在给爷爷读日记里的内容,突然感觉爷爷的手指动了一下。他惊喜地抬头:“爷爷,你是不是醒了?” 爷爷的眼睛慢慢睁开一条缝,看到他,嘴唇动了动,含糊地说 “轩一… 别… 哭”。

“我不哭,爷爷,我高兴。” 张轩一擦了擦眼泪,笑着说,“你看,你写的日记我都看了,你说要给我送排骨汤,还要给我橘子糖,等你好了,咱们一起回家,我陪你去菜市场,好不好?”

爷爷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又睡了过去,可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李姐进来看到这一幕,也笑着说:“先生,你看,爷爷听到你说话了,肯定能很快好起来。”

张轩一看着爷爷的脸,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爷爷。他以前总觉得,努力工作是为了让爷爷过上好日子,可现在才明白,爷爷想要的,从来不是他的成功,而是他的陪伴。

在张轩一的陪伴下,爷爷的情况慢慢好转。一周后,爷爷能清晰地说话了,虽然声音还很轻,但已经能跟他正常交流。“轩一,你不用一直守着我,去工作吧,别耽误了正事。” 爷爷躺在床上,看着他说。

“爷爷,工作的事不急,你才是最重要的。” 张轩一给爷爷掖了掖被子,“以前是我不好,总忙着工作,忽略了你,以后我每天都来陪你,给你读日记,跟你说公司里的事。”

爷爷笑了笑:“傻孩子,爷爷知道你忙,都是为了这个家。以前我总怕给你添麻烦,所以很多话都没跟你说,现在看来,还是说出来好,省得以后留遗憾。”

接下来的日子,张轩一每天都会给爷爷读日记,跟爷爷聊小时候的事。他说起自己小时候偷摘邻居家的枣,被邻居找上门,爷爷一边道歉,一边偷偷给他塞枣吃;说起自己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得膝盖流血,爷爷抱着他哭,说 “以后爷爷带你走,不骑车了”。

爷爷听着,也跟着回忆:“你小时候特别黏我,我去菜园种菜,你就跟在我后面,把菜苗拔出来又栽进去,我还骂过你,现在想想,那时候真好。”

有天,张轩一从家里带来了橘子糖,剥了一颗喂给爷爷:“爷爷,你还记得这个吗?你日记里写的,你买了放在抽屉里,等我回来吃。” 爷爷含着糖,点了点头:“记得,你小时候爱吃,每次都跟我要,我就把糖藏在枕头下,等你放学给你。”

李姐看着祖孙俩的互动,也很欣慰:“先生,现在爷爷每天都很开心,气色也好了很多,医生说再过阵子,就能出院回家休养了。”

张轩一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之前的亏欠没法一下子弥补,但他会用以后的日子,慢慢陪爷爷走完剩下的路。他也明白了,亲情不是等 “有空” 再去珍惜,而是不管多忙,都要把家人放在心上 —— 因为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爷爷出院那天,张轩一特意请了一天假,开车来接他。李姐也来了,帮着收拾东西:“大爷,回家以后要记得按时吃药,每天多活动活动,先生要是忙,就给我打电话,我过来帮你做饭。”

“谢谢你啊,李姐,这阵子辛苦你了。” 爷爷握着李姐的手,很感激。“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姐笑了笑,又跟张轩一说,“先生,以后要是有需要,随时找我。”

回家的路上,爷爷看着窗外的风景,说:“轩一,你还记得咱们以前住的老房子吗?门口有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咱们就在树下乘凉,你还在树上刻过你的名字。”

“记得,” 张轩一笑着说,“等周末,我带你回老房子看看,顺便给你做红烧肉,这次肯定不糊。” 爷爷点了点头,脸上满是期待。

回到家后,张轩一把爷爷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在床边装了扶手,方便爷爷起身。他跟公司调整了工作时间,每天尽量早点下班,回家陪爷爷吃饭、散步。周末的时候,他会带爷爷去公园晒太阳,或者去菜市场买爷爷爱吃的菜,跟爷爷一起做饭。

有次,公司有个紧急项目,需要加班到很晚。张轩一提前给爷爷做好晚饭,跟爷爷说:“爷爷,我今晚要加班,可能晚点回来,你早点休息,有事给我打电话。”

爷爷点了点头:“你去吧,别太累了,我在家等你回来。” 那天晚上,张轩一加班到十点,回到家时,看到客厅的灯还亮着,爷爷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那个日记本,等着他。

“爷爷,你怎么还没睡?” 张轩一走过去,把爷爷扶起来。“等你啊,” 爷爷笑着说,“以前总等你,现在习惯了。你看,我今天在日记里写了,你给我做的晚饭很好吃,比饭店的还香。”

张轩一心里一暖,扶着爷爷回房间:“以后我尽量不加班,早点回来陪你。” 爷爷拍了拍他的手:“不用特意为我改变,你有自己的工作,爷爷理解。只要你心里有爷爷,爷爷就很高兴了。”

从那以后,张轩一找到了工作和亲情的平衡。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加班,而是合理安排时间,既能完成工作,又能陪伴爷爷。他也经常跟李姐联系,告诉她爷爷的情况,李姐每次都会说:“先生,你现在这样就很好,大爷开心,你也不用再自责了。”

他知道,李姐当初的那句话,虽然让他自责,却也点醒了他 —— 亲情不是用金钱和成功来衡量的,而是用陪伴和关心来温暖的。那些曾经被他忽略的牵挂,如今成了他生活里最珍贵的东西。

转眼半年过去,爷爷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杖走路了。每天早上,他都会在小区里散步,遇到熟悉的邻居,还会跟他们聊聊天,说 “我孙子现在天天陪我,可孝顺了”。

有天周末,张轩一带爷爷回老房子。老槐树还在,树干上的名字虽然模糊,但还能看清。爷爷摸着树干,说:“轩一,你小时候总说,等你长大了,要给爷爷买大房子,让爷爷过上好日子。现在你做到了,可爷爷觉得,还是跟你在一起最开心。”

张轩一握着爷爷的手:“爷爷,以前我以为,给你买大房子、让你吃好穿好就是孝顺,可现在我才明白,你想要的,是我的陪伴。以前是我太傻,忽略了你的感受,以后我不会再让你孤单了。”

爷爷笑了笑,从口袋里拿出一颗橘子糖,递给张轩一:“你小时候爱吃这个,我现在还习惯在口袋里放两颗,想你的时候就吃一颗,感觉你就在我身边。”

张轩一接过糖,剥开放进嘴里,还是小时候的味道,甜得让他眼眶发热。他知道,有些亏欠虽然没法弥补,但只要用心陪伴,就能让亲情重新温暖起来。

回家的路上,爷爷靠在椅背上睡着了,嘴角带着笑意。张轩一看着爷爷的脸,心里很踏实。他想起李姐当初说的话:“别等以后想陪了,却没机会了。” 幸好,他还有机会,还有时间,陪爷爷走过更多的岁月。

年底的时候,张轩一给爷爷办了一场热闹的生日宴,邀请了姑姑、姑父,还有李姐。饭桌上,爷爷笑着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有轩一这个孙子。以前我总担心他忙得忘了回家的路,现在我不担心了,因为他知道,家里有我在等他。”

张轩一站起来,给爷爷鞠了一躬:“爷爷,谢谢你这么多年的照顾,以前是我不懂事,忽略了你的感受,以后我会用一辈子来陪你,做你最坚实的依靠。”

李姐也笑着说:“大爷,先生现在可孝顺了,每天都陪你散步、聊天,你要好好保重身体,享享清福。”

饭后,张轩一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递给爷爷:“爷爷,这个笔记本给你,以后咱们一起写,我把工作上的事、生活里的事都写下来,跟你一起分享。”

爷爷接过笔记本,翻了翻,笑着说:“好,以后咱们一起写,把日子里的好事都记下来,等以后老了,再拿出来看,肯定很有意思。”

那天晚上,爷爷坐在书桌前,在新笔记本上写下第一句话:“今天是我的生日,轩一陪我过,很开心。希望以后的日子,都能跟轩一在一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

张轩一站在旁边,看着爷爷认真写字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亲情从来不是一场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的奔赴 —— 爷爷用一辈子的爱陪伴他长大,他要用一辈子的陪伴,陪爷爷变老。

李姐当初的那句话,虽然让他自责过,但也让他读懂了亲情里的珍贵。有些道理,总要经历一些事才能明白;有些陪伴,总要错过一些时光才懂得珍惜。但只要醒悟得不算太晚,就能在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张轩一曾因工作繁忙,将生病的爷爷托付给护工,却在护工的提醒下,看清了自己对亲情的忽略与亏欠。日记本里的牵挂、爷爷病床前的等待,让他明白,职场的成功再耀眼,也抵不过亲人期盼的眼神。

最终,他调整生活节奏,用陪伴弥补过往的遗憾,让爷爷的晚年充满暖意。这个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冲突,却藏着最真实的生活 —— 我们总在忙碌中追逐远方,却忘了身后还有人在默默等待。护工的话不是指责,而是提醒:亲情经不起等待,珍惜当下,才不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而那些用陪伴温暖的时光,终将成为生命里最珍贵的礼物。

来源:悬崖边自信的挑战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