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破产”传闻不实!向佐力挺:说话的人请有点底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5:59 1

摘要:点进去一看,全是各种碎片化信息在传,有说向家产业资金链断了的,还有说豪宅都抵押出去的,甚至连“员工欠薪”这种说法都出来了。

9月28号,热搜突然冒出来个话题,“向家是不是破产了”

我刷到的时候还愣了两秒,心说这豪门的消息咋比追的连续剧更新还突然?

点进去一看,全是各种碎片化信息在传,有说向家产业资金链断了的,还有说豪宅都抵押出去的,甚至连“员工欠薪”这种说法都出来了。

但我翻了半天,没一个爆料的敢放实锤证据,全是“听说”“据说”,这种没根没据的话,真的很容易误导人。

本来想等着看有没有权威媒体出来说两句,结果当晚向太就在自己的带货直播里,直接把这事儿摆到台面上说了,这态度,倒比那些藏着掖着的明星痛快多了。

先说说这传闻是咋发酵起来的。

9月28号上午,一个没头像没认证的匿名账号,发了条文字说“向家产业资金链断裂,豪宅抵押、员工欠薪”。

就这么一句话,连张截图、半个数据都没有,没一会儿就被不少营销号转发了。

有人还特意翻出向家以前的新闻,凑一起说“你看,早就有苗头了”,硬生生把个没影的事儿,炒成了微博热搜前排话题。

我当时还跟朋友吐槽,说这造谣成本也太低了。

结果当天晚上,向太直播的时候,刚聊完一款护肤品,就主动提了这事儿。

她拿着话筒说“现在有人传我们家破产,我倒想问问,我要是真破产了,手下一千多名员工咋办?他们还等着发工资生活呢”。

这话一出,直播间评论区瞬间就安静了会儿,接着全是“支持向太”“别信谣言”的留言。

后来我查了下,向太说的这一千多名员工,不全是做直播的,还有不少是向华强旗下影视公司的人,就是以前投过《封神》《澳门风云》那些电影的公司。

我特意去查了下这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情况,发现他们还有三部电影在筹备,员工的社保缴纳记录也都是完整的。

要是真破产了,哪还有心思拍新电影,员工社保更不可能按时交了。

向太还在直播里说“我的珠宝、香港浅水湾那套房子都在,这些东西都有公开登记信息,不是谁嘴一说就能变没的”。

我觉得这话挺实在的,毕竟豪宅、珠宝这种资产,不像现金那么难查证,真要是抵押或者变卖了,早有相关记录流出来了。

她还补了句“要是这些传闻有实质性内容,我早找律师告了,不会让他们这么蹭流量”。

这话我信,因为以前就有营销号瞎传向太的消息,最后被她起诉胜诉了,人家不是只会嘴上说,是真的会用法律手段维权。

直播回应完之后,“向太回应向家破产”又冲上了热搜第一。

大概有六成网友说“有员工、资产这些实锤,传闻肯定是假的”,但也有小部分人质疑“是不是为了卖货故意炒话题”。

这种质疑也能理解,毕竟现在明星直播总爱搞点话题博关注。

但我后来看了下向太当天的直播数据,跟平时比没差多少,卖的也都是常推的产品,不像是特意为了炒热度搞的“自导自演”。

毕竟要是真像传闻说的“破产”了,她哪还有精力和钱去做这些商业布局?

这事儿,其实比单纯说“我有豪宅珠宝”更能说明问题。

打脸“破产”传闻

向太这两年最显眼的动作,就是进了直播带货圈。

我还记得2025年2月18号她那场首秀,当时好多人都等着看热闹,想知道这位“豪门阔太”直播卖货会是啥样。

结果没想到,那场直播直接火了,我从第三方数据平台上看到,当晚观看人数超2000万,卖货的GMV突破了5000万元,还直接登上了当天带货榜总榜第一。

本来我以为,明星直播首秀火一把可能是靠新鲜感,但后来我查了下2025年明星直播的行业数据,发现当时头部明星首播的GMV平均也就3000万元左右,向太这成绩比行业均值高了不少。

能做到这事儿,不光靠她的名气,更得靠选品和价格,我记得她当时推的几款奢侈品包包,价格比专柜低了近三成,还有些美妆品是独家合作款,这才吸引了不少人下单。

要是真缺钱缺到“破产”,哪有能力去谈这么多优质供应链资源?

除了直播,向太还搞了个线上课程,叫《向太向上闺蜜圈》。

一开始我还纳闷,她咋突然做起知识付费了?

后来看了课程介绍才知道,主要是讲怎么“链接高质量圈层”,还有她自己的商业经验和人生感悟,定价599元,用券之后399元。

本来想这价格不算便宜,买的人应该不多,结果截至今年9月中旬,这课程居然卖了超7500份,算下来销售额差不多300万元。

我特意去对比了下同类的明星课程,比如之前有个女星开的“女性成长课”,最后也就卖了4000多份。

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来向太这课程的吸引力了。

买这种课程的人,大多是30到45岁的创业者或者企业高管,他们更看重“圈层链接”这个点,而向太能把这部分人的需求抓住,说明她对商业趋势的判断还是挺准的。

更重要的是,300万销售额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作为一款“非刚需”的知识产品,能卖成这样,至少证明她的个人IP还很有价值,要是真破产了,谁还会愿意花几百块买她的课程呢?

其实回头看看向太的career,也挺有意思的。

她以前是香港的制片人、经纪人,帮过周星驰、刘德华这些艺人,后来又跟着向华强做投资。

现在转到直播和知识付费,看似跨了圈,其实都是在靠“向太”这个个人IP做事。

你想啊,要是向家真出了财务问题,她哪还有心思去琢磨这些新业务?

早就该忙着处理债务了,根本不会有精力去做直播、开课程。

这次“向家破产”传闻出来后,向佐的反应也挺及时的,而且他之前还被卷进过一次“赌债”传闻,当时的澄清过程,也能侧面看出向家的处事态度。

9月28号向太直播回应之后,没过多久向佐就转发了相关的博文,还配了句话:“做得好不好都有人说,但说话的人请有点底线”。

这话虽然短,但态度很明确,就是不允许别人瞎造谣诋毁家里人。

向佐平时看着挺低调的,除了拍戏和参加一些武术相关的活动,很少在网上说太多话。

这次能这么快站出来挺妈妈,我觉得不光是维护家人,更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向家没出事,大家别被谣言带偏了。

而且我注意到,最近一两年向佐也开始慢慢参与家里的业务了,不像以前只专注于演艺事业,这次发声,也有点“家族代言人”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说到向佐,就不得不提今年7月那事儿,当时有八卦账号爆料说“向佐在澳门欠了百万赌债没还”,还放了张模糊的聊天记录截图。

那时候就有人开始猜“是不是向家资金紧张了”,跟这次的“破产”传闻有点像。

当时第一个回应的是向佐的经纪人,7月15号那天,经纪人说“向佐本人没有参与赌博!是一场误会!希望大家珍爱自我,远离赌博,你觉得向家差那点钱吗?”

经纪人这话虽然直接,但说服力不算强,毕竟“没参与赌博”这事儿,光靠嘴说还是有点虚。

结果第二天,也就是7月16号,向佐工作室就晒出了两张截图,还配文说“谣言止于智者。

向佐先生被牵连事宜,美高梅已经解释”。

我仔细看了下截图,是澳门日报报道的美高梅官方回应,里面说“这次向佐被牵连的事儿,是因为他给第三方做了信用担保,对方欠款逾期没还,美高梅才走了法律程序。

现在所有钱都还清了,法律程序也终止了。

相比之下,向家应对传闻的方式就靠谱多了,先是快速回应,不让谣言发酵;然后拿出权威证据,比如美高梅的官方说法、员工社保记录这些。

最后态度也克制,不跟造谣的人互撕,避免引发二次争议。

这种应对方式挺聪明的。

毕竟明星家庭本来就受关注度高,一旦有负面传闻,越扯皮越容易吸引更多注意力,反而不利于澄清。

向家这种“用证据说话,不废话”的风格,既能把事儿说清楚,又不会让自己陷进舆论漩涡里,比那些只会“卖惨”或者“硬刚”的明星强多了。

从过往事情来看,其实“向家破产”这事儿的真假已经很明显了。

向太说的一千多名员工、没变卖的珠宝豪宅,是实打实的证据,她直播带货和线上课程的成绩,也能看出向家的财务状况没问题。

向佐的及时力挺和之前旧闻的澄清,更是让整个“破产”传闻站不住脚。

现在网上的谣言真的太多,尤其是涉及到“豪门”“明星”这些关键词,总能吸引一大波关注。

有些人可能就是为了蹭流量,随便编个故事就发出来,根本不管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向佐说“说话的人请有点底线”,我特别认同这句话,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明星,都不该被没根没据的谣言诋毁。

而且大家在看这种传闻的时候,也得理性点。

别看到“破产”“欠薪”这种词就信以为真,多看看有没有权威媒体报道,有没有实际证据。

就像这次向家的事儿,要是稍微查一下向太的商业动作,或者看看美高梅的回应,就知道那些谣言有多不靠谱了。

以后向太估计还会继续做直播、开课程,向佐也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家族业务,他们家的动态说不定还会被关注。

但我希望下次再出现类似传闻的时候,大家能先冷静下来,别忙着跟风转发,多想想“这事儿有证据吗”“靠谱吗”。

毕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说话做事都得有底线,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秋日生活打卡季#

来源:小胖胖趣聊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