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众参与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公众参与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内在要求,公众参与不仅能够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还能增强公众对社会治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临夏州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达朝花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众参与则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公众参与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内在要求,公众参与不仅能够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还能增强公众对社会治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临夏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不同民族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民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渠道、能力、机制有待完善,必须深化“五治”融合,坚持将公众多元参与与民族地区实际紧密结合,健全落实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子,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临夏提供有力保障。
一、抓好政治引领,提升社会治理“组织力”。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第一责任人,要以政绩考核为抓手,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作用,切实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领导。二要压实部门责任。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履行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职能,经常性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协调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问题。各级综治中心要深入推进实战化建设,加强对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各级政法机关和信访部门要依法推动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三要选优配强力量。县乡两级要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综治中心、乡镇政法工作力量,做到在编在岗、专人专岗、专职专用,迅速扭转一些基层综治中心机构空转、工作停滞的被动局面。要聚焦选聘、培养、保障等环节,持续强化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历练,每年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轮训,切实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
二、抓好德治教化,提升崇德尚礼“软实力”。一要聚焦先进典型为基层治理聚力。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广“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经验做法,广泛开展“临夏好人”“好儿子、好儿媳、好公婆”评选活动,组织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引导群众向上向善、见贤思齐。二要聚焦移风易俗为基层治理立规。坚持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各类规则,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高额彩礼、厚葬薄养、低俗婚闹等陋习,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时代新风,形成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向上向善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三要聚焦文明创建为基层治理赋能。坚持将文明创建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大力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倾情关爱“一老一少”,建好办好“小红星”课堂、老年人“幸福食堂”,让尊老爱幼、扶困助残更加深入人心。
三、抓好自治强基,提升共建共治“自发力”。一要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意识。通过开展社区讲堂、乡村广播、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基层自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群众了解自己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义务,激发他们参与自治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观念和公共精神,引导他们依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二要完善自治组织运行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广泛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等活动,有效通达社情民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纠纷。三要加强保障激励机制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自治的投入,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改善基层自治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基层自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创新基层自治方式方法。鼓励和引导群众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议、民主监督等环节的自治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积极借鉴“民事直说”等经验做法,畅通渠道大家“说”、集中民智共同“议”,让群众的事群众商量办、说了算。
四、抓好智治支撑,提升科技赋能“新活力”。一要用好智慧治理平台。精简合并原有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将分属于不同治理领域的业务和数据整合起来,推广普及统一使用、数据资源互通、操作简便实用“七彩平台”,并逐步接入电子政务网络、12345民情服务热线、110非警情、领导信箱、网格微信群等公众诉求数据,实现基层工作信息收集、事项流转、调度督导、研判分析全程信息化,为“一网治理”提供平台支撑。二要推动数据融合互通。全面打通“陇情e通”“七彩先锋”、110警情、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资源共享渠道,努力实现以大数据服务支撑社会治理实践。不断完善平台各项功能模块,形成结果考核、反馈纠偏、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让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可量化、可留痕、可追溯。三要精准摸排报送信息。聚焦主动排查下功夫、聚焦全面精准下功夫,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案件、重点物品、重点场所,对辖区内的所有情况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做到一口清、一本账。四要加强信息分析研判。海量数据汇总后,关键在于准确地分析研判和精准运用。要坚持“谁的娃娃谁抱走”原则,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型向责任单位精准派单,督促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努力把风险隐患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五、抓好法治建设,提升公平正义“保障力”。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立法工作向基层倾斜,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制定接地气、有特色、真管用的法律法规,认真抓好《临夏州物业管理条例》《临夏州城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实施,及时修订和清理不适应基层治理需求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二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城乡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懂法守法用法,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指导实践。三要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加大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视做好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夏、法治临夏。四要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投入,建立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培养和壮大基层法律服务队伍,鼓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临夏州委党校(临夏州行政学院)
编 辑:张仁财
主 编:覃 霞 责编:马志涛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姬 平
来源:民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