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鸡支原体感染是养鸡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又叫“鸡慢性呼吸道病”,具有传播慢、病程长的特点,若不及时防控,会导致鸡群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还易继发其他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鸡支原体感染是养鸡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又叫“鸡慢性呼吸道病”,具有传播慢、病程长的特点,若不及时防控,会导致鸡群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还易继发其他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一、典型症状
无论日龄大小,感染鸡均会出现“呼吸道症状+眼部异常”表现,且病程较长,若未治疗,症状可持续1-2个月,期间易继发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加重病情。
1. 雏鸡
1-2周龄雏鸡感染后症状明显,初期出现轻微咳嗽、打喷嚏,随后呼吸时伴随“呼噜呼噜”声,夜间安静时尤为清晰;部分雏鸡眼部肿胀,眼睑内有灰白色黏液或干酪样分泌物,严重时失明,导致无法正常采食饮水,死亡率可达10%-30%。
2. 成年鸡
成年鸡多为慢性感染,呼吸道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间断性呼噜声、鼻孔流出清亮黏液,后期黏液变浓稠,堵塞鼻孔;产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出现薄壳蛋、沙壳蛋;少数成年鸡也会出现眼部感染,精神状态和采食量基本正常,但生长速度受影响。
二、精准治疗
对于病鸡,可以用“小牧侠-清解剑客+磺泰支”,连用3~4天,可以有效控制病症加重,促进病鸡恢复。注意,养殖户要认准“小牧侠”商标,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上当受骗。
三、综合防治
预防是控制鸡支原体感染的关键,需从养殖管理、免疫接种、环境控制3方面入手。
1. 免疫接种
雏鸡在7-10日龄时,接种鸡支原体活疫苗,通过滴鼻或点眼方式免疫;成年鸡每年春秋两季各加强免疫1次,能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2. 环境管控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60分钟,降低舍内氨气浓度;湿度控制在 50%-60%,潮湿季节及时更换垫料,避免霉菌滋生;温度稳定在20-25℃,避免昼夜温差超过 5℃,减少鸡群应激。
3. 饲养管理
新引进鸡群需隔离观察21天,确认无支原体感染后再混群;避免不同日龄鸡混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定期对鸡舍、食槽、饮水器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总之,鸡支原体感染虽病程长,但只要能及时识别症状、精准用药,同时做好日常预防,就能有效控制病情,保障鸡群健康,减少养殖损失,建议养鸡人收藏备用。
来源:禽类养殖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