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潮玩圈又热闹了!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要上市了。这感觉就像,行业老大泡泡玛特在场上遥遥领先,跑得正欢,老二突然坐着名创优品的“资本快车”加速追了上来。
潮玩圈又热闹了!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要上市了。这感觉就像,行业老大泡泡玛特在场上遥遥领先,跑得正欢,老二突然坐着名创优品的“资本快车”加速追了上来。
“富二代”创业,家底确实厚
TOP TOY是个标准的“富二代”。2020年诞生,背靠名创优品这棵大树,成长速度惊人。营收从2022年的6.79亿猛增到2024年的19.09亿,几乎是指数级增长。门店数量也飙到近300家,还把店开到了泰国和日本。
它能这么快,全靠“拼爹”。名创优品成熟的加盟体系和供应链能力,被TOP TOY直接复制粘贴。加盟商出钱,总部控盘,开店又快又稳。这种零售基因的强势植入,让TOP TOY成了目前唯一能在渠道规模上对泡泡玛特造成压力的玩家。
规模有了,但赚钱的“灵魂”差点意思
虽然规模做起来了,但一对比赚钱能力,差距就出来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TOP TOY更像一个潮玩界的“精品批发市场”。它的货架上,摆满了从三丽鸥、迪士尼等大厂那里“借来”的IP产品。2025年上半年,超过一半的收入还靠外采IP。这就导致它的毛利率(32.7%)虽然比自己以前高了,但远不如泡泡玛特(70.3%)。
为什么呢?因为泡泡玛特做的是 “IP印钞机” 的生意。它靠自己孵化的MOLLY、LABUBU等顶级IP,掌握了定价权,赚的是品牌和IP的溢价。而TOP TOY目前主要赚的还是“搬砖费”,即进货和卖货之间的差价,辛苦,且利润薄。
上市之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TOP TOY的老板叶国富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就说过“唯独缺乏自有IP”。这次推动TOP TOY上市,一方面是为它自己筹集“弹药”,去孵化、收购属于自己的顶级IP;另一方面,也是为名创优品寻找新的增长故事。
毕竟,名创优品门店是泡泡玛特的13倍,但营收却不如人家,资本市场给的估值也差了一大截。分拆出一个更有“想象力”的潮玩公司,对整个集团来说是步好棋。
TOP TOY的上市,标志着潮玩赛道进入“强者恒强”的时代。它证明了靠高效的零售模式可以快速做大,但要想挑战泡泡玛特的王座,光有规模还不够,必须找到那个能俘获亿万消费者心灵的“灵魂IP”。这场“批发商”与“印钞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未来,TOP TOY若想真正撼动泡泡玛特的地位,不仅要在渠道和供应链上持续精进,更需在IP孵化与情感共鸣上实现突破。潮玩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符号与情感寄托。谁能打造出深入人心的角色与故事,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热爱。这场关于创意与商业的博弈,注定是一场耐心与灵感的马拉松。
来源:骏逸创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