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诚创新:用“芯”守护生命,用AI赋能安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11:52 1

摘要:宏诚创新董事长田川近期接受了《中关村》杂志封面故事人物专访,在访谈中分享了宏诚创新创立的 “初心”、技术深耕的 “匠心” 及突破创新的 “恒心”。宏诚创新正以硬核的“芯”技术与不懈的创新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构筑起支撑国家生物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坚实底座。

宏诚创新董事长田川近期接受了《中关村》杂志封面故事人物专访,在访谈中分享了宏诚创新创立的 “初心”、技术深耕的 “匠心” 及突破创新的 “恒心”。宏诚创新正以硬核的“芯”技术与不懈的创新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构筑起支撑国家生物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坚实底座。

走进北京宏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一枚粘贴在血袋上的射频标签在灯下泛着微光。“这是我们守护生命安全的‘密码’。”军人出身的宏诚创新董事长、总经理田川指尖轻点标签芯片,语气里带着工程师的精准与军人的铿锵。

田川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多年前,带着“用芯呵护生命,用AI赋能安全”的使命脱下戎装,选择了一条“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硬科技之路:将军事信息化基因注入生物安全领域。11年淬炼,这家植根中关村的企业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以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为己任,聚焦血液安全数智化管理、生物安全数智化管理及军事物联网三大领域,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生物安全管理从信息化到数智化的跨越式发展,支撑国家生物安全战略落地。

砥砺前行:从“一袋血纳入物联网架构”起步

在中国血液管理领域尚处于条形码普及初期,田川便带领团队在北京中关村一间不足百平的实验室里埋首攻关。实验室墙上,八个遒劲大字“宏者大也,诚者信也”格外醒目——这不仅是企业名称的溯源,更成为贯穿十一年创业的精神图腾。田川在采访中强调,“信”既是技术可信,更是使命必达的信念。然而,当田川首次提出“用射频技术管理血液”的构想时,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有人说这是天方夜谭——芯片成本高、技术不成熟,更重要的是,谁会为看不见的安全买单?”但田川深知血液管理的痛点所在:传统手工盘点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储运过程中的温度波动极易引发血液质变风险。宏诚创新选择迎难而上,投入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射频标签与深低温感测技术,赋予每一袋血液独特的“数字生命”。

宏诚创新团队的坚持很快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宏诚创新的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技术,如同为血液管理装上了“智慧之眼”。第一,效率革命悄然发生:曾几何时,盘点6000袋成品血液需要血站两位工作人员埋头苦干近10个小时。如今,宏诚创新冷库库存盘点系统仅需25分钟即可完成盘点工作,且精准无误。这不仅解放了人力,更让库存盘点效率大幅提升,宝贵的血液资源得以更高效地管理。第二,安全屏障实时筑牢:依托宏诚创新的系统,从需求发出到血液调配到位,这关键的“生命通道”因技术的支撑而变得前所未有的畅通。从实践者到规则制定,技术的成功应用,让宏诚创新赢得了行业话语权,公司牵头制定了《射频识别(RFID)标签应用于血液成品的技术规范》等3项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整个血液安全管理体系的数智升级铺设了标准化的道路。

十年磨一剑,霜刃今朝试。如今,宏诚创新的“射频识别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已从最初的实验室构想,走进了全国数十个省市,应用部署在百余家血站及医院,用“芯”守护着血液的安全。“多年前,条形码还没用明白,我们就敢把射频标签贴到血袋上。”田川回顾创业初期的胆识,语气中充满感慨。昔日看似超前的“生命密码”,如今已成为保障血液安全的行业基石。

技术硬核:从千亿安全生态到赛场赋能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将生物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也为宏诚创新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在血液安全管理领域锤炼成熟的“芯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如同一颗种子,开始在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田川敏锐地意识到,这套在血液追踪上大显身手的“智慧之眼”和“灵敏神经”——射频识别与深低温感测,结合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样能为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监管提供强大支撑。宏诚创新迅速将技术能力“平移”,打造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在线”数智监管平台。在浙江,这个平台已悄然编织起一张覆盖5000余家实验室的实时监管网络,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平台搭载的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如同不知疲倦的“安全哨兵”,精准监控人员行为并及时告警提醒,AI准确率在95%以上,实现实时、多维、准确的监管数据采集与分析。这种智能化的监管方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安全系数,更显著降低了管理成本。

宏诚创新的底层技术内核——射频识别、AI视觉、XR交互——如同精密积木,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拓展性,能在不同的场景中迸发惊人能量。

跨界融合的奇妙效应,在南京警察学院的训练场绽放。宏诚创新将核心技术融入VR执法培训系统。该系统通过VR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使用全景交互技术建设新型训练模式,构建高度仿真的实战化培训平台,让教科书式的执法有了可量化的技术载体。结训时,一份详尽的“能力画像”自动生成,精准标注学员的强项与短板。这套系统在江苏、山西等地系统应用后,学员训练周期压缩40%。

让人意想不到的技术应用衍生还发生在激情四射的体育赛场。2025年全运会女排资格赛,搭载宏诚创新的8K全景摄像机,应用先进的图像识别与智能算法技术,成功实现了赛事多角度、全方位的精准转播。当动态追踪算法(光流算法)锁定疾飞的排球,AI导播系统瞬间自动切换最佳镜头角度。如今它已成功登陆CUBAL篮球联赛和绿茵场上的足球赛。田川指着转播屏幕上流畅切换的画面表示,“这不仅是技术移植,更是把战场上的目标追踪算法,转化为守护平安的智慧盾牌。”

核心基石:三颗“心”托起的创新金字塔

2024年5月,是宏诚创新成立十周年。公司积极拓展海外新兴市场,深化国内市场布局战略,企业营收已突破4亿元,比2023年同比增长76%。十年耕耘,技术积淀积累深厚:公司自主研发十余项核心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参与编制的三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国家标准也陆续实施。作为北京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宏诚创新至今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余项,参与制定6项国家标准,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如今,站在承前启后的节点,田川清晰地勾勒出宏诚创新的“三个十年”战略蓝图。2014-2024:初创验证期——“把事做成”。这十年,宏诚从零起步,用一枚芯片叩开血液管理数字化的大门,成功验证了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2034:扩张上市期——“成为行业基础设施”。目标是将宏诚的技术与服务,像水电煤一样嵌入生物安全领域的底层,完成规模化扩张与资本化进程,真正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2034以后:交棒传承期——“让专业的人把守护生命的事业推向全球”。着眼于更长远的发展与使命的延续,将这份守护生命的事业推向国际舞台,实现可持续发展。

支撑这份宏大蓝图的,是深植于宏诚创新血脉中的精神基因——田川将其凝练为三颗不可或缺的“心”:一是“初心”——立足民生的赤子之心。“无论走多远,解决关乎生命安全的实际问题,始终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田川强调,这份初心驱动着宏诚从血液管理走向更广阔的生物安全天地。二是“匠心”——死磕硬科技的芯片之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上,宏诚人奉行“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极致追求。“没有这份对技术可靠性和自主可控的死磕与敬畏,就没有今天的护城河。”田川的话语中透着技术人的执着。三是“恒心”——持续突破场景的创新之新。宏诚的创新永不止步。“将血液管理技术‘平移’到实验室监管,将视觉算法‘移植’到VR沉浸式警训和赛事转播,每一次跨界,都是对技术边界和应用场景的主动探索与突破。”田川解释,创新之“新”,在于不断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新天地。

2024 年的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七一晚会上,宏诚创新一首由田川作词的原创合唱歌曲《追逐梦想》震撼全场。“风雨化作生命的交响,追着太阳,追逐梦想。向前走,有光的地方就是方向……”全体宏诚人把梦想和初心写进旋律,将十年创业的坚守与对未来三十年的笃定唱成同一节拍——无论赛场、实验室还是边疆血站,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是他们继续追逐梦想、守护生命的铿锵誓言。“我们不是西装革履的精英,更像一群‘爱折腾’的工装战士。” 田川这样形容这支朴实的团队。他们在硬科技的战场上默默耕耘。正是这群“爱折腾”的“战士”,将三颗“心”的力量,转化为守护万千生命的实际行动。

展望2025年,作为宏诚创新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田川将其定位为宏诚发展的关键突破年:“年初以来,券商与并购基金相继入场,紧锣密鼓推进上市筹备。宏诚所处的生物安全板块,高度契合国家战略,稀缺性显著。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为独具特色的国家生物安全战略承载上市公司,这既是今年的首要任务,也是未来三年的核心目标。”田川坚定地重申,“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守护安全的新起点。”

一枚小小的射频标签所承载的,早已超越了物理的温度与流向,更是对万千生命的一份沉甸甸的科技守护与责任承诺。“血袋上的射频标签,是国家生物安全底座的最小单元。”田川的这句话,精准概括了宏诚创新的十年征程——从为每一袋血液赋予“数字生命”的精准管理起步,到构建覆盖血液全流程的智慧系统,再到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延伸至生物实验室安全监管乃至更广阔的领域。宏诚创新正以其硬核的“芯”技术与不懈的创新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构筑起支撑国家生物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坚实底座。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