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礼丨2576年时光流转,孔圣的礼与思从未走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1:55 1

摘要: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纪念日。这位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先哲,以其深邃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星空中最为璀璨的恒星。

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纪念日。这位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先哲,以其深邃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星空中最为璀璨的恒星。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与理念,被世人尊为“万世师表”,是全天下教师的典范。朱熹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言极是,在孔子之前,中华大地虽也有文化思想的萌芽,但缺乏系统性与普世性;而孔子之后,儒家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华夏民族前行的道路,影响深远且持久。

孔子极为重视礼仪,他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准则。在《论语》中,多处提及礼仪的重要性。比如“不学礼,无以立”,简简单单六个字,却道出了礼仪对于个人立足社会的关键意义。一个人若不懂礼仪,便难以在社会中与他人友好交往、获得尊重与认可。孔子自身更是礼仪的践行者,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与人交往,都严格遵循礼仪规范。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为了后世效仿的典范,礼仪也由此成为儒家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教书育人到为人处世,孔子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在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让我们重温孔子的哲学思想,向孔夫子致敬。

01

处世之道:换位思考

弟子仲弓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为仁德的人。”

孔子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想成为一个仁德的人,就要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

换位思考,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世间最高级的善良。

一次父亲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

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生命是一种回声,你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就会收到什么声音。

付出善良,也会收获善意。温暖别人,也会收获温暖。

每个人都是一道光,愿你能秉承圣人之道,心怀悲悯,体恤人情,照亮人间的路。

02

教育之道:公平公正

孔子云:“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这句话虽然说的是治国,放在教育上同样适用。

为人父母,当家里不只有一个儿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平对待。

有一个朋友,她从小就不受父母待见,每次和妹妹闹矛盾,受委屈的永远是她。

妈妈常对她说:“你是老大,就得让着妹妹。”

朋友坦言:“妈妈每次偏心,都如针尖扎心,都是一个妈生的,为什么自己却得不到同等的爱。”

父母的偏心,如一把利刃,插进孩子的身心,可能用一辈子的时光都无法愈合。

遭冷落的子女在心灵上势必受到伤害,受偏爱的子女也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依赖。

公平对待所有孩子,你会收获一群好孩子。

03

人生之道:知足常乐

孔子曾夸奖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非常欣赏颜回懂知足的心态,并且提倡这种心态。

现实中的许多人,总是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财富。

有了房子还想车子,吃了山珍还想尝海味,结果整日忧心忡忡,越活越累。

反倒是像颜回这样的人,生活虽不富裕,却也能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诗人刘禹锡被贬和州,居于陋室,屋内也只够摆放一桌一椅一床。

他仍能读书作诗,弹琴奏乐,与友人饮酒作对,畅谈诗文,活得潇洒自在。

正是刘禹锡这般知足,才使他身处困境仍能怡然自得,最终活到七十多岁的高龄。

人生亦是如此,纵有万贯家财,日食不过三餐;纵有广厦万间,夜卧不过七尺。

物质不必多,够用就好,知足常乐,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

孔子是一个乐观的智者,一个和善的长者。

他不仅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安放自己的心。

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并没有走远。

总有人延着他的脚步,舍身求法,为民请命;

总有人凭着这股气韵,不忧不惧,从黑暗走向光明。

所以中国现在才有以大国姿态包容万象的模样。

谨以此文,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转发此文,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好书推荐:《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 著

北京是如何从北方边陲发展为全国首都的?考古工作者是如何从地下之城破解北京前世今生的?拨开历史的云雾,走进《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

北京历史深厚悠长,历经朝代更迭与城市变迁,发展成当今的现代化大都市。《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以考古发现的角度从时代的演变讲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全书以西周燕都、汉代燕地、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金陵、元大都、明中都、明定陵、改造帝都、拆卖皇城等 7 个历史节点、11 章内容线,以各时期出土的重要文物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人物、重要遗址为媒介,梳理出北京三千年以来的历史脉络,八百年的建都史,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该书视角壮阔,高屋建瓴,呈现了一座城市传奇的历史记忆,具有史料价值,也具有知识普及价值。

文明江西宠粉福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