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将至,在永登县龙泉寺镇水槽沟村,千亩蟹塘波光粼粼。养殖户魏学恒带领乡亲们拉起蟹笼,一只只青壳白肚、金爪饱满的河蟹应声而出,正赶在佳节前夕奔赴全国餐桌。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至10月,螃蟹的蟹黄丰富,肉质饱满,是食客们翘首以盼的美味时光。
中秋将至,在永登县龙泉寺镇水槽沟村,千亩蟹塘波光粼粼。养殖户魏学恒带领乡亲们拉起蟹笼,一只只青壳白肚、金爪饱满的河蟹应声而出,正赶在佳节前夕奔赴全国餐桌。
“今年螃蟹平均重量达2-3两,规格全都在150克以上,产量预计能有4000斤!”魏学恒麻利地为螃蟹绑壳称重,言语间满是丰收的喜悦。
作为永登首批螃蟹养殖户,他的养殖路正是当地渔产业崛起的缩影。2022年,永登县水产站经多地调研发现,庄浪河、大通河的优质水源与充足光照,恰好适配从辽宁盘锦引进的辽蟹品种,试养当年便喜获成功。如今,魏学恒不仅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00亩,还成了“技术导师”,手把手指导苦水镇、红城镇的5家养殖户,带动全县螃蟹养殖面积突破500亩,年产量达2万余斤。
好水养好蟹,是永登螃蟹的品质密码。得益于高原洁净水域与生态养殖模式,这里的河蟹蟹黄充盈、蟹肉鲜甜。从9月初起便持续供应市场,直至10月底仍能保持鲜度高峰。
在红城镇兴洲生态养殖家庭农场,40亩蟹塘里的河蟹正陆续出水,负责人赖兴婷算了笔账:“去年试养10亩就见了效益,今年扩种到40亩,预计能收5000斤,收入比种庄稼翻了好几番。”
红城镇宁朔村党支部书记村支书赖兴洲透露,村里正计划近两年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亩,推动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
从田间到舌尖,直播带货让永登蟹香飘向全国。在恒竹养殖基地的直播间里,主播正展示刚捕捞的螃蟹,镜头前 “滋滋”流淌的蟹黄引得来宾纷纷下单。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市场联动,构建起全渠道销售网络,让这抹来自永登的鲜味直达城市的餐桌。
蟹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多元动能。作为永登县兰洽会重点签约项目,恒竹农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正加速推进,250亩园区内,100亩水产养殖区与50亩钓鱼池、50亩露营基地相映成趣,“时空隧道”主题打卡地建设如火如荼。项目负责人介绍,养殖板块已涵盖河蟹、虹鳟鱼、罗氏沼虾等多个品类,待文旅配套建成后,将带动更多人家门口就业。
月光渐浓,蟹香愈烈。蟹塘边,分拣、包装、发货的忙碌身影与村落构成丰收图景。这只小小的螃蟹,不仅丰富了中秋餐桌的滋味,还把“好生态”变成了“好收成”,让乡村发展更有奔头!
来源 | 县融媒体中心 张春鹤
责任编辑 | 周钰 赵晶玲 王立命
监制 | 汪政清
来源:永登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