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市民更多地了解、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全力营造 “人人关心城市环境、个个参与文明创建” 的城市治理格局。
让市民更多地了解、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全力营造 “人人关心城市环境、个个参与文明创建” 的城市治理格局。
9月8日晚,随州市管理执法委开展“清洁家园 创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活动。
请看
活动现场
宣讲人吕静文的宣讲报告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
↓↓↓
各位街坊邻居们,大家好啊!
我是来自市城管执法委的宣讲人吕静文。
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咱每天都要碰到的事儿——扔垃圾。可能有人会说:“扔个垃圾有啥好聊的?”但我要说,这垃圾里藏着大学问,藏着咱随州的绿水青山,更藏着咱每个家庭的好日子!
咱随州的垃圾,现在有了 “好去处”。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咱身边的垃圾桶变样了?以前是一个桶“装天下”,现在分成了绿的、蓝的、红的、灰的四个桶。这可不是瞎折腾,而是给垃圾找对“家”。
给大家报组实在数:现在城区大街小巷摆了11万个分类垃圾桶,596个智能投放箱就像咱小区的 “绿色哨兵”。
更厉害的是,咱建了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天能 “吃掉”1100吨垃圾,相当于少填300卡车的土;餐厨垃圾处理厂一天能把100吨厨余变成肥料,那些剩菜剩饭再也不是废物,反倒成了庄稼的 “营养餐”!
咱有6728名保洁员守护洁净,43座中转站分类服务。咱随州说了,要让所有垃圾都 “变废为宝”,不往地里乱填,这可是给子孙后代留福气的事儿!
这些小区的做法,咱都能学
可能有人会说:“分类太麻烦,记不住咋办?”别急,咱随州人有智慧,早就摸索出好法子了。
高新区的东方家园小区,那个智能投放箱可神了!扫码开门,扔完垃圾还能积分,75%的邻居都在参与,垃圾桶再也不“打架”了。
志愿者们守了2300多个小时,就为了教大家怎么分,现在大伙都从“要我分”变成“我要分”了。
楚风社区的做法更暖心。党员带头干,微信群里天天发分类小知识,连小朋友都能背出“绿厨余、蓝可收、红有害、灰其他”的口诀。
最实在的是积分能换东西 ——5000多块的米、面、油,都是用积分换来的!有位大爷用积分换了袋面粉,笑着说:“扔垃圾还能换吃的,这好事儿咱得干!”
身边的志愿者,都是热心肠
说到垃圾分类,就得夸夸咱随州的志愿者们。草店子社区的苏鹏师傅,带着红袖章守在垃圾桶旁,有人不理解:“扔垃圾哪来这么多规矩?”但他不恼,慢慢教、细细说。
后来大伙发现,小区蚊子少了,楼道干净了,以前抵触的阿姨都成了义务宣传员,她说:“这是给孙子留片干净地儿,咱得上心!”
这些志愿者们,有的帮着增设垃圾桶,有的盯着垃圾转运,用脚丈量着社区的每寸地。
就像苏鹏师傅说的:“咱手指头动一动,把垃圾分好,就是在护着咱随州的山山水水。”
今年咱特意搞了2025年的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就是想让大伙儿都清清楚楚知道咋分类、咋投放,现在小区里聊天时,不少阿姨大爷都能说出“可回收”“厨余”的区别了,这心里真敞亮。
城区的垃圾分类也一直在往前推,您留意没?中心区的居民小区里,分类投放的垃圾桶差不多到处都有了,下楼扔垃圾再也不用瞎掺和。
咱还装了80个“一袋式”智能回收箱,家里的废纸、塑料瓶啥的,往里头一放,既干净又方便,不少年轻人都爱用这个。
垃圾分类不难,就看咱咋做
其实啊,垃圾分类一点都不难。记不住口诀?就想:绿桶放剩菜(厨余)、蓝桶收瓶子(可回收)、红桶装电池(有害)、灰桶收其他。扔的时候多瞅一眼,多分一步,习惯了比吃饭还自然。
咱这些分类亭多好看,既不耽误事,又方便扔垃圾。就像修剪花草一样,把没用的枝丫去掉,花儿才能开得更艳;垃圾分好了,咱随州才能更干净、更漂亮。
各位,垃圾分类不是哪个人的事儿,是咱随州所有人的事儿。您今天正确扔一次垃圾,就是为孩子留一片蓝天;您教会家人分类,就是给家庭添一份文明。等咱随州处处干干净净,天更蓝、水更清,咱住着不也舒心吗?
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大伙回去都试试:绿厨余、蓝可收、红有害、灰其他,记住这几句,我们都是随州的“绿色卫士”!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随州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让文明好习惯在咱家门口开花结果!
谢谢大家!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