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讯“以前村里办喜事都喜欢讲排场,吹拉弹唱好几天,酒席一摆就是几十桌。现在,攀比跟风的少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近日,邹平市魏桥镇魏桥村党总支书记魏腾飞介绍起移风易俗带给村里的变化时高兴地说道。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以前村里办喜事都喜欢讲排场,吹拉弹唱好几天,酒席一摆就是几十桌。现在,攀比跟风的少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近日,邹平市魏桥镇魏桥村党总支书记魏腾飞介绍起移风易俗带给村里的变化时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魏桥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宣传引导、建章立制、示范引领等系列措施,破除陈规陋习,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务从简化、民间习俗文明化,进一步写实移风易俗“大文章”,让文明新风“走新”更“走心”。
新风倡导有“速度”,从“知之者少”到“声声入耳”
“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新风尚,树立城乡新观念似春风来送爽……”在魏桥镇北杨村文艺演出中,快板《移风易俗盛开文明花》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魏桥镇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积极创新宣传形式,让“花式”宣传接地气,让文明传播更有“速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视频号等新媒体,常态推送抵制高额彩礼倡议书、文明婚俗知识等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成立“宣讲小分队”走村入户,帮助群众细算“经济账”“人情账”,倡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摒弃随礼攀比,让“婚事新办、喜事简办”观念深入人心。
立约明礼有“温度”,从“传统婚俗”到“新风润心”
“新婚喜宴一天清,外村亲朋10桌内……”在魏桥镇堂子村,每逢有婚嫁喜事,一张特别的“粉红纸”总会张贴在村里的公开栏前。
面对婚丧大操大办“老大难”,魏桥镇各村积极行动,重新定下村规民约:红白事怎么办、彩礼要多少、酒席摆几桌,都写得明明白白。像大田村规定“彩礼不超6万元”“婚宴不超10桌”。有了这些规矩,大家办事有标准,不再怕别人说闲话、比阔气。村里有经验的老党员、热心人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谁家有事,他们就主动上门帮忙张罗。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和柔性的正面引导,帮助群众破除“爱面子”“怕丢人”的思想包袱,以文明婚嫁涵养清朗文明的乡村新风尚。
示范引领有“力度”,从“头雁破风”到“群雁奋飞”
通过依托巡演搭建的舞台和汇聚的人气,同步隆重举办先进人物表彰仪式。好婆婆王凤月、好邻居马振舒、好媳妇孙春苗、移风易俗先进个人刘冬梅等,一批在孝老爱亲、诚实守信、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村民代表光荣登台、接受表彰,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迹引领全村转变观念,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以前比谁家彩礼高,现在比谁家上了光荣榜。”部家村党支部书记部杰表示,通过“文艺+表彰”的融合模式,文明标杆既“亮起来”更“活起来”。
“下一步,魏桥镇将定制展出移风易俗主题展板,组织志愿者发放倡议书,线上推出短视频、专栏等方式,与制度建设、文化浸润、表彰激励等有益补充,切实让老百姓轻了包袱,真了人情,多了微笑,推动文明新风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魏桥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刘克振说。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