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现吃现摘,那肯定得自己种,说到自己种豌豆尖,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在封闭的室内,盆栽就可以,一般半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
豌豆尖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蔬菜,涮锅煲汤都十分鲜美。
要说新鲜,肯定是现吃现摘。
想要现吃现摘,那肯定得自己种,说到自己种豌豆尖,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在封闭的室内,盆栽就可以,一般半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
相较来说,还是十分简单,是十分适合新手种植物阳台蔬菜。
近来就有一位男子用“鸡蛋托种豌豆尖”,竟十分成功。
他分享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最近突发奇想拿着鸡蛋托,种了起来,毕竟我是个养花都会养没的人,没想到种豌豆尖竟然成功了!
一分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围观,很多网友都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议论纷纷,留言区里十分热闹,没想到自己种豌豆尖的人,真的超级多。
——“这个根系不长吗?鸡蛋托浅吗?想种还不知道怎么种?”
——“应该不长吧,我觉得纸质的挺好用的, 正合适。”
——“摘完一波还有一波吗?”
——“还有的,还有一波,可以长得出来 ,但需要施点肥,不然它根茎比较细,再长也比较难吃了,长得也不好。”
——“也可以用花盆栽种,土壤肥沃10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了。”
——“这是我种的,半个月左右长成。”
——“这题我会,豌豆苗真的是种起来收获感满满的植物,先种了一盒,两周就能收获,不够吃,太少了,当天又泡了两盒,用了相同时间长的豌豆苗苗,来发个对比图吧!”
——“我种的,朝北阳台终年无太阳~“
——”豌豆苗十二天,马上就可以剪下剪下来吃啦~我却有些不舍得了~“
类似的分享还有一些,咱就不一一晒出了,留言区里,还有很多问教程,下面咱们来详细分享。
盆栽豌豆尖,可以水培也可以土培,一起来看看~
| 水培豌豆尖
1、准备工作
种子:挑选饱满、无病虫害的豌豆种子,可以去农资店购买,也可在正规网店选购。
容器:选用浅而宽的容器,如塑料盆、托盘等,确保能容纳种子且有一定深度让根系生长。若想用鸡蛋托,需确保其干净无污染,不过鸡蛋托空间有限,后期可能需移栽。
其他材料:准备一块干净的纱布或厨房纸,用于覆盖种子保湿;准备适量清水。
2、操作步骤
种子处理:将豌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 6 - 8 小时,让种子充分吸水,以加快发芽速度。浸泡期间可换 1 - 2 次水,保持水质清洁。
铺设基质: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湿润的纱布或厨房纸,确保纸张平整且完全湿润,但不要有积水。
播种:把浸泡好的豌豆种子均匀地撒在湿润的纱布或厨房纸上,种子之间保持适当间距,避免过于密集影响生长。
覆盖保湿:在种子上再覆盖一层薄薄的湿润纱布或厨房纸,起到保湿作用,促进种子发芽。
放置环境:将容器放置在通风良好、光线较暗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水分过快蒸发。温度保持在 15 - 25℃为宜,这个温度范围有利于种子快速发芽。
3、日常管理
浇水:每天检查纱布或厨房纸的湿度,若变干需及时用喷壶喷水保湿,保持种子始终处于湿润环境,但不要积水,以免种子腐烂。
观察发芽:一般情况下,3 - 5 天种子就会陆续发芽。待大部分种子发芽后,可逐渐增加光照,将容器移到有散射光的地方,如靠近窗户但不被阳光直射的位置。
采收:当豌豆尖长到 10 - 15 厘米高时,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用剪刀从植株基部上方 1 - 2 厘米处剪下,保留基部部分,这样豌豆尖还能继续生长,实现多次采收。
采收后,若想让后续生长更好,可适当添加一些水培专用营养液,按照说明书稀释后使用。
2、土培豌豆尖
1、准备工作
种子:同样选饱满、无病虫害的豌豆种子,购买途径同水培。
容器:选择深度适中、排水良好的花盆,如陶土盆、塑料盆等,也可用泡沫箱,底部需打几个排水孔。
土壤:准备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可将腐叶土、园土、河沙按 3:2:1 的比例混合。
其他材料:准备适量有机肥,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
2、操作步骤
种子处理:与水培相同,将豌豆种子浸泡 6 - 8 小时,期间换 1 - 2 次水。
装土施肥:在花盆底部铺一层小石子或碎瓦片,增强排水性,再装入混合好的土壤,至花盆七八分满,在土壤表面均匀撒上一层有机肥。
播种:把浸泡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种子间距 2 - 3 厘米,然后覆盖一层 1 - 2 厘米厚的薄土。
浇水:用喷壶将土壤浇透,使土壤充分湿润,但不要有积水。
放置环境:将花盆放在通风良好、光线明亮但无强光直射的地方,温度保持在 15 - 25℃。
3、日常管理
浇水: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夏季高温时,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施肥:在豌豆尖生长过程中,每隔 10 - 15 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豆饼水。
间苗:当豌豆尖长出 2 - 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将过密的幼苗拔掉,使植株间距保持在 5 - 6 厘米。
采收:当豌豆尖长到 10 - 15 厘米高时,和土培一样,用剪刀从基部上方 1 - 2 厘米处剪下采收,后续可多次采收,采收后适当追肥。
来源:农民爱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