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彭昱畅刚被贾樟柯拎去拍农村野狗,转头就拿到亚洲电影大奖提名;成毅为一部武侠剧把体脂降到12%,预告片一天冲五千万播放;白宇更狠,一边跟正午阳光磨医疗剧,一边被王家卫薅去演电影版《繁花》。
“90生”这三个字,现在像一把钝刀,悬在流量头顶——掉粉不疼,掉口碑才见血。
彭昱畅刚被贾樟柯拎去拍农村野狗,转头就拿到亚洲电影大奖提名;成毅为一部武侠剧把体脂降到12%,预告片一天冲五千万播放;白宇更狠,一边跟正午阳光磨医疗剧,一边被王家卫薅去演电影版《繁花》。
同一个赛道,有人拼命卷演技,有人偷偷卷证书、卷语言、卷潜水执照,连减重斤数都要写进通稿——观众不是傻子,豆瓣开分那一刻,谁裸泳一目了然。
肖战那边更夸张,电视剧、话剧、电影三线收割,总播放量已经堆到600亿,实打实的“三栖货币”。
白敬亭拍个悬疑剧把脚骨裂了,拄拐回酒店还要签潮牌发货单,一年卖八个亿,福布斯榜单直接给他留座。
杨洋也没闲着,徐克新武侠刚官宣,动画配音先拿白玉兰,顺手还开起“演员培训班”——老流量们集体升级当老板,算盘声噼啪:与其被平台挑,不如自己造饼。
平台也跟着翻脸。
爱奇艺把口碑系数写进片酬公式,一句话:分高才给钱;腾讯视频甩出5亿专项基金,只喂“90生”里的尖子生;优酷更鸡贼,搞了个“口碑银行”,攒够好评就能兑换S+项目——以前流量是通行证,现在好评才是硬通货。
观众口味也换了,2020年9分剧里90生只占一成二,今年飙到三成七;00后甚至觉得90生比85生更会演,弹幕里“演技炸裂”四个字刷得飞起,算法直接把它翻译成商业价值。
海外买家也闻风而动。
《莲花楼》闯进戛纳电视剧节,Netflix为《天行健》开出古装剧史高报价,李现新片直接入围东京主竞赛——国产90生集体出海,不再靠古偶滤镜,靠豆瓣高分+真实打戏+原声台词,把“Made in China”的演技标签贴到流媒体首页。
所以,别再问“下一个顶流是谁”。2024待播剧一上线,开分瞬间就能让平台、品牌、演员、粉丝四方同时心跳过速——分数高,全员升舱;分数掉,原地塌房。
卷到最后,拼的早已不是谁更帅,而是谁能让观众在弹幕里打出“这哥原声我能听一百集”。
流量时代翻篇,口碑战场才刚开血条。
来源:小南粤事