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ker倒闭后,车主凑300万自救:7万豪车终能远程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1:53 1

摘要:可没高兴七个月,2024年6月Fisker就申请破产了,算下来公司总共就交了1.1万辆车。

克里斯蒂安·弗莱明去年花7万美元买了辆FiskerOcean,本来挺开心的。

这车续航能到350英里,还有个“加州模式”能一键降所有车窗,他自己都说买车就看颜值。

可没高兴七个月,2024年6月Fisker就申请破产了,算下来公司总共就交了1.1万辆车。

花7万买辆新能源车,本来是图个新潮和方便,结果公司一倒,这车直接成了麻烦。

弗莱明很快发现,车的毛病越来越多。

电池会突然出问题,软件动不动就崩溃,连钥匙遥控器都不灵,有时候想开车门都打不开。

更糟的是,公司没了,没人管维修,配件也断了货。

那些买了高配车型的车主更冤,当初多花了钱,现在只能看着豪车在车道上落灰,跟个摆设似的。

监管那边也收到不少投诉,可没公司对接,投诉也没下文。

本来想指望原厂售后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公司都破产了,找谁都没用。

不过这群Ocean车主没选择放弃,毕竟是自己真金白银买的车,总不能就这么认栽。

克里斯蒂安·弗莱明干脆牵头,把几千个车主凑到一块,搞了个Fisker车主协会,简称FOA,还是个非营利组织。

现在弗莱明是协会主席,加州湾区的克林特·巴格利成了财务主管,巴格利还吐槽过:“每一个有Ocean的人都喜欢它,直到钥匙遥控器再次失灵,你进不去车为止。”

FOA现在有4055个正经车主报名,得验证过是真的Ocean车主才能加入。

会员每年交550美元会费,算下来一年能筹到300万美元左右。

老实讲,这点钱跟Fisker巅峰时的估值比,也就0.1%,但至少能办事了。

而且他们不只是收会员费,普通人想捐款也能捐,算是拓宽了资金来源。

之前也有车企倒闭后车主自救的情况,比如DeLorean和Saab,不过那些车主主要是维护老爷车。

FOA不一样,他们要救的是才两年车龄、还能联网的电动车,不光要搞配件,还得做软件升级。

协会里的安德鲁·博克就说,自己一辈子是车迷,现在能决定爱车的未来,这种经历挺特别的。

为了搞定售后,FOA还孵了三家独立公司。

北美这边有TsunamiAutomotive管配件,欧洲是TidalWave,这两家要么收保险拍卖的车拆零件,要么跟工厂合作再生产。

还有个UnderCurrentAutomotive,负责人是前谷歌和苹果的工程师,专门搞软件。

他们出的第一个APP叫OceanLinkPro,现在有1200多个会员在用,能恢复远程看电池、控空调这些基础功能。

还有个OceanLinkPulse设备,能连无线CarPlay和AndroidAuto,以后还想加无钥匙进入。

巴格利还调侃:“这些本应是7万美元豪车标配的东西,没想到最后是我们这群车主搞出来的,比十亿美元级的车企还靠谱点。”

虽说FOA干得有模有样,但麻烦也不少。

首先是车的安全问题,2024年8月就因为刹车软件问题召回了7745辆车,据说遇到颠簸路面,动能回收强度会降低。

代表车主打官司的律师KarlBarth也说,有些客户的车转弯时会突然熄火,还有人收到过3000美元的置换报价,这价格低得离谱。

他还直言:“这些车很危险。”

另外,二手车价格也崩了,Fisker一倒闭,Ocean的二手车价跌了很多。

本来2025年7月,纽约的AmericanLease公司花4600万美元买了3200多辆没卖掉的Ocean,租给Uber和Lyft司机。

FOA本来想跟他们合作搞软件升级,结果因为召回处理的事没谈拢,合作黄了。

行业里对FOA的看法也不一样。

Morningstar的分析师SethGoldstein觉得,车主自己组组织、共享资源,对长期维护车是个好办法。

但AutoPacific的RobbyDeGraff就觉得挺可惜,他说看到车主自己解决问题又疯狂又值得称赞,就是HenrikFisker当甩手掌柜,任由车主自生自灭,有点不地道。

FOA这事挺冒险的。

一个志愿者协会,要跟专业车企比售后,难度不是一般大。

电动车的软件升级得持续投入,他们现在能搞定基础功能,以后遇到更复杂的问题,比如电池管理系统升级,还能不能扛住,谁也说不准。

但不管怎么说,这群车主没坐等车报废,而是自己动手争取机会,这份劲头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现在Ocean的未来,全在这些车主手里。

要是FOA最后没成,巴格利说Fisker就像Fyre音乐节,车主没拿到烂三明治,却拿到了一辆随时可能出问题的豪车。

不管结果如何,FOA的尝试,也给新能源行业提了个醒:车企不能只想着卖车,万一公司出问题,车主的售后咋办,这得提前考虑好,不然最后坑的还是消费者。

来源:乐娱侃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