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双11”大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各家平台的年度大战已提前拉开序幕。2025年,苏宁易购以9月30日启动44天大促率先抢跑,抖音、京东紧随其后于10月9日接力,天猫、小红书也相继敲定10月中下旬的启动节点。从取消满减改为直降的玩法简化,到整合预售与现货的周
距离“双11”大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各家平台的年度大战已提前拉开序幕。2025年,苏宁易购以9月30日启动44天大促率先抢跑,抖音、京东紧随其后于10月9日接力,天猫、小红书也相继敲定10月中下旬的启动节点。从取消满减改为直降的玩法简化,到整合预售与现货的周期拉长,再到即时零售、内容种草等特色布局,各大平台的策略比拼背后,折射出行业正从流量争夺向效率与体验竞争的深度转型。
抢跑与拉长:大促周期重构消费节奏
“不等双11”成为2025年电商行业的共识,苏宁易购将这一理念率先落地为行动。9月26日,以“不等双11”为主题的嘉年华发布会在南京举行,苏宁易购宣布自9月30日开启“家电普惠日”,将双11大促全面提前至国庆档,全程长达44天,率先打响双11“第一枪”。
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陆耀对此表示,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陆耀表示,广大消费者对融合新功能、新场景、新体验的新智家电的需求依然迫切。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将国庆黄金周与双11无缝衔接的做法,既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充裕的决策周期,也有效拉动了假日家电消费。
在苏宁易购之后,抖音与京东选择在10月9日形成“正面交锋”。抖音电商于9月28日宣布,双11从10月9日0点正式开卖,持续至11月11日,推出立减折扣、一件直降和平台出资的消费券等玩法,单个商品仅可参与一个活动。京东则紧随其后,于10月9日晚8点现货开卖,主打“官方直降 低至1折”的优惠,消费者购买单件商品即可享受立减,无需凑单。京东方面表示,选择在国庆黄金周结束后第一天启动,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充裕的选购时间,且现货开卖无需等待。
小红书将启动时间定在10月11日,现货开售持续至11月11日,整体节奏较去年提前1天。天猫则相对沉稳,将于10月15日晚8点开启预售,其大促周期分为预售和现货两阶段:预售预热从10月15日14时开始,定金支付至10月20日17时59分,尾款支付延续至10月24日23时59分;现货期从10月20日晚8点拉通至11月14日,长达26天,彻底取消了此前“双节棍”的两波拆分模式。
图:中国网电商中国
玩法迭代:从复杂凑单到直接让利
消费者反馈来看,有用户提及 “今年终于不用为了凑满减熬夜算了,看中的洗衣机直接降价300块,果断下单”,这样的体验在2025年双 11期间逐渐成为常态。电商中国梳理发现今年双11各大平台集体转向 “官方直降”“立减折扣” 等直接让利的透明玩法,这种简化调整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也让优惠力度更直观可见,成为今年双 11 玩法迭代的核心方向。
京东是这一趋势的坚定践行者,明确提出“官方直降 低至1折”的核心策略,彻底告别凑单门槛。平台方面强调,此举是从用户体验出发再次优化消费体验的重要举措。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调整精准契合了消费者越发理性的购物心态,对产品的性价比和质价比关注度显著提高,简化玩法将让消费体验更从容,预计能获得更多青睐。
小红书则直接取消了此前的满减玩法,改为“立减15%及以上(85折起)”,全行业符合条件的商家均可参与报名。在保留“集章”互动玩法的同时,商家可通过入选高潜直播间获得流量倾斜和传播资源扶持,实现“互动-转化”的闭环。
抖音电商2025年双11定档10月9日0点开卖,比天猫早7天。采用立减折扣与一件直降的模式,单个商品仅可参与一个活动,所有优惠均由商家出资。
天猫虽未明确取消满减,但推出“官方立减”的简化玩法,与淘宝的近场零售升级形成呼应。淘宝公告显示,为提升消费体验和商家经营效率,已推出闪购服务,将于10月12日正式下线运营五年的小时达服务。2020年6月上线的小时达曾覆盖全国16城,接入天猫超市、淘鲜达及饿了么商超资源,实现30分钟配送,但此次下线被视为阿里聚焦闪购战略的必然调整,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此前曾透露,淘宝闪购计划三年内吸引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入驻,目标实现1万亿元交易增量。
苏宁易购则以“超级补”计划构建差异化补贴体系,联合海尔、美的、海信等百大品牌,针对刚需、升级、家装三类场景打造产品矩阵,提供10%-15%-20%的梯度补贴。在“真惠补产品”专区,15套嵌入式洗碗机低至3199元,430升平嵌四门冰箱补贴后仅2999元,价格直指行业新低。苏宁易购门店平台事业部总裁徐开闯透露,部分定价经过与品牌方“连夜协商”,只为实现“好品不贵”的普惠目标。
赛道分化:各平台锚定特色竞争力
在玩法趋同的背景下,各大平台纷纷锚定差异化赛道,从商品供给、场景体验到生态构建形成特色布局,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苏宁易购将重心放在家电主场与线下体验的融合上。依托“国庆抢跑+双11延续”的节奏,平台不仅推出四筒洗衣机、163英寸巨幕电视等超百款新品,还在全国核心城市门店落地沉浸式活动,打造“可逛可玩”的体验中心。云南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其干衣机+洗烘套装同比增长超50%,嵌入式冰箱增长超30%,印证了场景化运营的成效。
抖音与淘宝正围绕 “内容 / 货架”“即时 / 传统” 两大维度展开双向渗透,前者从内容电商向货架电商突破,后者从传统货架电商向即时零售延伸,形成差异化互补的布局。具体来看,抖音依托短视频、直播的内容优势,试图通过更早的开卖时间(10月9日0点启动双 11)和更长的大促周期(比天猫早7天),进一步抢占货架电商增量市场——这一策略在2024年双11已初见成效,其美妆品类在大促前期便实现同比约75%的增长,验证了货架场景的消费潜力。
与此同时,淘宝则以 “闪购服务” 为核心发力即时零售,弥补传统货架电商在 “短时效” 需求上的缺口(该服务将替代 9 月公告中 10 月 12 日下线的 “小时达”,聚焦 “分钟级配送” 的近场消费)。其中,美妆领域成为淘宝闪购的先行试点:头部品牌己悦入驻后,日均单量从17单飙升至2000多单,高峰期突破3800单,市占率也从1%提升至 20%,不仅实现了自身销量增长,更成为淘宝在即时零售赛道补充其他平台消费需求的关键案例。
京东继续巩固“低价+物流”的核心优势,在“官方直降”基础上叠加直播、内容及微信“万人团”等拉新玩法,整体大促分为抢先购、预热期、开门红等六个阶段,形成全周期运营体系。2024年双11期间,京东美妆GMV同比增长14.1%,虽低于淘天与抖音,但11.7%的市场占比仍稳居行业第三。
小红书则深耕“种草—下单”的生态闭环,在立减优惠基础上推出“百万免佣计划”与“种草直达”功能,结合保留的“集章”玩法,实现内容与交易的深度绑定。B站也加入内容赛道竞争,投入30亿流量扶持种草内容,联手天猫开启万名UP主直播专场,通过“Bi star”计划招募直播带货达人,试图在内容电商领域分得一杯羹。
而美妆产品品牌方的选择进一步加剧了赛道分化。薇诺娜携手万华大药房推出“低至四折”的专属活动,强化药妆渠道与线上促销的结合;自然堂投入10亿元补贴,涵盖现金优惠、会员福利、赠品等多重权益。华鑫证券报告指出,2024年双11淘天平台美妆GMV占比50.1%,抖音以26.7%位列第二,随着2025年抖音直播扶持加码,国产彩妆头部品牌有望进一步提升线上份额。
行业转型:从流量争夺到价值竞争
“这场比拼既考验商家资源分配能力,也折射出行业从流量争夺向效率与体验竞争的转型。”有媒体对2025年双11的点评,精准概括了电商行业的发展逻辑变迁。
2024年的市场数据为这一转型提供了注脚。据华鑫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双11线上美妆GMV达1267亿元,同比增长17.42%,其中淘天平台以29.3%的同比增速保持领先,天猫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增长46.5%;直播端表现更为亮眼,淘宝破亿直播间超100个,32个实现翻倍增长,抖音美妆大促前期同比增长75%。流量红利见顶背景下,这样的增长更多依赖于运营效率的提升与用户体验的优化。
从平台策略看,效率提升体现在供应链整合与周期规划上。苏宁易购44天的超长周期与国庆、双11的节点融合,有效缓解了供应链与物流压力;天猫将26天现货期拉通运营,减少了商家的分阶段备货压力;京东的“现货开卖”模式则降低了消费者的等待成本,这些调整均指向“人货场”效率的优化。
体验升级则贯穿于服务细节与场景创新中,而这些调整的核心,正是对消费者 “品质化需求” 的精准响应。淘宝下线小时达、推出闪购服务,通过聚焦更优质的近场零售供给;苏宁易购通过门店焕新与互动活动,将线下门店从 “单纯销售渠道” 升级为 “品质生活体验中心”;各大平台取消满减凑单等复杂玩法,用 “直降”“立减” 简化决策流程,本质上是尊重消费者 “不被价格套路干扰、专注产品品质判断” 的决策习惯,同时也是平台从 “拼低价” 转向 “拼价值” 的具体实践,最终形成 “需求升级→体验优化→价值竞争” 的行业正向循环。
对于消费者而言,平台的多元化布局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空间:追求价格确定性可关注京东的官方直降,偏好即时消费可尝试淘宝闪购与苏宁线下门店,热衷内容互动则能在小红书、B站找到契合的玩法。而对于商家,如何在分散的大促周期中合理分配资源、平衡多平台运营成本,成为2025年双11的核心挑战。
随着9月30日的临近,苏宁易购的“闪购48小时”已进入倒计时,各大平台的预热活动也陆续铺开。这场提前打响的双11大战,最终将在消费体验的比拼中决出胜负,而其折射的行业转型,或许将定义未来数年电商行业的发展方向。
来源:视讯中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