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一孤城,把全城百姓吃的一个不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2:57 1

摘要:唐肃宗至德元年的冬天,安禄山的叛军像潮水一样涌进中原。洛阳丢了,潼关丢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跑到四川,长安的皇宫里还留着没吃完的年夜饭。叛军的下一步目标很明确——抢江南。

唐肃宗至德元年的冬天,安禄山的叛军像潮水一样涌进中原。洛阳丢了,潼关丢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跑到四川,长安的皇宫里还留着没吃完的年夜饭。叛军的下一步目标很明确——抢江南。

江南是什么地方?是唐朝的粮袋子,是皇帝的钱箱子,是全国一半人的饭票。从河南到江南,必须经过睢阳。这座城坐落在商丘,刚好卡在淮河和黄河之间,像一把铁锁,锁住了叛军南下的路。要是睢阳丢了,叛军顺着淮河往下游一冲,扬州的盐、杭州的粮、苏州的丝绸,全得变成叛军的补给。到那时候,唐朝就真的没救了。

所以,睢阳必须守住。不管用什么办法,哪怕用命填。

张巡本来是真源县的县令,一个管着几千人的芝麻官。安禄山起兵的时候,他正在县里审案子。有人跑进来报信:“叛军快到了,县令大人,咱们投降吧?”张巡把惊堂木一拍,骂道:“我是唐朝的官,怎么能向逆贼低头?”

他立刻跑到街上,扯着嗓子喊:“愿意跟着我打叛军的,站出来!”没想到,居然有一千多个年轻人站出来。他们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菜刀,有的甚至扛着根木棍。张巡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撕成布条,给大家系在胳膊上,说:“这就是咱们的记号,跟着我,杀叛军!”

后来,他听说睢阳被围,就带着这一千多人赶过去。睢阳的守将是许远,比他官大,却主动把指挥权交给了他:“你会打仗,我管后勤,咱们一起守睢阳。”张巡握着许远的手,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叛军进睢阳。”

尹子奇是安禄山手下的大将,带着十几万叛军来攻睢阳。他站在城下,看着城墙上的张巡,冷笑一声:“就凭你那几千个农民,也想挡住我的十几万大军?”

张巡没说话,晚上就让士兵们把几百个草人绑上绳子,穿上士兵的衣服,从城墙上放下去。叛军的哨兵发现了,赶紧报告尹子奇:“唐军偷袭了!”尹子奇下令:“放箭!”叛军的弓箭手一起射箭,射了半个时辰,手都酸了,才发现城墙上的“士兵”一动不动。尹子奇派人过去看,才知道是草人。

张巡把草人拉上来,一数,居然有几十万支箭。第二天,他又放了几个草人下去,叛军这次没上当,没人射箭。结果,张巡突然放了几百个真士兵下去,叛军毫无防备,被砍得落花流水。尹子奇气得直跺脚,骂道:“张巡这小子,真狡猾!”

叛军把睢阳围得像铁桶一样,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一开始每天还能吃两顿稀粥,后来变成一顿,再后来,稀粥里连米都没有,只有几根草根。

战马被吃了,连将军的坐骑都没放过。树皮被剥光了,城墙上的草都被挖出来吃了。有的士兵饿得实在不行,就抓老鼠吃,老鼠吃完了,就吃自己的腰带——用刀割成小块,煮成汤,喝下去。

许远来找张巡,手里拿着个破碗,碗里装着半碗泥土:“你看,这是城里最后一点能吃的东西了。”张巡看着碗里的泥土,沉默了半天,说:“再等等,援兵应该快到了。”其实他心里清楚,援兵可能不会来了。朝廷里的人有的怕叛军,有的不想管睢阳,谁会愿意派兵来送死?

那天晚上,张巡把自己的小妾叫到身边。这个小妾跟着他好几年,平时连骂都舍不得骂。张巡摸着她的脸,说:“现在城里没粮了,士兵们快饿死了。要是守不住睢阳,江南就完了。”小妾哭着说:“我愿意为大人做任何事。”

张巡咬了咬牙,对外面的士兵说:“把她拉出去,杀了,煮成汤给士兵们喝。”士兵们都愣住了,没人敢动。张巡拔出刀,指着士兵说:“快去!”士兵们只好照做。

汤煮好后,张巡端起一碗,一口喝了下去,说:“诸公为国家守城,我不能让你们饿死。”士兵们哭着接过碗,喝了下去。有的士兵一边喝,一边骂:“这是什么破世道,居然要吃人?”有的士兵喝完,对着天空磕头:“对不起,我也是没办法。”

从那以后,城里开始吃俘虏。叛军的士兵要是被抓住,就会被砍了煮成汤。后来,俘虏也没了,就吃百姓。父母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和别人换着吃——你吃我的孩子,我吃你的孩子。骨头被拆下来当柴烧,烟飘得满城都是,连风都是苦的。

有人劝张巡:“咱们突围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张巡摇摇头,说:“你以为突围就能活?咱们现在这么饿,跑不了十里地就会被叛军追上。再说,睢阳是江南的屏障,咱们要是走了,叛军就会南下,到时候更多百姓会遭殃。”

他指着城墙上的旗帜,说:“这面旗是唐朝的旗,只要它还飘着,叛军就不敢轻易南下。咱们守的不是一座城,是江南的百姓,是唐朝的希望。”

南霁云是张巡手下的大将,他带着几十个士兵冲破叛军的包围圈,去临淮找贺兰进明请援兵。贺兰进明听说他是来请援兵的,就找借口说:“现在叛军势大,我要是派兵去睢阳,说不定会被叛军吃掉,还是等一等再说吧。”南霁云急了,咬断自己的一根手指,说:“我今天没请到援兵,就用这根手指证明我来过!”然后转身就走。

他回到睢阳,告诉张巡:“贺兰进明不肯派兵,咱们只能靠自己了。”张巡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但眼里全是泪水。

至德二年十月的一天,睢阳的城墙被叛军攻破了。张巡手里的士兵只剩下几百人,他们饿得连刀都拿不动,只能坐在地上,看着叛军冲进来。

尹子奇走到张巡面前,冷笑一声:“你守了这么久,到底图什么?”张巡骂道:“我为君父而死,你这逆贼,早晚不得好死!”尹子奇生气了,用刀划破他的脸,张巡还是骂个不停。最后,尹子奇把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几十个人都杀了。

城破的时候,城里的百姓几乎都死光了。有的饿死在街头,有的被士兵吃了,有的被叛军杀死。有个老太太抱着自己的孙子,孙子的脸瘦得像骷髅,眼睛里一点光都没有。老太太哭着说:“大人,我孙子就要死了,您能不能给点吃的?”张巡看着她,叹了口气,说:“老太太,不是我不给你,城里真的没粮了。”老太太跪下来,说:“大人,要是您能让我孙子活下来,我做牛做马都愿意。”张巡把她扶起来,说:“我会尽力的。”可他心里清楚,就算给孩子一点吃的,也活不了多久。

张巡死后,朝廷追封他为扬州大都督,谥号“忠烈”。很多人称赞他,说他是唐朝的忠臣,用自己的命守住了江南。韩愈写文章说:“张巡之守睢阳,其功烈可谓大矣!”

但也有人批评他。北宋的王安石说:“张巡以忠义显,然其食人,不亦甚乎?”意思是,张巡虽然忠诚,但吃百姓也太过分了。直到今天,还有人争论这件事。有人说,在那种情况下,张巡没有选择,只能这么做;有人说,不管什么原因,吃百姓都是不对的。

可不管怎么说,张巡守睢阳的故事,一直被人记住。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忠诚,一种为了国家和百姓,愿意付出一切的精神。他守的不是一座城,是唐朝的希望,是江南的百姓,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忠义。

来源:占星小萝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