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天早上,我照常下楼买菜。路过小区花坛边,看到老刘正在打太极。他七十多了,动作柔和,呼吸匀称。我站在那看了几分钟,突然觉得身体是有办法“商量”的,关键是你得愿意先开口。
那年冬天,我刚满五十岁,老家的小饭馆刚收拾完,外头飘着雪,屋里却闷得慌。吃完晚饭,儿子递过来一份单位体检报告。
我看着那一栏“收缩压157mmHg,舒张压98mmHg”,心里一下子空了。我不是医生,但这个数字,我大概知道意味着什么。
我没有当场说话,默默把报告收进抽屉。那天晚上,我睡得极浅,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一个念头:我是不是已经走上了那条常年吃药、看病、控制饮食的路?
第二天早上,我照常下楼买菜。路过小区花坛边,看到老刘正在打太极。他七十多了,动作柔和,呼吸匀称。我站在那看了几分钟,突然觉得身体是有办法“商量”的,关键是你得愿意先开口。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在家附近的公园里走路。不是那种溜达,是带点节奏的快走。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至少半小时,走到微微出汗。头几天,膝盖有点不适应,脚底也发酸,我没停,换了双软底鞋,走完回家用热水泡脚。
半个月后,我去量了一次血压,降了一点点。我没高兴太久,心里反倒更清楚了:光靠走路还不够,得把运动这件事当成每天该做的事,就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
我开始尝试加点变化。快走之外,每周两次跟着电视里的中老年广播操做一遍。动作不难,主要靠持续,一套做下来十五分钟,心率刚刚好。不少邻居看我每天起早,劝我别太拼,说血压这事儿靠吃药最实在。我没回嘴,只是笑笑。我知道这是我自己的事。
有一天晚上,女儿带外孙来看我,看到我正压腿,她笑着说:“爸,你现在比我还健康。”我听了心里怪乐的,也更坚定了要继续坚持的念头。运动这件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三个月后,我再去社区卫生站量血压,护士看了看,抬头问我:“你最近是不是吃上药了?”我摇头。她又量了一次,“收缩压126,舒张压78,真没吃药?”我点头,她笑了:“难得,你这控制得真不错。”我心里一松,像是从一个黑屋子里走出来,阳光打在脸上,暖和又安心。
我不会告诉你这一路多么轻松。最难的,是每天穿上运动鞋之前的那几分钟。有时候天气冷,有时候身体累,有时候脑子里全是借口。但每次我都逼自己出门,哪怕走得慢一点,也得走。
家里人慢慢也被我带动了。老伴原来下午爱打麻将,我劝她跟我一起走路,她一开始嫌累,后来看到我坚持,她也试着跟上。现在我们俩每天黄昏时分一起出门,边走边聊,这段路,成了我们感情最好的时间。
有人问我,运动能不能治好高血压?我不敢下绝对结论。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运动能让你重新掌控身体,而不是任由它失控。你越躺着不动,血压越高;你越动起来,身体越听话。
我也试过懒惰。有一次冬天,连着下雪三天,我没出门。第四天早上起床,感觉头有点涨,量了一下,血压又上来了。我赶紧穿衣服出门,一路踩着雪走了五公里,回家热水泡脚,才缓过来。这件事之后我就明白了:运动,就像吃饭睡觉,不能断。
除了走路和广播操,我后来加上了一个新的动作:靠墙深蹲。刚开始只能蹲十秒,站起来腿抖得厉害。慢慢练,一个月后能坚持一分钟,腿也结实了。深蹲对心肺有帮助,对血管的弹性也有帮助。我不是专家,但我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变化。
饮食我也有调整,不过不是那种让人痛苦的节食,而是不再贪嘴。炒菜放盐少了,咸菜只夹一小口,零食几乎不碰。原来我爱喝点啤酒,现在换成了温水泡枸杞。这些不是强迫自己,而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后来我参加了小区的老年健康分享会,讲了我这段经历。有人听完后走过来跟我说:“你说得太实在了,我爸也高血压,我让他也试试快走。”那一刻我挺感动的,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不迷信运动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它确实给了我掌控感。在那个血压飙高的冬天,我曾经觉得自己被命运推着走。现在,我觉得自己是那个掌舵的人。
有时走在公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老人,有的坐着发呆,有的低头刷手机,我常想,如果他们都能动起来,或许病就不会缠得那么紧。
我不是来劝你放下药,也不是说运动能替代一切治疗。我只是想说,如果你也是一个高血压患者,不妨试试每天动一动,哪怕只走半小时。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我现在的血压已经稳定半年以上,医生说我可以继续观察,不需要吃药。我知道这不代表我“治好了”,而是表示我找到了那个让身体舒服的节奏。这个节奏,是我用汗水换来的,是我一天天坚持下来的。
秋天来了,风开始凉了,我还是每天按点出门。穿上运动鞋,带上耳机,踩着落叶走一圈,心也就踏实了。这事儿,不光是为了血压,更是为了活得有底气。
如果你正陷在高血压里,不知道怎么办,不妨从今天开始,走出去,哪怕只走一小圈,只要动了,就已经是好事。身体会记得你对它的好,哪怕它现在没有说话。
我用运动,把自己从药罐子边上拉回来。这条路不快,也不容易走,但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它比你原来担心的,要简单很多。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血压防治指南》
2.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老年人运动建议》
3.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与血压管理》
4. 中国营养学会.《老年人饮食营养手册》
5. 国家老龄办.《中老年健康生活方式白皮书》
来源:金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