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突然辍学打工,我骂她不懂事,看到她的日记后我泪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7:15 1

摘要:“霞姐,你家晓雅真跑去打工了?” 邻居张婶攥着菜篮子,站在单元楼门口拦着刚下班的赵霞。赵霞手里还拎着超市临期打折的面包,闻言猛地顿住脚,眉头拧成疙瘩:“不可能!她昨天还说要考期末试,怎么会打工?”

“霞姐,你家晓雅真跑去打工了?” 邻居张婶攥着菜篮子,站在单元楼门口拦着刚下班的赵霞。赵霞手里还拎着超市临期打折的面包,闻言猛地顿住脚,眉头拧成疙瘩:“不可能!她昨天还说要考期末试,怎么会打工?”

张婶叹口气,往楼道里凑了凑:“我早上在菜市场看见她了,穿个蓝色工装,帮餐馆送外卖,我喊她她都没敢应。” 赵霞的心 “咯噔” 沉下去,手里的面包袋 “哗啦” 响了一声:“这死丫头!

放着好好的学不上,跑去遭这份罪,我今天非骂醒她不可!” 张婶想劝两句,赵霞已经拎着东西往楼上冲,脚步急得踩得楼梯 “咚咚” 响。

赵霞在超市做收银员,每天早班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晚班从三点到晚上十一点。昨天她值晚班,回家时已经快十二点,晓雅房间的灯关着,她以为女儿早就睡了,没多想就洗漱休息。今早出门前,她还敲了敲晓雅的门:“记得吃冰箱里的鸡蛋,上课别迟到。” 里面传来一声含糊的 “知道了”,她便放心去了超市。

直到张婶提起,赵霞才觉得不对劲。她连工作服都没换,直接往晓雅的学校跑。三中离小区不远,骑车十分钟就到。她冲进高二年级的教学楼,找到晓雅的班主任李老师时,李老师正拿着教案准备上课。“李老师,晓雅呢?她今天没来上学?” 赵霞的声音带着颤,手心已经冒了汗。

李老师愣了一下,放下教案:“赵女士,你还不知道?晓雅已经三天没来上学了,我给你打电话一直打不通,给她发消息也没回。” 赵霞掏出手机,才发现昨晚值晚班时调了静音,里面有三个未接来电,都是李老师昨天打的。她的脸瞬间白了,嘴唇哆嗦着:“三天?她…… 她这三天去哪了?”

李老师递过来一张纸条,是晓雅留下的:“李老师,对不起,我不能上学了,我要去打工赚钱,您别告诉我妈妈。” 赵霞捏着纸条,指节泛白,纸条边缘被她攥得发皱。“赚钱?家里又不是缺她这点钱!” 她忍不住提高声音,引来旁边同学的侧目。李老师拉着她到走廊尽头:“赵女士,你先冷静点。晓雅平时很乖,成绩中等,也没跟同学闹矛盾,突然辍学肯定有原因,你回家找找,说不定她留了东西。”

赵霞谢过李老师,骑车往家赶。一路上,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她满脑子都是晓雅的样子。晓雅今年十七岁,上高二,是个文静的姑娘,平时话不多,但很懂事,放学回家会主动做饭,还会帮她捶背。怎么突然就不声不响辍学了?

回到家,赵霞推开晓雅的房间门。书桌上还摆着课本和练习册,翻开的数学书停在必修五的不等式章节,旁边放着一支没盖笔帽的中性笔,像是刚放下没多久。但衣柜里,晓雅常穿的几件衣服不见了,床头柜上的存钱罐也空了,只剩下几张零钱散在抽屉里。

她蹲在地上,翻遍了晓雅的抽屉,没找到其他纸条。这时,手机响了,是超市经理打来的,问她怎么没回岗接班。她吸了吸鼻子,哑着嗓子说:“王经理,我家里有事,今天晚班想请假。” 经理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挂了电话,赵霞坐在晓雅的床上,看着书桌上的照片 —— 那是去年晓雅生日时拍的,晓雅抱着她送的毛绒熊,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她的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心里又气又急:这孩子到底去哪了?怎么就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读书才是她现在该做的事吗?

赵霞没在家等,她觉得晓雅肯定没走远,说不定就在附近的小餐馆或服装店打工。她换了身衣服,揣着晓雅的照片,先去了小区附近的商业街。这条街上有十几家餐馆、服装店,她挨家挨户问。

“老板,你这招人了吗?有没有见过这个姑娘?” 她把照片递过去,晓雅的照片是去年拍的,留着齐刘海,扎着马尾,看着比现在稚嫩些。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摇摇头:“没见过,我们这招的都是长期工,小姑娘看着还在上学吧?” 另一家服装店的店员说:“前两天倒是有个差不多大的姑娘来问,但我们要会卖货的,她没经验,就走了。”

赵霞又去了附近的劳务市场。这里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找零工,有搬货的、发传单的、做家政的。她到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人少了些,只有零星几个人坐在路边的台阶上。她拿着照片问了几个等着找活的人,有人说:“今早好像见过,跟一个餐馆老板走了,说是去帮忙送外卖。”

“哪个餐馆?” 赵霞赶紧追问。那人想了想:“好像是东边那家‘好味道’餐馆,就在菜市场旁边。” 赵霞谢过他,快步往菜市场方向走。“好味道” 餐馆她知道,是家夫妻店,平时生意不错,经常招临时工。

走到餐馆门口,她看见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身影正蹲在地上捡外卖盒,头发扎成低马尾,背影很像晓雅。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慢慢走过去。那身影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正是晓雅。

晓雅的脸上沾了点油污,额头上渗着汗,嘴角还有一块淡淡的红印,像是被什么东西蹭到了。看见赵霞,晓雅的眼睛猛地睁大,手里的外卖盒 “哗啦” 掉在地上,汤汁洒了一地。“妈……” 她的声音很小,带着怯意。

赵霞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她走过去,一把抓住晓雅的胳膊,力道大得晓雅疼得皱起眉。“你还知道我是你妈?” 她的声音发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为什么不去上学?为什么要跑来这里送外卖?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着急?”

餐馆老板娘听见声音,从里面跑出来:“哎呀,这位大姐,有话好好说,别吓着孩子。” 晓雅低着头,眼泪掉在地上,小声说:“妈,我…… 我想赚钱。”“赚钱?你才十七岁,赚什么钱?家里缺你这点钱吗?” 赵霞甩开晓雅的胳膊,晓雅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老板娘赶紧扶住晓雅,对赵霞说:“大姐,这姑娘挺能干的,昨天来的,送外卖很勤快,就是年纪小了点。你要是不同意,就让她跟你回去,工资我给她结了。” 赵霞没理老板娘,盯着晓雅:“跟我回家!” 晓雅咬着嘴唇,摇了摇头:“妈,我不能回去,我得赚钱。”

“你赚什么钱?你告诉我!” 赵霞提高声音,周围已经有人停下来看。晓雅还是不说话,只是哭。赵霞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晓雅:“你今天不跟我回去,以后就别认我这个妈!” 说完,她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晓雅还站在原地,肩膀一抽一抽的。她的心像被揪了一下,但还是硬着心肠走了。

赵霞回到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没开灯,房间里黑漆漆的,只有窗外的路灯透进一点光。她坐在沙发上,想起刚才晓雅的样子,心里又疼又气。她不是没穷过,她丈夫走得早,她一个人拉扯晓雅长大,在超市做收银员,一个月工资三千多,除去房租和生活费,剩下的都存起来给晓雅交学费、买资料。她一直告诉晓雅,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摆脱现在的日子,不用像她一样辛苦。

晓雅以前很听话,每次她说这些,晓雅都会点头说:“妈,我知道,我会好好读书,以后让你过上好日子。” 怎么现在就变了?

直到傍晚,赵霞才想起自己没吃饭。她起身去厨房,打开冰箱,里面只有几个鸡蛋和半棵白菜。以前这个点,晓雅早就做好饭了,要么是番茄炒蛋,要么是白菜豆腐汤,虽然简单,但很有家的味道。现在厨房空荡荡的,水槽里还放着她早上没洗的碗。

她拿出鸡蛋,想煎个蛋吃,却发现油瓶空了。她叹了口气,拿起钱包,准备去楼下的小卖部买油。路过晓雅的房间时,她看见房门没关严,里面透出一点光。她以为是自己刚才没关,推开门,却看见晓雅的书桌上放着一个红色的本子,是晓雅的日记本,她以前从来没看过。

赵霞的脚步顿住了,她想走进去拿,但又觉得不该看女儿的隐私。可一想到晓雅辍学的事,她又忍不住。她站在门口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走了进去。

日记本是带锁的,但锁没锁上,应该是晓雅走得急,忘了锁。她翻开第一页,是晓雅去年写的:“今天妈妈又加班了,回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肯定是累坏了。我以后要多帮妈妈做家务,好好学习,不让妈妈担心。”

她继续往后翻,大多是晓雅记录的学习生活,比如 “今天数学考了 80 分,比上次进步了,妈妈肯定会开心”“同桌送了我一支笔,她说我们要一起考大学”。翻到最近的几页,日期是三天前,也就是晓雅辍学的前一天。

“今天放学回家,看见外婆在吃药,我问外婆怎么了,外婆说没事,就是小感冒。但我在抽屉里找到了病历,外婆得了糖尿病,还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要花很多钱。”

赵霞的心猛地一沉,外婆?她妈去年冬天中风后,就一直住在老家,由舅舅照顾。她上个月还打电话给舅舅,舅舅说外婆身体挺好的,怎么会得糖尿病并发症?

她继续往下看:“妈妈每个月都给外婆寄钱,但是外婆说妈妈辛苦,不肯要,都存起来了。现在外婆住院需要钱,舅舅家也不富裕,妈妈肯定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她肯定会着急,会把给我存的学费拿出来。我不能让妈妈这么辛苦,我要去打工,赚点钱给外婆交医药费。”

“今天跟李老师请假,李老师劝我不要辍学,说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我知道,但是外婆的病不能等。妈妈要是知道我辍学,肯定会生气,但是我没办法,等外婆病好了,我再回来上学。”

赵霞的眼泪 “啪嗒” 掉在日记本上,晕开了字迹。她终于知道晓雅为什么要辍学了,原来这孩子是为了外婆。她想起自己刚才在餐馆对晓雅的责骂,想起自己说 “以后别认我这个妈”,心里后悔得不行。

她赶紧拿出手机,给舅舅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舅舅的声音很疲惫:“霞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哥,妈呢?妈是不是住院了?” 赵霞的声音带着哭腔。舅舅沉默了一下,说:“本来想瞒着你的,妈不让说,怕你担心。她上周查出糖尿病并发症,现在在县医院住院,需要做手术,要五万块钱。”

“五万块?” 赵霞倒吸一口凉气,她手里只有三万多,是给晓雅存的学费和生活费。“哥,你怎么不早说?”“妈不让啊,她说你一个人带晓雅不容易,不想给你添负担。晓雅…… 晓雅没跟你说吗?她上周打电话给我,问了妈的病情,还说要赚钱给妈治病。”

赵霞挂了电话,坐在地上,抱着日记本哭了很久。她想起晓雅平时的懂事,想起晓雅昨天还帮她洗了衣服,想起晓雅刚才在餐馆里委屈的样子,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她错怪女儿了,错得太离谱了。

赵霞擦干眼泪,起身去厨房。她煎了两个鸡蛋,煮了一碗面条,却没胃口吃。她想着晓雅现在肯定还在送外卖,这么晚了,天又冷,不知道有没有吃饭。她拿起外套,揣着钱包,往 “好味道” 餐馆走。

走到餐馆门口,已经晚上九点多了,餐馆里还有几桌客人。老板娘看见她,赶紧迎上来:“大姐,你又来了?晓雅还在送外卖,刚才说还有最后两单就回来了。” 赵霞点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下:“老板娘,麻烦你给我来碗热汤,等晓雅回来一起吃。”

老板娘应了一声,转身去厨房。赵霞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路上的行人很少,偶尔有外卖员骑着电动车经过,车后座的外卖箱闪着灯。她想起晓雅刚才的样子,心里一阵发酸。

过了大概二十分钟,晓雅骑着电动车回来了。她的脸颊冻得通红,耳朵上戴着一个旧耳罩,是去年赵霞给她买的。看见赵霞,晓雅愣了一下,停下车,低着头,不敢看她。

赵霞走过去,接过晓雅手里的外卖箱,箱子很沉,她提起来都觉得费劲。“累了吧?快坐下,我给你点了热汤。” 她的声音很温柔,没有了下午的怒气。晓雅抬起头,眼睛红红的,小声说:“妈,你没生气了?”

赵霞摇摇头,拉着晓雅坐下:“妈错了,妈不该骂你,不该不问清楚就怪你。” 晓雅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妈,我不是故意要辍学的,我就是想给外婆凑医药费,我不想你那么辛苦。”“妈知道,妈都知道了。” 赵霞拿出纸巾,帮晓雅擦眼泪,“外婆的事,妈已经跟舅舅打电话了,钱的事妈来想办法,你明天就回学校上学。”

“可是妈,外婆的医药费要五万块,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晓雅担心地说。赵霞摸了摸晓雅的头:“妈手里有三万多,再跟同事借点,应该能凑够。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读书,等你考上大学,外婆肯定会很高兴的。”

老板娘把热汤端上来,是一碗紫菜蛋花汤,还送了一碟小菜。“晓雅,你有个好妈妈,以后别再偷偷跑出来打工了,好好上学。” 老板娘笑着说。晓雅点点头,端起汤碗,喝了一口,眼泪又掉了进去。

赵霞看着女儿,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关心女儿,多跟女儿沟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知道让她读书,却忽略了她的想法和感受。

吃完汤,赵霞结了账,跟晓雅一起回家。路上,晓雅牵着她的手,像小时候一样。“妈,对不起,我不该瞒着你。” 晓雅小声说。赵霞摇摇头:“是妈对不起你,妈没关心好你和外婆。以后有什么事,我们一起面对,好不好?” 晓雅点点头,用力攥了攥她的手。

第二天一早,赵霞跟超市请了假,带着晓雅去县医院看外婆。她们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到医院的时候已经上午十一点了。外婆住在住院部三楼的糖尿病科,赵霞推开病房门,看见外婆躺在病床上,手上插着输液管,舅舅坐在床边削苹果。

“妈!” 赵霞走过去,握住外婆的手。外婆的手很凉,脸色也不好。“霞啊,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哥别告诉你吗?” 外婆的声音很虚弱。“妈,您都住院了,我怎么能不来?” 赵霞的眼泪掉了下来。

晓雅走到床边,蹲下来:“外婆,对不起,我没能早点来看您。” 外婆摸了摸晓雅的头:“傻孩子,外婆没事,你怎么没上学?是不是你妈告诉你的?” 晓雅摇摇头:“是我自己知道的,我想给您凑医药费,所以去打工了。”

外婆叹了口气:“都怪外婆,拖累你们了。你快回学校上学,医药费的事不用你操心。” 赵霞赶紧说:“妈,您别这么说,我已经跟同事借了两万块,加上我手里的三万多,够交医药费了。晓雅明天就回学校。”

舅舅站起来:“霞,这钱我以后会还你的。” 赵霞摇摇头:“哥,我们是一家人,说什么还不还的。妈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治病。”

她们在医院待了一下午,陪外婆说话,帮外婆擦身、喂饭。傍晚的时候,医生过来查房,说外婆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下周可以安排手术。赵霞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晚上,她们在医院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赵霞送晓雅回学校。到了学校,李老师看见晓雅,很高兴:“晓雅,欢迎回来!你的座位我一直给你留着,落下的课,老师和同学会帮你补的。”

晓雅点点头,跟李老师说了谢谢。赵霞跟李老师聊了很久,说了晓雅辍学的原因,李老师很感慨:“晓雅是个懂事的孩子,以后有什么困难,学校会尽量帮忙的。”

赵霞离开学校的时候,晓雅站在教学楼门口,朝她挥手:“妈,你放心吧,我会好好读书的。” 赵霞点点头,看着晓雅走进教学楼,心里很欣慰。她知道,以后的日子可能会很辛苦,要还债,要照顾外婆,还要供晓雅上学,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再辛苦也值得。

赵霞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可一周后,舅舅突然打来电话,说外婆的手术费不够,还需要一万块。她手里的钱已经花光了,同事也都借遍了,去哪里凑这一万块?更让她担心的是,她发现晓雅最近放学后总是很晚回家,问她去了哪里,她只说在学校补课。晓雅真的在补课吗?还是又偷偷去打工了?

赵霞挂了舅舅的电话,坐在沙发上发呆。一万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对现在的她来说,却是个难题。她想起晓雅最近的晚归,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以前晓雅放学回家,最多晚半小时,现在每天都要晚两个多小时。昨天她去学校接晓雅,却没在学校门口看见她,问了晓雅的同桌,同桌说晓雅放学后就走了。她心里的疑虑越来越重。

今天下午,赵霞提前跟超市请了假,躲在学校附近的巷子里等晓雅。放学铃声响后,学生们陆续走出学校,晓雅跟几个同学一起出来,走到路口,跟同学说了再见,就往商业街的方向走。

赵霞赶紧跟上去。晓雅走到 “好味道” 餐馆门口,停了下来,跟老板娘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穿上工装,拿起外卖箱,骑上电动车走了。赵霞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果然,晓雅又来打工了。

她跟在晓雅后面,看着晓雅骑着电动车,在车流里穿梭。晓雅送的第一单是在一个小区的六楼,没有电梯,她提着外卖箱,一步步爬上去。赵霞站在小区楼下,看着晓雅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晓雅下来的时候,额头上全是汗,她擦了擦汗,又骑着电动车去送下一单。赵霞一直跟到晚上七点多,晓雅送完最后一单,回到餐馆,跟老板娘结了账,拿着钱,才往家走。

赵霞走过去,拦住晓雅。晓雅看见她,吓了一跳,手里的钱差点掉在地上。“妈,你怎么在这里?” 她的声音带着慌乱。“你为什么又来打工?不是说好好好上学吗?” 赵霞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失望。

晓雅低下头,小声说:“妈,舅舅说外婆的手术费还不够,需要一万块,我想帮你凑点。”“我说了钱的事妈来想办法,你怎么不听话?” 赵霞的眼泪掉了下来,“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读书,不是打工!你这样又打工又上学,身体会垮的,学习也会落下的!”

晓雅抬起头,眼睛红红的:“妈,我不累,我每天只送两小时外卖,能赚五十块,一个月就能赚一千五,慢慢凑,总能凑够的。我不想你那么辛苦,不想你跟别人借钱。”

赵霞走过去,抱住晓雅:“傻孩子,妈不辛苦,妈只要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钱的事,妈再想想办法,你明天开始,不许再去打工了,听见没有?” 晓雅靠在赵霞怀里,点点头,眼泪打湿了赵霞的衣服。

赵霞抱着晓雅,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晓雅是为了她好,可她不能让女儿这么辛苦。回到家,她坐在沙发上,翻着手机通讯录,想看看还有没有能借钱的人。她的通讯录里,大多是超市的同事和小区的邻居,之前已经跟几个关系好的同事借过钱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

这时,手机响了,是超市的同事刘姐打来的。刘姐比她大五岁,平时很照顾她。“霞,你最近是不是有难处?我看你这几天上班总是心不在焉的。” 刘姐的声音很温柔。赵霞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外婆的事说了。

刘姐听完,沉默了一下:“霞,我手里有五千块,你先拿去用,不用急着还。我再跟其他同事说说,看能不能帮你凑点。” 赵霞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刘姐,谢谢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谢什么,都是同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刘姐笑着说。

挂了电话,赵霞心里暖暖的。她没想到,在她最难的时候,同事会伸出援手。第二天上班,刘姐把五千块钱交给她,还有其他几个同事,也凑了三千块。“霞,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拿着,先给你妈治病。” 同事小张说。赵霞接过钱,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一个劲地说谢谢。

有了同事凑的八千块,加上她之前剩下的两千块,刚好够一万块。她赶紧给舅舅打电话,把钱转了过去。舅舅接到钱,很感动:“霞,谢谢你,也谢谢你的同事,等妈病好了,我们一定好好报答你们。”

一周后,外婆的手术如期进行。赵霞和晓雅一起去了医院,在手术室外等了三个多小时。当医生出来说手术很成功的时候,她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外婆醒来后,看见赵霞和晓雅,笑着说:“辛苦你们了,都是外婆不好。” 赵霞摇摇头:“妈,您别这么说,只要您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

晓雅坐在床边,给外婆削苹果:“外婆,等您好了,我带您去公园玩,我还考了好成绩给您看。” 外婆点点头,笑得很开心。赵霞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欣慰。她知道,虽然日子很辛苦,但只要一家人互相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外婆住院期间,赵霞每天下班都会去医院看看,晓雅则每天放学后先去医院陪外婆,然后再回家写作业。晓雅的成绩不仅没有落下,反而进步了,上次月考,她考了班级第十五名,比以前前进了五名。李老师打电话给赵霞,夸晓雅学习很努力,还主动帮同学讲题。

赵霞听了,心里很高兴。她知道,晓雅是真的懂事了,不仅知道关心家人,还知道努力学习。晚上,她坐在晓雅的房间里,看着晓雅写作业的背影,想起了晓雅的日记本。她走到书桌前,拿起日记本,翻开最近的几页。

“今天月考,我考了第十五名,李老师夸我进步了,我很开心。外婆的病情也好多了,医生说下周就能出院了。妈妈最近好像不那么累了,下班回家还会跟我开玩笑。”

“今天刘阿姨来看外婆,给外婆带了水果,还跟我说,要好好读书,以后报答妈妈。我知道,我现在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让妈妈和外婆过上好日子。”

“妈妈今天给我买了新衣服,说是奖励我进步。其实我知道,妈妈自己都舍不得买新衣服,总是穿旧的。我以后要少花钱,多帮妈妈做家务,不让妈妈那么辛苦。”

赵霞看着日记本上的字迹,眼泪又掉了下来。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这么为别人着想。她想起自己以前对晓雅的忽略,心里很愧疚。她走到晓雅身边,摸了摸晓雅的头:“晓雅,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晓雅抬起头,笑着说:“妈,我不累,我再写两道题就睡。” 赵霞点点头,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晓雅写作业。灯光下,晓雅的侧脸很认真,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像个小大人。她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陪陪女儿,多跟女儿沟通,做一个合格的妈妈。

外婆出院那天,赵霞和晓雅一起去接她。外婆的精神好了很多,能自己走路了,就是还需要拄着拐杖。舅舅也来了,帮着收拾东西。“妈,回家住吧,跟我一起住,我方便照顾您。” 赵霞说。外婆摇摇头:“不了,我还是回你哥家,你还要上班,还要照顾晓雅,我不想给你添负担。”

赵霞还想劝,舅舅说:“霞,就让妈跟我回去吧,我会好好照顾她的。你有空就来看看妈,就行了。” 赵霞点点头,心里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舅舅说得对,她现在确实没时间照顾外婆。

送外婆和舅舅回家后,赵霞和晓雅一起回了家。晓雅走到书桌前,拿出课本,说:“妈,我要好好复习,下次考试争取考进前十名。” 赵霞笑着说:“好,妈相信你。”

晚上,赵霞做了晓雅最爱吃的番茄炒蛋和糖醋排骨。吃饭的时候,晓雅说:“妈,等我考上大学,我想报考医学专业,以后当医生,这样就能给外婆和妈妈看病了,不用再担心没钱治病了。”

赵霞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她没想到,晓雅会有这样的想法。“好,妈支持你,只要你想做,妈就支持你。” 她擦了擦眼泪,夹了一块排骨给晓雅,“快吃吧,吃完好好写作业。”

晓雅点点头,大口吃着饭。赵霞看着女儿,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虽然现在的日子很辛苦,但只要晓雅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一切都是值得的。她想起之前的误会,想起自己的责骂,心里很庆幸,幸好她看到了晓雅的日记,幸好她及时了解了真相,不然,她可能会错过女儿最需要她的时候。

日子一天天过去,晓雅的学习越来越努力,成绩也越来越好。赵霞在超市的工作也很顺利,同事们都很照顾她。她每个月都会给外婆打两次电话,问问外婆的身体情况,有时候还会带着晓雅去看外婆。

周末的时候,晓雅会帮赵霞做家务,还会给赵霞捶背。“妈,你辛苦了。” 晓雅的声音很温柔。赵霞笑着说:“不辛苦,有你这么懂事的女儿,妈一点都不辛苦。”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她们母女同心,互相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她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相信,她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这场因辍学引发的误会,让赵霞看清了女儿的懂事,也让她明白,家人之间最珍贵的是沟通与理解。晓雅的孝心与坚韧,同事的善意援手,让这个原本陷入困境的家庭,在温暖中挺过难关。赵霞不再只盯着女儿的成绩,而是学会倾听女儿的心声;晓雅也在经历中成长,更坚定了用知识改变命运、守护家人的决心。生活或许有风雨,但只要彼此牵挂、共同面对,就能迎来充满希望的明天,这便是家庭最动人的力量。

来源:悬崖边自信的挑战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