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财富密码:一辈子做对两件事,普通人也能很富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09:03 1

摘要:大家好,欢迎来到《熊玲谈心理》。咱们今天要聊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一个把复杂投资智慧,总结成一句话的大智慧老人。芒格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一辈子做对两件事就可以很富有:第一件事,寻找什么是有效的,重复它。第二件事,发现什么是无效的,规避它。”

大家好,欢迎来到 《熊玲谈心理》。咱们今天要聊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一个把复杂投资智慧,总结成一句话的大智慧老人。芒格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一辈子做对两件事就可以很富有:第一件事,寻找什么是有效的,重复它。第二件事,发现什么是无效的,规避它。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一句“鸡汤”?——“做对两件事,就能富有。”可别小看这句话,里面的逻辑,简直就是对人生、对投资、对事业、对家庭,甚至对减肥,都适用的终极公式。

很多人听到芒格这句话,第一反应可能是:啊?就这么简单?那怎么我没做到呢?是不是因为芒格有钱,才说得轻描淡写?

其实,芒格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把复杂的成功逻辑,浓缩成最接地气的两条铁律。

你想想,大部分“成功学导师”喜欢跟你说什么?“坚持梦想”“积极心态”“努力奋斗”,听上去很燃,可问题是:到底要怎么做?这中间有多少坑没人告诉你。

而芒格不一样,他是一个“反空话”的人。他这句话,既告诉你要做什么(寻找有效并重复),也告诉你要避免什么(无效的坚决规避)。这就像是在航海:

有效的方法,就是正确的航线,找到以后,你就可以一直顺风行驶。

无效的方法,就是暗礁漩涡,你不绕开,哪怕你船再好,也可能翻掉。

所以,你会发现芒格说的,既能指导投资,也能指导你过日子。

咱们先看第一条。寻找什么是有效的,找到以后,不要怀疑,重复它。

听上去特别像咱小时候爸妈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别笑,这里面的智慧大了去了。

有效,就是能产生结果的事。比如:

你减肥时,发现“每天控制饮食 + 每周三次运动”能让你掉秤,这就是有效的。

你学习时,发现“番茄工作法 + 及时复盘”能让你记得更牢,这就是有效的。

你投资时,发现“买优秀公司股票,长期持有”能带来稳定回报,这就是有效的。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啊,找到有效的方法后,总是坚持不下去。

减肥三天,体重掉了一斤,就觉得自己行了,开始“奖励”自己一顿火锅。

学习记笔记的方法用了一周,觉得不错,然后因为懒,就回到了乱写乱记。

投资上更典型了,买了好股票涨了点,就急着卖掉“落袋为安”,完全不重复。

结果呢?你明明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但没能坚持重复,就等于把金矿挖了个洞口,就扔了镐子。

举个芒格自己的例子。
当年,巴菲特和芒格一起买入可口可乐。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这家公司有长期稳定的护城河,品牌、渠道、消费习惯都极难被替代。

你猜他们买入之后做了什么?是不是每天盯盘,涨一点就跑?不是!他们做的,就是芒格说的第一条:发现有效,重复它——于是他们选择长期持有。几十年下来,可口可乐的股价翻了多少倍,他们就赚了多少倍。

这就是“有效的力量”。一旦确认正确,你就得重复,别动摇。

再说生活里一个小例子。
我有个朋友,学英语的时候,尝试了无数方法:背单词书、看英文剧、刷题……后来她发现,每天用英语写一小段日记,再用AI工具帮忙批改,效果最好。一个月,她的表达流利度明显提升。

本来,她只需要坚持下去,重复这个有效的办法。可她嫌麻烦,想换点“新鲜感”,去买了各种课程,结果效果还不如之前好。最后她才意识到,芒格那句话说的太对了:找到有效的,重复它。

说完第一条,我们再看第二条:发现什么是无效的,规避它。

这句话看起来比第一条更简单,但其实更难。为什么?因为人类天生有个弱点:总想去试试“无效的办法”,希望奇迹出现。

比如投资。
很多人一边嘴上说要学习巴菲特和芒格,另一边却忍不住去炒短线、追热点。新闻一出来,“AI 概念股要爆发了”,冲进去;过几天,“新能源要起飞了”,又冲进去。结果呢?永远是买在山顶,卖在山底。

明明知道这种短线投机是“无效”的,却总有人去尝试。为什么?因为人性贪婪,总觉得“这次可能不一样”。可芒格偏偏提醒我们:无效的事,不要去碰。

生活中更典型了。

减肥无效的方法是什么?节食到极端,结果反弹更厉害。你明明知道无效,却还想“快速见效”。

学习无效的方法是什么?光做笔记,不复习、不实践。你明明知道没用,但写笔记时心里有个“假装努力”的满足感。

人际关系里无效的方法是什么?用讨好来维持关系。你明明知道这让你更累,却还是不断妥协。

芒格的智慧,就是提醒我们:承认现实,接受无效的存在,然后避开它。

为什么很多人明知无效,还要去试?因为大脑喜欢“即时满足”。有效的事,通常需要长期坚持;无效的事,往往短期爽快。

比如:

有效的减肥 = 健康饮食 + 锻炼(慢、但稳)。

无效的减肥 = 减肥药、节食(快、但反弹)。

很多人就是抵挡不住“快”的诱惑,结果绕远路。

你仔细一想,芒格说的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体两面:

找到有效 → 重复它 → 成功。

发现无效 → 避开它 → 少犯错。

这就像走迷宫:

你要记住哪条路能走出去,不断走。

也要记住哪条路是死胡同,别再撞墙。

如果你只做第一条,不做第二条,会怎样?你可能成功了一次,但很快又在其他地方翻车。
如果你只做第二条,不做第一条呢?你可能避免了错误,但永远停留在原地,没进展。

只有把两条结合起来,你才能真正持续走下去。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普通人,怎么把芒格的智慧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呢?我给大家总结一个“芒格公式应用法”:

步骤一:做“效果复盘”

每隔一段时间,问自己三个问题:

最近做的哪些事,效果最好?(有效)哪些事完全没效果,甚至反效果?(无效)我该如何坚持第一类,规避第二类?

比如:你复盘自己学习英语的三个月:

有效:每天写英语日记。

无效:深夜刷短视频学习“英语秘诀”,结果啥也没学到。

行动:坚持日记,删掉短视频。

步骤二:敢于放弃“看似努力”的无效事

有时候最难的,不是找到有效的,而是放弃无效的。
因为无效的事,往往能带来心理安慰。比如刷鸡汤视频,让你觉得自己“马上要成功了”;买各种昂贵学习资料,让你觉得自己“好努力”。

但芒格提醒我们:那都是幻觉,务必要规避。

步骤三:让“有效”形成习惯

重复有效的事,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习惯。
比如你知道“每天写日记”有效,那就固定在睡前十分钟写。等形成习惯后,你就不需要额外的意志力了。

如果用一句更接地气的话来说,芒格的智慧就是:
“好用的留着,没用的丢掉。”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咱们大扫除?

衣柜里,合身的衣服留下来,天天穿。

不合身的衣服,别心存幻想“我以后能穿上”,果断丢掉。

长此以往,你的衣柜会越来越精简,越来越有用。

人生和财富,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啊,朋友们,芒格告诉我们的并不复杂:一辈子做对两件事,就能很富有。

这两件事,说起来像常识,但能做到的人不多。因为人类最擅长的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如果你能真正记住:

找到有效的,坚持重复;

遇到无效的,坚决规避;

那你的人生,就已经赢过大多数人了。

最后,我想把芒格这句话送给你:“少犯错,比多聪明更重要。”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收获,记得点赞、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来源:熊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